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集

少     年  (十)

那时样子哨到朝阳镇的长途汽车,由于缺少汽油,燃烧的都是木炭。在汽车尾部车厢外的下部,有一个托架,托架上面装有一个圆形的大铁筒子,固定在汽车尾部车厢外,这就是木炭的燃烧炉。
木炭炉燃烧的原理我不清楚,可是由于使用的是木炭,所以汽车的动力严重不足,特别是从样子哨到朝阳镇要翻过一道大山岭,汽车坐满了旅客后,勉强才能翻过大山,如果再加上11麻袋的东西,估计汽车很难翻过陡峭的山岗,这也是我们11麻袋干野菜不让上车的主要原因。
第二天,妈妈自己拿着姥爷编的菜筐、水瓢,扎的刷帚、串的盖帘等农产品坐上了去朝阳镇的长途汽车。
妈妈计划到朝阳镇先住下,然后等待我们拉着木头架子车的到来。
我们是清晨五点从样子哨出发,11麻袋干野菜,大约有1000斤左右;姥爷分三层满满地装了一车,用绳子紧紧地捆好。姥爷和我们吃完早饭,我们就拉着车上了路。
1000斤干野菜的概念是什么呢?每十斤新鲜野菜,只能晒出一斤干野菜;这一千多斤干野菜,需要采集一万斤新鲜野菜才能晒出来!
妈妈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平均算下来,每天必须采集330斤左右的新鲜野菜,一个多月必须保证挖到一万斤新鲜野菜,才能晒成这1000多斤的干野菜!
妈妈那一年35岁,生下我们六个子女!当时妈妈需要多大的耐力才能在一个月里,采集到这一万斤新鲜野菜!而且还要晒干,装麻袋!其间的辛苦,我们长大后才从心里体验到!现在想起,真是欲哭无泪!
装干野菜的架子车是用木头做的,有一点像马车的缩小版,前面是两根车辕,前后都有辕板,车轮上边还有装货的护板,架子车的胶皮轱辘,就是现在手推车的充气胶皮轱辘。
从开始出发就是我在驾辕,雨泰、雨民一边一个在车的两边用力推车,姥爷只是在最后,用一只手,轻轻地帮着扶一扶架子车。
由于我饥饿的身体已经开始复原,加上架子车保养得特别好,拉起车来也没有觉得太吃力。
一路上无话;但我们最大的困难是口渴,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左右,便觉得嗓子开始冒烟。
好在姥爷对这条路非常熟悉,当年姥爷在朝阳镇当兵时,经常步行往返在样子哨和朝阳镇之间。
每次我们口渴时,姥爷都能就近给我们找到清澈的泉眼或小溪,一旦喝足了水,我们立刻就有了精神,箭步如飞地拉着车前进。
这时,姥爷便会说道:“雨祥,别急着快走,省着点力气,路还远着呢。”
到了中午,我们来到了横在样子哨和朝阳镇中间的大山脚下。这座大山,远远地看去,就像卧在地平线上的一道土堤,很不显眼。可一旦走到山前,大山立刻就变得高大起来。
姥爷让我们在一处树荫下休息,拿出了带来的午饭,几个两合面的大发糕,几块老咸菜疙瘩。在山前的小溪里用水瓢打满了清澈的山泉,祖孙四人就坐在地下大口地吃起了午饭。
吃完午饭,姥爷让我们背靠背地打了一个盹。休息一会后,开始了爬山之路。山路看起来并不陡,我虽然驾着车辕,但走起来也没觉得太吃力。
大山大概只有100多米高,山路是沿着之字形向上延伸,架子车在我们哥三个拉动下,缓慢地向山上运动着。
越往上爬,车子就越来越沉重,两条腿渐渐地变得有千斤之重,举步越来越艰难。当车子爬到离山顶还有三分之一的时候,在最后一个之字转弯处,我再也爬不动了。
眼见得架子车向后下方开始滑动,姥爷立刻用一根圆木堰住了倒退的车轮,架子车便停了下来。车一停,我立刻瘫倒在地,雨泰和雨民也都累得趴在地上。
休息了大约十几分钟,姥爷二话没说,就开始自己驾辕,在车的两侧是雨泰和雨民,我在车的后面弯着腰推车,开始帮着姥爷向山上推车。
又经过了30分钟左右的努力,架子车终于慢慢地拉上了山顶。站在东西走向的山顶上,向山的南北两边望去,无论是向南还是向北,都是一片大平原,这就是中国东北最有名的松辽平原。
在北面的地平线上,隐隐约约地看见一条黑黑低矮的山脉。老爷说,那儿就是我们要到的朝阳镇!我们哥三个立刻被那遥远的地方吓呆了,天知道还得走多远才能赶到朝阳镇呀!
休息了一会,姥爷把刚才堰车轮的圆木,和车辕子平行地绑在架子车的底部,长长的圆木,在车的尾部伸出一米多长,像一颗炮筒子指向架子车的后方。
(未完待续)
赵雨祥,清风细雨
2013年1月20日星期六日于  铁岭银州

 1、这张照片是1988年正月十五在清河镇的元宵节灯会时拍摄的,前面是我儿子,后面左起是妈妈、爸爸。照片背景中爸爸和妈妈身后中间的塔灯,是清河发电厂的参展作品,一座七级宝塔灯!这个灯从设计到制作和参展都是由我和一名木工完成的,记得好像得了一个优秀奖!

2、照片中的这种铁架架子车、胶皮轱辘车的样子,和当年我姥爷和我们往朝阳镇送干野菜时使用的那种木头架子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姥爷家的架子车是木头做的架子(照片来源于网上下载)。

(0)

相关推荐

  • 五律轱辘体.二月燕归梁

    五律·二月燕归梁 五律轱辘体·二月燕归梁 之一 二月燕归梁,春风满画堂. 溪旁开柳眼,地角溢花香. 新妇纱巾解,农夫果菜忙. 时闻双白鹭,结伴过山冈. 之二 声声短又长,二月燕归梁. 溪水生新绿,垂杨 ...

  • 父亲的气轱辘 / 潘铭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558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父亲的气轱 ...

  • 【多雨的天】/郭会娃

    天总算停雨了. 今天是十月十号,星期二,断断续续下了有半个月了.昨天眼看着天就要放晴了,太阳公公把人问扫了一眼又回家睡觉去了. 昨晚上又滴滴答答下了一晚上.白天偶尔还滴那么几点,天上的乌云渐渐变成了白 ...

  • 【夜读日思】清明时节雨纷纷--怀念姥爷

    [夜读日思]清明时节雨纷纷-怀念姥爷 又到了清明节,非常怀念我的姥爷,二十五年前,他安详的离开了我,去了天堂,梦里我依然能梦到他慈祥的面容,难以忘怀,他的音容笑貌. 从小,我在姥爷家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一集

    回家(一) 呼啸的西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沿着清河水库的冰面,由西北向东南狂暴地刮过来:乌云几乎压在地面上,和漫天的大雪搅在一起,分不清四周的天空和山峦. 宽阔的水库冰面上,西北风卷起的雪浪,滚滚而来.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二集

    回家(二) 生产队一般社员的家庭扣完口粮款后,余款基本就所剩无几! 社员家里劳动力多的,扣除口粮款后,还能有一些结余钱款. 劳动力少人口多的家庭就惨了.社员分到的粮食越多,所挣的工分钱就越不够交口粮款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三集

    回家(三) "留在农村过革命化的春节"倡议书,在八棵树广播站有线广播网一经宣读,立刻就有一些大队青年点的同学,开始作出支持的响应. 很快,我们大队也有人贴出了拥护的标语. 根据倡议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四集

    回家(四) 宫家堡子虽然是一个生产队,实际上就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自然屯. 村子里只有唯一的一条从北向南,勉强能走一挂马车的土路.路东最北面只有三户人家. 再往南行,剩下的十几户人家都住在路西.村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五集

    回家(五) 陡峭斜坡面大石板上的积雪冰寒刺骨,抠在雪里的十指渐渐地失去了知觉,我们机械的向斜坡下移动着. 抢着的冰雪顺着掀起的上衣,灌进了肚子和胸部,也不敢腾出手来清理清理.终于,我们手脚并用,两个人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六集

    回家(六) 因为,从八棵树开往开原的长途客车,如果提前坐满了旅客,长途客车的司机就可以提前发车.为此,同学们立刻加快了脚步,向八棵树方向急冲冲地赶去. 出了夏家村,一直向南走就来到了大清河.冬天的清河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七集

    回家(七) 八棵树镇上,当年只有两家国营饭店:一个在八棵树镇的中间,在靠近八棵树公社政府所在地的地方:另一个在八棵树镇的最西头. 当时,每家饭店里都排满了饥饿的准备回家的知青:我们走完了这两家饭店后,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八集

    回家(八) 原来这个农村的小伙子,去年腊月在开原县城西面的乡里,和一个姑娘新订的婚. 小两口情投意合,讲好今年正月初一去准老丈人串门,没想到和我们一样没上去汽车.又怕未婚妻有想法,也决心步行赶去开原西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九集

     回家(九) 冰层"冷胀热缩"的道理,同学们虽然都懂:可是,每次听到冰层下,那连绵不断响雷般的巨大轰响声时,我们还是都下意识地停住脚步,提心吊胆,感觉很是恐怖. 每次都是这种害怕沉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十集

    回家(十) 安抚好带路的老乡,回过头来我开始安慰愤怒的同学们:然后让大家背朝西北,打开自己的背包,拿出各自的花生,虽然都是生花生,但必须先吃些东西再说:花生已经冻得像子弹一样,在嘴里得化十几秒钟才能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