何任:《伤寒论)方应用论折

《伤寒论》全书113方。以八纲视之,诸方分主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例如,芍药甘草与桂枝甘草等为阴阳之主方;桂枝、麻黄、柴胡、越婢、承气、抵当、陷胸、泻心等为表里之主方;四逆、理中、真武、白虎等为寒热之主方;五苓、栀子等为虚实之主方。进而言之,则阴阳中又有寒热、表里、虚实;表里中又有阴阳、寒热、虚实;寒热中又有阴阳、表里、虚实;虚实中又有阴阳、表里、寒热。千变万化,均不离八纲。故用《伤寒论》方,必须对《伤寒论》方先有个全面的认识,则成竹在胸,遇百病均能有所选用。

再进一层言之,则如芍药甘草汤为阴虚养阴之方;桂枝甘草汤为阳虚扶阳之方;桂枝汤为调营卫之虚热;柴胡汤为和气血之实热;麻黄汤为表实散寒之方;越婢汤为表实清热之方;承气汤能破阳实;抵当汤乃破阴实……等等。种种变化,均有按八纲分列之规矩准绳,若能一步一步加以熟谙,自能为得心应手之运用创造条件。

各主方以外,又有各种单味药方。如甘草汤敛阴润燥,只用一味甘草;文蛤散通阳取汗,仅有一味文蛤;瓜蒂散一物而清暑取吐;皂荚丸一味取其化痰。余如诃黎勒散之固涩,鸡屎白散之疏肝,红蓝花酒之活血,蜜煎导、猪胆汁导之外用通便,因液涸体虚不胜内攻而外导等。用药虽单纯,其治却专一。这一类方都易于认识,便于记忆。这些均从主方及单味方经而言之。

另外,其他各方,则可从纵的方而观察,以六经各方加以认识。六经各有主证,各证又有主方。如太阳经,太阳居表,证在寒水,方亦以解寒水立论,如大青龙、真武、桂枝、麻黄等等。少阳属表里之间,治宜和解,柴胡之类适为所宜。阳明居里,燥为主证,治宜下达,白虎、承气均能治燥。太阴湿土之经,故腹满、脉缓、吐利证多见,以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以导其滞。少阴心肾,上火下水,或泻火或壮火,如黄连阿胶汤、附子汤;水盛者,麻黄附子细辛汤;火气微者,通脉四逆等。厥阴为肝木心包。分用当归四逆、麻黄升麻、乌梅丸等。从六经主方主证为基础,以此择之,熟谙之,则运用时可以执简驭繁。

综观《伤寒论》诸方,莫不遵法度,符病证。从纵观(按:即从六经着眼)、从横观(按:即从八纲剖析)或以六淫择方。全面分析各方铺设,则仲景立方之堂奥,颇能窥得。继而再就各方方义,从宏至微深入探讨。例如桂枝汤方义,先明确其主治太阳中风有汗,再探讨其加减变化;如加重芍药,即变为治太阴腹痛下利;加桂则治奔豚气病;加芍药、饴糖则为补中之品;加芍加大黄则为攻腐导滞之方矣。又例如四逆汤,加重姜、附,则变为通脉;去甘草则为干姜附子汤。药味之增减,药量之轻重,治效迥异。

按以上所论剖析归纳,首则,记熟各方,大体上作八纲之别辨,以了解各方意义及各方相互间透析之关系。此即从横观也。

次则,分析各方,从六经加以熟悉。《伤寒论》113方分属六经,最易记诵。重点在于六经病之主证主方,方随证而设。所谓“主证”者,即是六经提纲。如“太阳病”提纲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主方为麻黄汤、桂枝汤。阳明病提纲是“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主方为白虎汤、承气汤。“少阳病”提纲是“口苦,咽干,目眩”。主方为小柴胡汤、黄芩汤。“太阴病”提纲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主方为理中汤。“少阴病“提纲为“脉微细、但欲寐”。主方为四逆汤。“厥阴病”提纲为“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主方为乌梅丸。当然,六经各自之主方与主证,仍应通过辨证准确,用得切当,才能获效。如上述太阳病主方是麻黄汤、桂枝汤。也得辨清是太阳伤寒抑或是太阳中风,方能投用恰当。此即从纵观也。

三是对各方方义、加药、减药,必须探讨清楚。如上述例举的桂枝汤、四逆汤即是。

再有助于记忆、分辨《伤寒论》方亦可以六淫致病以分类举出代表方,例如:风,可以桂枝汤、葛根汤;寒,可以麻黄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暑,可以白虎加人参汤,一物瓜蒂;湿,可以桂枝附子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燥,炙甘草汤、承气汤;火,黄芩汤、黄连汤,等。

对药味之认识、掌握,也是学用经方不可忽视的。方之取效,固在于辨证之精确,然亦在于对药性之熟谙。能辨病证而用药不当,非但不效,且多贻害。故通晓《伤寒论)用药处剂当为重要一环。例如就人参而言,张仲景之用人参,不仅得参之性,实能扬其长而尽其用。人参之功,首在于补,仲景用以为补者,如朴脾用理中汤(丸);补胃如大半夏汤;补肺胃如竹叶石膏汤;补肝如乌梅丸、吴茱萸汤;补心侧重于脉,因脉生于营,营属心,如白虎加人参汤之用于暑病脉虚,四逆加人参之用于脉微,通脉四逆汤加参之用于脉不出,炙甘草汤之脉结代,取用均不同。用参之次在于和:小柴胡汤为少阳和解之剂,其实柴、芩解邪,而人参则和解调停之。胸痹诸方不用参,而胁下逆抢心则用参;而且按小柴胡汤之加减法,于呕、渴、胁下痞硬不去参,从而可悟出仲景用参之法。然而仲景用参之妙,尚不止此。一般痞满忌参,但以参佐旋覆、姜、夏,则参可用于散痞;腹胀忌参,但以参佐厚朴、姜、夏,则参可以除胀;参能实表止汗,有表证者忌之,若汗出后烦渴不解。于甘寒剂中亦用之;参能羁邪留饮,咳证忌之,若肺虚而津已伤,于散邪蠲饮剂中亦用之。将人参用得如此智慧如意,亦只能于仲景书中见之。

按以前所论分析之:除例举之仲景用人参之巧妙应手而效外,用其他药亦有特殊之配伍,经过配伍,功效改变,甚至完全不同。比如张仲景方之用甘草,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而言,《伤寒论》用甘草之方多,《金匿要略》用甘草方相对略少些。《伤寒论》方多有六经,阴阳之变化,甘草亦随之而异其用:如甘草干姜汤回阳,芍药甘草汤救阴,桂枝甘草汤扶阳,大黄甘草汤泻火,甘草麻黄汤发汗,藜芦甘草汤吐痰,桔梗甘草汤宣肺,紫参甘草汤清血。虽所举各方都用甘草,但与他药配合,则别具功效。此为视经方用药辨别其配互之最当注意者。再是上文论及腹胀忌参,但以参佐厚朴、姜、夏,则参以除胀者,乃《伤寒论》“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条文即是。又若汗出后烦渴不解,于甘寒剂中亦用参,乃白虎加人参汤即是。

或谓张仲景《伤寒论》用药之原则根据为何?余意以为:①仲景方所形成在于他收集并实践了当时及前代各种流传之验方,就他本人的体会而升华制成的,即所谓“博采众方”也。②用药之根据原则,《伤寒论》113方,其药总不过90味左右,而最常用者亦不过十之二三,以此不甚多之药味治疗各种症候。其所“勤求古训”者,主要应是《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欤?亦有当时所能了解到的有关本草内容。然而,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等等。寥寥若干文字,包含了各药组方之原理。配合当时所有本草资料温、平、寒、热四气之作用及气、血、脏腑、攻、补、升、降,错综变化而治诸病。③《伤寒论》方以六经言,各经有各经之主药。如太阳病之麻黄、桂枝;阳明病之石膏、知母、大黄、芒硝;少阳病之柴胡,黄芩;太阴病之人参、白术;少阴病附子、干姜;厥阴病之吴茱萸、当归等。而各类方亦有主次,有其主药,如麻黄汤类中麻黄常是主药,四逆汤类附子常是主药等。

仲景用药,于药量之加减,处方主治证也随之不同,如桂枝汤加桂二两即治奔豚气病与桂枝汤的治太阳中风就完全不同,这在上面已论述过了。另外,“经方”之加工法,服用法之深沉讲究,更是应十分重视探索。“经方”之煎,先煎,后煎。如麻黄多是先煎去上辣;乌头则多煎,或加蜜再煎;半夏泻心汤要煎2次,第一次取它6/10,去渣;再煮取它一半,温服它的1/3,1日3服。大承气汤先煎厚朴、枳实,后入大黄,最后加芒硝一二沸。而且在服法上说明“得下,勿更服”。这些是应该熟谙的,应用中照此办理,常得明显的效用。

附例案数则于下:

(1)桂枝汤案

陆某,男,40岁。形寒畏风,行动感心悸,自汗出,胃纳欠展,二便正常,苔白舌淡,脉浮缓。素体本弱,复感风寒.宜调营卫。桂枝9g,白芍9g,生甘草6g,生姜6g,红枣9枚。3剂。进2剂而痊愈。

本例辨证,素体本弱,动辄心悸,乃心阳不足。桂枝汤为表里方类中之表方,故太阳表虚证投之以调营卫。

(2)大承气汤案

刘某,男,35岁。随车押运货物五六天,起居失常,饮食杂进,脘腹胀满,大便4日未下,小便黄而少,呼吸促急,苔黄,脉沉实,此里实之证,宜先祛宿滞。生大黄9g,厚朴12g,枳实9g,芒硝9g,1剂。药后下硬便,小便亦较多,痊愈。

本例辨证为里证阳邪实滞。患者素体健壮,脉症为腑实。故径投大承气汤。本汤为正阳阳明之品,热淫于内,治以成寒。泄胃下结,故便通,积除,胀满解。

(3)理中汤案

陈某,女,57岁。胃纳欠展,食入不舒,大便溏下,日三四次,腹部隐痛,脉濡弱,舌质淡,苔白。处方:党参12g,白术9g,干姜5g,炙甘草5g。5剂。复诊谓服药后,腹已不痛,便次减为日2行。原方加茯苓l2g,又服数剂而痊愈。

本例辨证为里寒证,即自利不渴之太阴病。故投以理中,对虚寒而致之便利、腹痛者能温运中焦,补气健脾,故虚寒解而痛泄平。

(4)五苓散案

岳某,男,42岁。感邪以后,自服药发汗,热退而未净,心烦口渴,夜不能寐,脉浮苔薄,宜解热利水。处方:猪苓12g,茯苓12g,泽泻9g,白术9g,桂枝5g,3剂药后热除,小便利,口渴解。

本例为太阳病发汗后,热未尽而口渴,邪犹在表,又入水府,热与水结之症。以五芩散化气行水,健脾解表,则水停下焦,津不上承之表证口渴,能得表里双解之功。

余以为临诊时并非专以经方统治一切病证。后世医家发展之经验诸方,亦宜兼而取之。若治重病大症,经方堪为推崇(余尝以大半夏汤加味治食道癌中、晚期患者不能进食者而收效,又如以真武汤治太阳病、少阴病以及胸膜炎积水、肾炎等等,颇有起沉疴之功。其他经方验案亦颇多)。金元诸家方亦多见效可取,如治脾胃病、郁证、神经官能症,等等。至于温病既可用经方,亦适宜江南医派时方,足可师法。总之,后世诸家经验各方,均可丰富临诊取用范围。强调“经方”者,同时不排除其他方也。

作者简介:何任,男、浙江杭州人,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1921年1月出生于杭州中医世家,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2012年2月23日与世长辞,享年92岁。

(0)

相关推荐

  • 我认识的甘草

    不点蓝字,我们怎会有故事?       甘草一味在<宋本伤寒论>(以下简称<伤寒论>)中入方70次,<金匮要略>入方86次,为两书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但如果不仔细 ...

  • 【中医】伤寒论六经概述

    伤寒论六经概述特别提示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太阳本证经证中风表虚桂枝汤证桂枝汤兼证1.桂枝加葛根汤2.桂加厚朴杏子汤3. ...

  • 【方歌】张仲景的伤寒论方歌(建议收藏)

    前言:伤寒论总共有方112方,提到方歌基本想到的是<长沙方歌括>.<长沙方歌括>是以韵文的方式总结整理的,而这篇文章的方歌是刘老按麻黄汤类.葛根汤类.抵挡汤类等类方形式总结的. ...

  • 刘渡舟总结的伤寒论方歌(建议收藏)

    前言:伤寒论总共有方112方,提到方歌基本想到的是<长沙方歌括>.<长沙方歌括>是以韵文的方式总结整理的,而这篇文章的方歌是刘老按麻黄汤类.葛根汤类.抵挡汤类等类方形式总结的.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半夏,人参麦冬草米加: 清热益气养阴津,气阴两伤效堪夸. 组成: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症见身热多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牡蛎泽泻散

    蜀漆葶苈子,捣末海藻均. 组成: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瓜蒌根. 功效:逐水清热,软坚散结. 主治:膀胱湿热证.症见腰以下水气壅积,可见膝胫足跗皆肿,或伴大腹肿满,小便不利,舌红,苔黄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栀豉劳复方,邪热扰胸运不良: 栀子豉汤除烦热,宽中下气枳实当. 组成:枳实.栀子.香豉. 功效:清热除烦,宽中行气. 主治:热扰胸膈兼气滞证.症见心中懊恼,胸膈痞满,食少纳呆,舌苔薄黄微腻,脉滑数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四逆加人参汤

    四逆加味人参汤,恶寒脉微同血亡: 姜附参草同煎入,益气生津并回阳. 组成:炙甘草.附子.干姜.人参.功效:回阳救逆,益气生津. 主治:心肾阳虚阴损证.频繁吐利后利止,恶寒而脉微. 临床运用:临床上主要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霍乱吐止利已无,脉微肢厥冷汗出: 草附干姜回阳气,阴竭急加胆汁扶. 组成:炙甘草.干姜.附子.猪胆汁. 功效:回阳救逆,益阴和阳. 主治:少阴阳虚格阳阴损证.频繁吐利后,无物可吐且无物可下,伴见汗出而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理中丸

    理中丸能温中阳,白术甘草参干姜: 呕利腹痛里虚寒,健脾补气散寒良. 组成:人参.甘草.干姜.白术. 功效: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疼痛,喜温欲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伤寒方,黄连黄柏秦皮匡: 清热解毒又凉血,热毒血痢服之良. 组成: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