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兴国路78号
兴国路是上海西部一条幽静的马路,这里与外界保持着矜持的距离,看上去似乎有点神秘。
兴国路是1920年开始填浜筑路的,以法租界公董局秘书“雷上达”名字命名,叫雷上达路,1943年汪伪政权接管租界后改名为兴国路。1900年,法租界的西界还在吕班路(吕班是法国驻华公使)今重庆南路,到1914年已扩界至海格路(海格是1914年英国远征军司令),1943年此路更名为华山路。
20世纪初,兴国路、华山路还是洛云浜西侧的农田。20世纪30年代,英国太古洋行购进该地块,修建了数幢别墅,开始形成“太古圈”。之后,外国洋行也陆续在这里建造别墅。
今天,当你走进兴国路78号院,满眼园林风光,绿草如茵。各式别墅掩映在绿树丛中,充满了异国情调,这些历史保护建筑正焕发着不一样的精彩。
先看1号楼。该楼建于1934年,原名“赫世屋”,由世界建筑大师克列夫.威廉.埃利斯爵士设计,外观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帕拉第奥式皇家古典建筑。
1号楼是太古洋行出资建造的太古远东总部大楼(当时统管中国、日本、南洋各地业务),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楼被出售。
太古洋行是英国人斯维尔和巴特费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12月在上海开办的,起初只是一家从事商贸的代理商行。1872年1月1日又创办了太古轮船公司(总部设在上海),之后还陆续创办了海洋保险公司、太古造船厂等。
1号楼的主人是太古洋行上海首席执行米契尔。
楼前有露台和英式大草坪
虽然院内古树众多,但草坪边上的两棵百年香樟特别漂亮,葱茏饱满,遮天蔽日。
在古树下看1号楼
在这里休息饮茶有情调
屋顶用了数十吨紫铜板,故俗称“铜房子”。
房子边上还有棵广玉兰大树
1956年,这里成为上海市委第一招待所,之后又改名为兴国招待所。1979年,兴国路78号院正式取名为兴国宾馆。
2号楼建于1925年,英国维多利亚滨海建筑风格。该楼是太古洋行上海正付主管的住宅,实际居住者是罗克主管。
3号楼原为太古洋行高级职员居住
5号楼也是供太古洋行的高级职员居住
6号楼始建于1922年,法式建筑。1935年又扩建了东南部分。主人是美商海宁洋行老板。
7号楼也叫“迴峰楼”,英国花园别墅。由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德和洋行设计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是这一时期上海花园别墅建筑的罕有之典范。这里为颜料大王周宗良后人居住。
8号楼现为会议中心、宴会厅,也是领导会见外宾的场所。
9号楼现为公司商务用
10号楼也是公司商务用
11号楼是爱康君安健疗国际体检中心
玉兰楼现在是商务用
望松楼也是商务用
兴国路门口的商务楼
藏匿在绿树中的绮石楼。据说主人是一位德国医学家,因欣赏中国明末医学家汪绮石,故将自己的宅子命名为绮石楼。
别墅区
主楼建于2001年11月1日,现为兴国丽笙宾馆。
主楼前的古树
兴囯路78号院占地有13万平方米,古树参天,静谧幽雅,景色怡人,步移景换。
兴国路78号院平面图,从兴国路,华山路到湖南路整个街坊均为其所有。
附近华山路可漫步走走
复兴西路(原名白赛仲路,以法租界公董局总工程师的名字命名)等也值得看一看
不远处的兴国路、武康路、淮海路口有建于1924年的诺曼底公寓(1953年政府接管后改为武康大楼),这座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是由匈牙利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当时他才27岁。
注:武康路最早叫福开森路,福开森是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教务总长(美国人),最开始他用自己的薪水修建了这条小路。
淮海路在1906年叫宝昌路(宝昌是法租界公董局五任总董),1915年6月21日更名为霞飞路(霞飞是法国元帅),1945年10月更名为林森路(林森是国民政府主席),1950年5月25日更名为淮海路。
拍照时脚底下有指示标志
雨果有句名言:“建筑就是历史”。兴国路78号院,历史被错落有致的加以展现,浪漫中不失典雅,精致中带有神秘,它用的就是建筑。绱徉在历史人文丰富的兴国路78号院,那一栋栋充满着旧日风情的老别墅值得人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