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FIB),你了解它吗?
患者:喂,你好,检验科吗?我的凝血常规的纤维蛋白原增高,我又没有血栓的临床表现,你们的结果是不是有问题?
检验科:面对对结果的质疑,看了下最近质控数据,仪器状态都比较好,仔细查看病人病历,CRP和PCT结果显著升高,就是个感染性引起的纤维蛋白原增高,找到了问题所在。
可能纤维蛋白原是放在凝血常规组合里,不少人认为纤维蛋白原只是个简单的凝血指标,而忽悠了它也是感染的敏感诊断指标,下面我们来简单聊聊纤维蛋白原。
Fbg的蛋白结构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含2964 个氨基酸的大分子糖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为340 ×10^3, 首先在肝细胞中合成, 由两个相同的组分(Aα, Ββ , γ)2 组成六聚体 , 链间以二硫键相连。Aα, Ββ , γ三条多肽链借助AαCys28 、γCys8 和Cys9 构成对称性二聚体。
单体中AαCys36 与另一单体ΒβCys65 组成的二硫键对形成二聚体分子也起到关键作用。Aα、Ββ、γ三条多肽链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6 ×10^3、52 ×10^3 和46 ×10^3 , 并分别由610 个、461 个和411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三条链在肝脏由独立的多核糖体合成其前体蛋白(分别包括19 、30 、26 个信号肽), 在粗面内质网内将信号肽切除、疏水反应及二硫键形成等加工后, 折叠、装配成成熟的二聚体分子, 最后经糖基化、部分磷酸化分泌到胞外。
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急性时相蛋白,是直接参与凝血过程的关键蛋白,其水平增高可致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
当机体受到某种因素损伤时,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将明显成倍升高,准确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有助于判断疾病预后。当机体存在炎症反应时,血浆纤维蛋白原既是凝血因子,同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血浆纤维蛋白原成倍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敏感的生化指标,在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等提供了客观的科学理论依据。
临床意义
①Fg增高:(超过4g/L)见于糖尿病和糖尿病酸中毒、动脉血栓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急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急性肾炎和尿毒症、放射治疗后、灼伤、骨髓瘤、休克、老年人外科大手术后、妊娠晚期和妊高征、轻型肝炎、败血症、急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
②Fg减少(低于2g/L)原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结构异常。继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DIC晚期,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等,也见于降纤药治疗(如抗栓酶、去纤酶)和溶血栓治疗[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碰到纤维蛋白原升高或减低的患者,联合动态监测患者的PT(PT%,INR),APTT,FIB,TT,D-D,FDP)和一些炎症指标,比如血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变化,为临床上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向立化 湘雅常德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