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乐平: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解密四野万余日本老兵

四野,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之一,在那猛士如云、波澜壮阔的中国解放战争史上,第四野战军的名声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了。

在历时四年的解放战争中,这只雄狮劲旅喋血疆场,为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在这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曾收编三万日本兵,甚至不少日本兵都获得了各种纪念章、军功章。

解放战争

但却因为当时时代特殊,日本对华持敌对封锁态度,使得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很多纪念章、军功章只得暂时放置中国保管,也正因此这段历史几乎被湮没。

那么,在那个中日关系紧张对峙的年代中,究竟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神奇”的局面呢?又是什么因素驱使万余日本老兵甘心被收编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呢?他们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傅乐平对那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进行了阐述,解密了四野万余日本老兵。

残酷的战争,人性本善

日本兵

众所周知,历时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终以中国战胜,日本战败的局面而收场,然在这场残酷的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期待的和平局面并未来临,而是又发生了一场解放战争,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日军并没有全部都回到本国。

1946年6月,国民党率领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发起了全面进攻,解放战争由此开始。面对这般局面,共产党集合各方力量发起反攻,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步为营,为解放全中国而不断奋斗,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当时的解放军就存在着三万余日本籍官兵,他们或为医生,或为护士,或为技术员......他们的参与,虽说不上是至关重要的存在,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再微小的一个存在,汇聚起来也终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解放军

正如周总理在接见日本代表团时所言,他们的存在,增强了我们与日本人民缔结友好关系的信心,日本的军国主义是残酷的,但协助我们的日本人民有很多。

然也正是因为见证了当时抗日战争的残酷性,那般的泯灭人性,将人民与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真情。古人所言人性本善,其实不虚,没有人天生就是一个坏人,也没有人真正想成为一个坏人,无非是生活所迫,现实所迫。

在经历了抗日战争之后,这些日本兵们或许开始醒悟,他们加入了解放军战队,并参与成立了第四野战军。他们大都参加了四平血战、黑山阻击战、平津战役等多个重大战役,为解放战争立下了汗血功劳。

平津战役

战功卓然,意义非凡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也许目前前路艰辛,但请相信未来可期,前途终会明朗。解放战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那时候的中国共产党刚刚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损耗,早已是心力俱疲,党内的军队、设备等更是百废待兴,老旧的老旧,破败的破败,面对国民党的进攻无疑是有些许吃力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医疗水平是非常差的,而此刻的日本籍人员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就是当时的医疗条件。当时解放军的医护人员水平有限,医生也稀缺,设备更是落后无比,因此当时留下来的多半是日本籍的医护人员,他们用自己所学所掌握的知识尽力去救人。

八路军

其次就是技术工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道理,也是一个大真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在技术上就处于落后状态,这对于作战是大为不利的。

而在当时的四野兵工厂中,随处可见的是日本籍的技术工人、他们所担任的角色多半是技术骨干,不仅仅是在军器装备上,在铁路技术、运输技术上都各有分布。

他们或操练队员、培养技术人员,或修理战斗机,维护飞机,或修建铁路,或指挥实施技术......在军工技术方面提供了诸多支持。

技术人员

然后就是军队人员储备。日本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他们历来重视荣誉,几乎视荣誉高于一切,因此他们在打仗的时候经验丰富的军官或身经百战的老兵都会先冲在前面,而在这场解放战争中,留下来的多半是资历老、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老兵。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军队的战斗力水平都不会低,作战的经验更是“无可挑剔”,这也大大提高了第四野战军的军队水平和作战能力。

总之,在解放战争中选择留下来的万余老兵在这场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战功斐然,留存下来的意义更是非凡,这段历史更是不平凡。

解放战争

那片故土是中国

解放战争胜利之后,这些日本官兵们自然而然地回到了他们的家乡,但也许对他们而言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不能带上属于自己的荣誉——军功章、纪念章回到家乡,毕竟这承载着他们曾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起并肩作战的回忆,记录着那段曲折而光辉的岁月。

即使是回到了家乡,这些日本老兵对中国的记忆却从未忘却,他们在中国辗转了十几年,早已与中国心心相印,也难以忘记那段紧张激烈的岁月。正如日本代表团团长中村义光所言:“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些惨烈的战斗场面,回日本后,睡觉常常梦中惊醒。”

战争的“后遗症”无疑是惨烈的,但最令人难忘的,也还是那段铁血战争种种历史片段,对他们而言,难忘的更是中国这片故土,这份情怀。

中村义光

1990年,第四野战军日籍战友回“娘家”访问,回的是解放军的“娘家”。他们几乎都是第四野战军中工作过的医生、护士、兵员们,都是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用来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了。

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即使是岁月也无法将这份情怀冲淡,反而是如陈酒般愈久愈浓郁。尽管是离开中国几十年,但这些日本老战友们仍旧是一口流利的中文,不禁令人泪目,这般情怀,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而当我们将属于他们的但却迟到许久的奖章功勋章归还给他们时,不仅是成员团们,双方都热泪盈眶,甚至抱头痛哭,相拥嚎啕大哭,似乎要把这些年的委屈与思念全部哭泣出来,将这份情怀一诉到底。

这次回访,这场世纪见面,勾起了无数战士们的回忆,也引发了无数人的感想,我们将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盛世好景,居安思危,更应该多多关注加强中日两国间的关系。

中村义光

和平往来,未来可期

中国和日本两国可谓是“相爱相杀”了,本就是隔海相望的两国,偏偏关系微妙,历史上的对立,现实中的合作与竞争,都使两国间的关系带上了一种不可言说的微妙。

经历抗日战争后的中国人民或多或少都会对日本怀着一份偏见,即使是如今关系的好转也难以消除这份历史遗留下来的“隔阂”。而解放战争中第四野战军下的万余名日本老兵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他们或许在本国或是在中国都是一个“中立”的存在。

他们对战争的贡献无可挑剔,但他们终究是日本人,或许很多人会这样想,也会这样看待他们,但是,历史既然已经过去,我们只能铭记,但不能一直揪住不放。以史为镜,可知兴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历史,但同时也要往前看,用开放宽容的心态迎接未来。

第四野战军

如今的中日两国关系已经是友好往来,既依存又竞争,既是合作伙伴关系,又是竞争对手关系,但不论怎么说,都是一种全新的关系现状,我们应从大局的角度去处理和看待中日关系,让两国的发展越来越好,共同向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

未来世界的方向无疑是和平发展的,中日两国更应尽快解决历史问题,放下彼此的包袱,心无芥蒂地全面发展,共同融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当中。

对于四野日本籍老兵们,我们更应该以敬佩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对解放战争的贡献巨大,是我们亲爱的战友和伙伴,是我们崇敬的老英雄们。

四野日本籍老兵们

而对于这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我们更应当让更多的人去铭记它,去回忆它,让这份中日民间友好的插曲继续谱写,让这份伟大的历史流芳千古,让世人记住这曾经为解放战争贡献无数的日本籍官兵们。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光它总是这般快速地流过,从不给人喘息的机会,哪怕再遗憾,再难平终究是难以回头。愿这段近乎被历史湮没的四野日本老兵们能够被时光善待,岁月不老,他们始终与我们同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