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张锳的“加油”

作者:韩峰

  夜深人静,到了交更的时候,兴义知府衙门中走出来两个差役,前面的手提灯笼,后面的挑着桐油篓,走大街,串小巷,只要发现谁家油灯还亮着,并有琅琅的读书声,两人便停下,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门吱呀一声打开,挑桐油篓的差役便放下油篓,用油筒从油篓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倒入读书人的灯盏,并为府台大人代言道:“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然后又向前走去,寻找下一个亮着灯光的读书人。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加油”,从张锳上任兴义知府作出如此安排,直至离任的13个春秋,周而复始,寒来暑往,无论雨雪风霜电闪雷鸣,夜夜如此。地处贵州西南部的兴义,是清代偏远荒僻、文化教育落后的地区。张锳的“加油”,不仅表现出他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对读书人的关爱和支持,也凝聚着他提高兴义文化素质、改变读书人命运的一番良苦用心。对读书人来说,知府大人的“加油”,给他们送去的不仅是厚爱和关照,更是一种精神的支柱和力量。兴义不断有人参加府试、乡试和会试,十几年间,考取举人20余名,贡生8名,进士2名,其中景其浚在咸丰二年(1852)考中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取得如此破天荒的成绩,当地人称“旷古未有”。

  除了为读书人添加灯油,道光二十一年(1841),刚升任兴义知府的张锳,还为当地的教育设施竭力“加油”。当他看到远在城外的旧试院破旧不堪、童生往来路远,辛苦不便时,便召集府属各州县商议,就近择地另建新试院。他率先捐出任知县多年以来的全部俸禄积蓄1000两白银,又呼吁绅士、商人集资30800两,并亲自组织工匠,用最快的速度,于次年底落成了新的规模宏大、可容纳千余人、布局精巧的兴义府试院。外地官吏闻讯参观后,无不赞称“甲于天下”。

  有了新试院,张锳仍不罢休,又率先捐俸银1000两,倡导士绅捐银2000两,扩建珠泉书院。看到书院藏书很少,便将自己的一千余册书捐出,并又捐资、集资派人到贵阳、成都等地购书。此外,还“劝捐”兴建了册亨书院、普安盘水书院等。他用一部分公田出租的租金,解决学生的灯火费、试卷费和教师的工资。道光二十二年(1842),张锳又筹银1000两,用于乡会试费,同时捐俸银1000两,在府城东、西二门办义学两所,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走进学堂。

  为保证师资的水平和质量,张锳还不惜重金聘请名师任教,据史料记载,他先后重金聘任的有:“学养深厚,授课有方”的附生何养源;贵州著名诗人、曾主讲贵山书院的张国华;全国进士中的佼佼者敖慕韩和童云逵以及多位举人等等,均为腹有诗书的饱学之士。张锳还不时亲临书院、学堂,与学子们谈学论艺,评阅课卷,教导学子们从小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

  张锳倾心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受到了兴义人的赞誉,兴义学风蓬勃兴盛,人才辈出。

  在致力于兴义教育、每天为读书人“加油”的同时,张锳也关心着自己子侄的教育,每天也为他们“加油”。在兴义出生、就读的张锳的四子张之洞,15岁便在乡试中取得了举人第一名,26岁又考取了一甲进士第三名。作为晚清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创办了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等多所学堂,还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多家厂矿,直至成为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的“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在张之洞晚年,已擢升为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大臣的他,得知兴义知府陈鸿年要将文峰书院改为兴义府中学堂,同时创设官立高等小学堂一所、初等小学堂两所时,他不仅立即捐款,还捐赠了一批教学仪器和5000册图书。考虑到当地师资力量缺乏,又致函兴义知府,由他捐助,选送10名优秀青年赴武昌两湖书院培养、深造。这其中,不能不说有他父亲的遗风。

  张锳专门从河北老家南皮接到兴义读书的侄子张之渊、张之清,后来也都学有所成。

  张锳为文化教育“加油”,还体现在修志上。地方史志具有“资治、教化、存史”的重要功能。在兴义的十几年里,张锳捐出俸银2000余两,主持纂修了《兴义府志》,为兴义留下了又一笔文化财富。

  陪伴读书人的油灯早已远去了,但源于张锳的“加油”一词却流传至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