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龙兴之地--邢台城(上)
先商时期的陶鬲
城,古人说:盛也,盛受国都也。又释读古代的国都、诸侯的封地、卿大夫的采邑,都是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这个都邑皆可称城。而在《左传》中说“邑曰筑,都曰城。”
古城邢台具有3500年的建城史,自建城伊始就是以一个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面世的。即先为商代祖乙之都,后为西周邢侯之国,战国为赵之信宫。战国之后,邢成为地域性的城池,史料称为邢,或为邢城、邢地。秦统中华,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在邢地置信都县,此为县治历史的开始。前206年项羽封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邢台),辖巨鹿、邯郸、恒山等地郡,成为封国治与县治同城的城市。简单的讲,即秦置信都县,汉设襄国县,隋朝改为龙冈县,宋宣和二年(1120),将龙冈县改名为邢台县。从这一点我们认为应该是先有邢台城,后有邢台县。无论是祖乙国都,还是邢国都城,还是卿大夫采邑,邢台城都是华北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城邑。
□ 考古与祖乙之都
一般来说古代的都城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历史上有300多座都城。邢台城又是怎样呢?在学者讨论邢台城的历史地位时,有专家就指出:邢台是华北建城最早的城市,是河北第一城。
为什么会这样说?这要从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来证实。
邢台考古源于很早的时期,只不过那时不是为了考究历史,而是为挖宝以求获利。从各区发现的古代墓葬保护情况看,各个时期的墓葬基本都已经被盗掘过,很少有保存完整者。1993年在邢台轮胎厂发现的邢国墓地,除商代的一个家族墓没有被盗掘过,其他都被盗墓者光顾过。从发掘情况可知,当时盗挖墓葬的场面之大,参加人数之多等都是很可观的,特别是那个时期的挖掘技术手段让今人叹服。
盗掘的目的是为挖宝,考古的意义在于证实历史。解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邢台考古工作开始走向正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京大学、河北省市考古工作的努力下,对邢台区域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文物调查与考古发掘工作,如曹演庄商代遗址,南大郭商代遗址,西关外西周遗址,大汪战国墓地、黄家园战国遗址等等。
这些考古项目不仅推动了学术研究,更揭示了邢台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证实了千百年来传说文化成为信史。
从邢台考古发掘获得的资料看,首先提出来的历史问题就是商代中期“祖乙迁于邢”的问题,再者就是北京大学邹衡先生提出来的“先商起源于邢”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都是华夏文明进程中的重大学术问题。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而解决这两大学术问题离不开邢台这块土地,为此学者们对邢台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更加关注。
1989年,邢文化概念的提出者、邢台历史文化研究带头人翁振军先生精心组织了有史以来,也是规模最大、涉及邢台历史问题最广的一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在这次邢台历史文化研讨会上,有著名学者傅振伦先生,有考古大家、先商之源研究者邹衡先生,有当代大家李学勤先生,有邢台考古发掘组织者郑绍宗、唐云明先生,有跟随郭沫若先生编辑《甲骨文合论述集》、当代甲骨学大家、中国先秦史学会带头人孟世凯先生,有河北学术研究带头人沈长云先生等。会议上学者对邢台历史发展中的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邢台先商起源问题、商代祖乙建都于邢、西周邢国封建等问题讨论更是热烈。
傅振伦(1906.9.25-1999.5.8)邢台市新河县人,著名的历史学家、方志学家、博物学家与档案学家。他在1989年邢台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说:邢台一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远自新石器时代即是人灯聚居之地。殷祖乙因耿都圯于河水,故迁到邢台这个“土地平衍,据皋跨泽”的沃土。祖乙三世居此,纣王在这王畿之内,有别宫府库,有平乡沙丘平台,有鹿台之财,有巨桥之粟。商代的封国和部落也都是以邢为中心,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
邹衡(1927-2005)当代著名考古学家,是先商文化起源于太行山东麓的首创者。他在《夏商周考古论文集》中说:邢台的襄国之邢地,国为正是在今邢台市西南隅的小城一带发现了大范围的早商文化遗址,该遗址被铁路分为东西两部,西部有20万平米,东部压在街道之下……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并有铜礼器和铜兵器的发现,而且在邢台的外围,还发现了类似的遗址七、八处。就其时代而言,邢台及其周围的商文化遗址时代与祖乙到祖丁居邢的年代并不矛盾……因此我们认为,祖乙迁于邢的地望,很有可能就是今天的邢台市。
李学勤先生 夏商周断代工程带头人,清华大学教授。他说:在今河北邢台的邢,根据近年的考古工作,很有可能是商朝名王祖乙建都之地,有着很好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基础。
孟世凯先生 中国先秦史学会带头人,先秦史专家,曾经多次到邢台考察,直接参与邢台历史文化的讨论和研究,倡导论证邢台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和城市发展方向。他说:与井方活动有关的氏族、方国都在商之都城的北部,1978年河北元氏县出土的邢国铜器与邢台西周邢国墓地的发现证实了周初所封的井侯,其地就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周去商未远,一个较重要方国的族居地如果不遇上重大事件,不可能迁徙变故,故甲骨文的井方有可能就在今天河北南部,包括邢台市在内的带的地区,但是作为商北土的一个诸侯国来说其活动的范围有可能超过今天的河北邢台地区。
在这此会议后,《光明日报》等大报大刊就学术讨论达成的共识发表了文章,根据对考古与文献的研究,认为邢台是商代中期的都城,是先商的发源地。
1995年9月29日上午,中南海小会议室,国务委员宋健正在主持召开一个小型座谈会。参加者是历史学家李学勤,考古学家严文明、俞伟超,天文学家席泽宗,14C测年专家仇士华等5位学者。会议就中国古文明年代学构建问题展开讨论。由于这次会议属于征求意见的性质,没有条条框框的禁锢,学者们遂畅所欲言,满怀热情地倾吐自己的见地。
最后,由宋健提议,如果这项工作能够得到实施,就取名为“夏商周断代工程”。
据《竹书纪年》、《尚书·序》、《史记·殷本纪》等文献记载,盘庚迁殷前的商代前期,有成汤居亳、中丁迁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邢以及南庚迁奄等都城变迁。为此专家组确定在邢台展开调查,对东先贤商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最后,夏商周断代工程对小双桥、花园庄和东先贤遗址出土的系列样品进行AMS测年后,其拟合结果:商代最早的两处具有都邑规模的遗址,认为郑州与偃师两座商城分别为汤所居之亳和汤灭夏后在下洛之阳所建之“宫邑”,亦即“两亳”的意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其他如小双桥、洹北花园庄和邢台曹演庄、东先贤等大规模商前期遗址的发现,无疑也为推定中丁迁隞、祖乙居邢等都城的地望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邢台东先贤遗址一期98H15、H34为代表为推定商前期的年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祖乙居邢建都已经有3500年的历史。这样,我们梳理了河北的城市发展史情况,从历史年代上可以知道,邢台是华北地区在历史上第一座城市,也是中国最早的古都之一。
□ 文献中的邢城
我们知道,考古提示的区城是受限制的,也不能全部发掘来证实历史的过去。大量的学术问题和历史还存于文献中。
邢台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属于黄河文化的最重要的地区。可能有人这样问起,黄河不是在河南与山东吗,与邢台有什么关联啊?
事实上,今天我们看到的黄河是已经是经过多次改道的河流,不是先秦以前的黄河。黄河是创造中华历史文化的母亲河,黄河文化,从学术上讲是指先秦时期以前的黄河流域的文化。也就是说要研究透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孕育中国文明的母亲河,首先要探索黄河历史的变迁。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一本古老的诗集《诗经》。《诗经》中的许多诗词的原发地就是在河水两岸,比如说大家都熟知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河”就是指黄河。这个“河”在什么地方?
有一部最古老的书叫《尚书》,这部书有一篇叫“禹贡”是说大禹时期的故事,其中就说了,黄河“至于大陆,播于九河”。大陆,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大陆泽,地点就在今天的任县、隆尧、巨鹿、宁晋一带,这是不可质疑的。而历史上《尚书》是不是有真伪问题啊?
2010年在重庆举办的中国先秦史学会年会上,李学勤先生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会,就清华简向研究向与会学者报告了研究新成果。
2008年,北京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竹简,共有2388枚。经树轮校正的数据是:公元前305±30年,即相当战国中期偏晚,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结果一致。2008年10月14日,清华大学邀请了李伯谦、裘锡圭等11位专家对这批竹简进行观察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批战国竹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确定这批简的性质是书籍。是什么书?
经过研究认为是《尚书》。有多篇《尚书》与传世本相近,如《金滕》、《康诰》、《顾命》等,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与《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类似《竹书纪年》。李学勤先生评价说:“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清华简的发现可以证实《尚书》是一部真正的文献。而且还发现与邢国史有关的材料,
清华简中有个叫“井利”的人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整理小组指出:“井利、毛班、毕公,见《穆天子传》。”研究清华简的专家沈建华指出:井利与毛班、毕公为西周时期穆王时的三公,传世文献上和西周铜器铭文中都有相应的史迹记载。井利即邢侯。
清华简就是一部新发现的尚书,而《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大禹,在历史上是不是也有其人啊?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成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2002年,文物收藏者将一件青铜器从香港市场上带回北京,送交李学勤先生进行鉴定。李学勤看到它时,上面的铭文依然被土严重的遮盖着,隐约地只能看清楚部分字迹:“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当李学勤仔细地辨认出铭文开头的这句话时,他马上意识到此句来自《尚书》,他惊呼道:“这太重要了!”他立刻请人将上面的铭文全部清理出来。该铭文共计10行,98字,整篇铭文字体秀美,整齐匀称,是一篇很完整的文章,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记录大禹的铭文。“遂公簋”证明了大禹的真实存在。
打开邢台的地方志书,就会发现许多古地名与远古历史有关联的地名,比如隆尧古有尧山、广阿、象城等名称,宁晋有杨氏、杨纡的名称,巨鹿有大陆、大麓之称。
这些地名为什么与历史有联系?相传在远古时期,唐尧帝曾在此禅位于舜,所以有了尧山,又因舜的弟弟象曾居留在隆尧一带,而有了象氏地,后为象城县。宁晋古代称杨地,《水经注》是这样说的,杨地即杨纡,大陆泽也,古有杨城,泽纡回城下,因曰纡。在《尚书》中有尧舜纳于大麓的记载,大麓在《后汉书、郡国志》中说为巨鹿,故大鹿有大陆泽,《太平寰宇记》作了详细解释,广阿泽一名大陆,一名巨鹿,一名大麓,《尔雅》《说文解字》《汉书》等古文献对巨鹿作了解释。大麓为古地名,这与民间传说中的尧在禅让前,在杨地对舜进行了三年的考察是不谋而合的。
□ “邢”是最古老的地名
邢台最古老的地名,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当时被称作“井”。“井”与“邢”又有什么关系啊?
1935年,傅振伦先生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专家一同去英国参加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在这次展览的文物与艺术品中有不少是中国文物,而且北京故宫博物院也精选了700多件文物参展。这次展览会上,同去的庄尚严与傅振伦发现了一件流失国外的珍贵文物,这件文物就是邢侯簋。傅振伦和庄尚严当时就请求大英博物馆允许他们为这件青铜器做一份拓片,以便带回中国进行研究。
邢侯簋,高约19厘米,有矮圈足,圜底鼓腹方唇卷沿,在颈腹间有四个对称的兽耳,器身纹饰精美,腹上铸有象纹,圈足上有龙纹。重要的是,簋内的底有铸刻的青铜器铭文,共68个字。1997年,傅振伦先生就邢侯簋的发现写了一篇文章,登在1997年河北考古杂志《文物春秋》第一期中,说这个邢侯簋在1921年出土于河北中丘,中丘是今天内丘县的古称。
拓片后来得到很多专家学者考证和研究,如唐兰、陈梦家、李学勤、沈长云、杨文山、陈平等先生。他们研究的结果除在年代上有一些分歧外,其他方面基本上相同。这件青铜器铭文是这样说的,“隹三月,王令荣□内史曰,□井侯服,易臣三品,州人、重人、庸人。拜稽首,鲁天子造厥濒福,克奔走上下,帝无终命于有周,追考。对不敢□,邵朕福盟,朕臣天子,用册王命,乍周公彝。”
在这件邢侯簋铭文中,“邢”字就写成了“井”,这也是和商代甲骨文中“邢”字的写法是一致的。甲骨文中有“井”字和“井方”。井方是商代的一个方国,井方的美女后来成为商王的后妃,在甲骨文中称为“妇妌”。1939年3月。在安阳殷墟出土了一件大方鼎,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司母戊鼎(后专家研究认为,此鼎又可称后母戊鼎)。司,是祭祀的意思;“戊”是商王武丁后妃妇妌的庙号,专家认为“司母戊”含义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鼎。
司母戊鼎出土后,经历了许多风险,侵华日军多次威胁利诱想窃取,后经当地村民埋入粪坑中才没有得逞。1946年,安阳古物保存会人员侦知司母戊鼎被盗掘经过与匿藏地点,迅速上报中央政府。方鼎再次出土后先存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为庆祝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国民党驻豫北司令长官王仲廉,用专车把该鼎运抵南京作寿礼,蒋指示拨交中央博物院备处保存。1948年夏,该鼎在南京首次公开展出,此为蒋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国民政府败退时,终究因重量问题没有把其运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转交中国历史博物馆保存。此鼎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西周时期的邢国,在《诗经》中就有记载。这就是那篇传诵千年“硕人”,在这篇赞美硕人的诗篇中,描写齐国、卫国、谭公之间的关系,和邢国姐妹参与齐侯女儿出嫁的盛大场面。为了让大家看的明白,在这里没有引用原文,而是直接译成白话。
好个修美的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她是齐侯的女儿,她是卫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阿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又是她姊丈。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好个高挑的女郎,车歇郊野农田旁。看那四马多雄健,红绸系在马嚼上,华车徐驶往朝堂。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劳君王。黄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荡荡。下水鱼网哗哗动,戏水鱼儿刷刷响,两岸芦苇长又长。陪嫁姑娘身材高,随从男士貌堂堂!
硕人,用铺张手法,展示出在滔滔黄河岸边,两岸的芦苇长的长,陪嫁的姑娘身材高,随从军士 “貌堂堂”,御夫驾驶着四马的华车,自齐国向卫国徐徐行驶的情景。
1990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在配合基本建设进行考古发掘时,于邢台市桥西区团结西大街两侧发现大面积的先秦文化遗址。经过调查得知,这是西周时期邢国国都的所在。后来在团结西大街北侧的工商局家属楼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一片西周时期的邢国有字卜骨,上面的文字经古文字专家进行破译,认为是邢国在都城选址进行占卜祭祀时遗留下来的记录。后来又在此发现一件战国时期的陶量,在陶量的底部有一个印章痕迹,清楚的显示是一个“邢”字,这个字是由“井”“邑”“土”三个字组成的形音字。即为“邢”字。这也是首次在邢台市本地出土“邢”字器,是古邢城的直接证据。
1993年在邢台轮胎厂扩建工程区域内发现西周时期邢国公室墓地。经过考古发掘,在此发现大中小型邢国墓葬500余座,车马坑50余座。到1997年年底,考古工作者在此共发掘西周墓葬230座、车马坑28座,此外还揭示先商时期的文化遗址3000多平方米。2006年,邢国墓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在邢台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期间,于南小汪邢国遗址的北部又发现一座先秦时期的古城址,这就是鹿城冈城址。鹿城冈遗址位于邢台市西北20公里处的西沙窝村南,遗址随地形而建,城的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南北约640米,东西约700米,地面仍保留有高大的夯土城墙,最高处距地面约6米,现存城墙有明显夯痕。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所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该遗址为古城遗址无疑。城墙内夯层、夯窝十分清晰。城墙已遭破坏,但西、南两面仍高于地面约6米,远看城郭十分清楚,城墙夯土非常纯净。根据城墙规模、城墙基、夯土层、夯窝以及出土陶片、瓦当等判断,此城墙建筑可能早于春秋,很可能是在西周。从近年来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判断,鹿城冈遗址很可能与邢国的都城有关系,如果进一步考古证实此判断正确,那将对夏、商、周三代文明研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5月,鹿城冈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到了战国时期,邢地成为了赵国早期的都城,在邢地建筑了信宫,还在邢城筑起了高高的檀台,史称为信都。以信宫为中心,在尧山一带筑修了柏人城,在临城一带筑修了柏畅城,在柏乡、高邑间筑修鄗城,又在距邢城不远的平乡一带,利用商周时期的沙丘平台扩建为沙丘宫。
□ 文献中的后赵都城
后赵是十六国之一,为羯族石勒所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迁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盛时疆域有今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及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一部分。历七主,共三十二年。
后赵的首都定在襄国(今邢台)是与一个叫张宾的人有着密切关系。
张宾(?—322),字孟孙,赵郡中丘(今河北内丘)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大臣、著名谋士。史料记载张宾的父亲张瑶,曾任中山太守。张宾自幼好学,“博涉经史,不为章句,阔达有大节。”曾说,“吾自言智算鉴识不后子房,但不遇高祖耳。”八王之乱时,石勒为刘渊的辅汉将军,与诸将攻占山东,张宾便对亲属说:“吾历观诸将多矣,独胡将军可与共成大事。”于是“提剑军门,大呼请见。”此后张宾数献奇策,石勒才对其甚为看中。此时,石勒将“衣冠人物,集为君子营。乃引张宾为谋主。”吸收汉族中才智之士为其出谋划策。从此,石勒这支军队才真正成为多谋善战的军事力量。后升张宾为右长史,加中垒将军,号曰“右侯”。
张宾根据当时形势向石勒建议说:“且今天下鼎沸,战争方始,游行羁旅,人无定志,难以保万全,制天下也。夫得地者昌,失地者亡。邯郸、襄国,赵之旧都,依山凭险,形胜之国,可择此二邑而都之……王业可图矣”。石勒从其计,进据襄国,以为据点。
晋大兴二年、汉光初二年(319),张宾与石虎、张敬等人见时机已成熟请石勒称王,被石勒推让。十一月,张宾等再次上疏,请石勒称尊号,石勒接受了建议即位称赵王,改元称赵王元年,即以襄国为都城。张宾被加封为大执法,专总朝政。
太和元年(328),石勒渡黄河大破前赵军队,生擒前赵主刘曜囚于襄国永丰小城内。至此石勒统一了中原,共辖24郡,29万户。太和三年(330)二月,石勒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并设立百官,分封一众宗室。九月,石勒正式称帝,改元建平。
张宾去世,石勒追赠张宾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景。下葬时,石勒送于正阳门,望之流泪,对左右说:“天欲不成吾事耶?何夺吾右侯之早也。”史书称张宾其一生“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引文皆来自(《晋书·张宾载记和石勒载记》)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石勒修建襄国城,其城墙可卧牛,故称卧牛城。以襄国为后赵都城,邢台迎来自商代祖乙、西周邢国、战国信宫后的又一个建城史上高峰时期。
关于建平城,前后经历了十八年筑建才完工。史料说城以周礼为制,在城的四周有四个子城拱卫,引达活泉水周流城内,城开四门,以北苑作为襄国大市。在城内修建建德宫、建德后殿、徵文殿、单于庭、单于台、东堂、西阁、后六宫、百尺楼、崇训宫、社稷坛,宗庙、挈壶署、藏冰室等。在宫廷外建有四门,南曰正阳门、东曰永昌门,西曰永丰门、北曰止车门。除此在城内还建有太学和宣文、宣教、崇儒、崇教等十余所小学。在城西起明堂、辟雍、灵台等,又立桑梓苑和籍田。此外,石勒还在襄国近畿建造了水上离宫——澧水宫(今南和县域)等,在永丰城内建设了永丰仓。
石勒死后,石虎自居摄赵王,在襄国城内又建设了观省台(又名观雀台),并筑造太武殿。文献中记载当时的太武殿地基高二丈八尺,东西七十五步,以彩色的文石做成,下有密室,可以安置五百卫士。饰以漆瓦、金铛、银楹、金柱、珠帘、玉壁,全用金银玉珠,穷极技巧。除此还在显阳殿后造了灵风台九殿,选数万美女充斥其间。在太武殿西石虎建设了昆华殿,阁上辄开大窗,皆施以绛纱幌,豪华无比。
为了加强襄国经济实力和人气,石勒制定了一系列政令,重农桑,实行低税赋制度,进行农业税改革,“均百姓田租之半”改为“每户每年“租一斛”,鼓励种植,大力发展农业,改革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同时还多次“徙民于襄国”。史料记载,石勒“破东燕酸枣而还,徙降人二万余户于襄国”,后又“徙平原乌丸(桓)三万余户于襄国”,再又“击宁黑于东武阳,陷之,徙其众万余襄国”。就是这样,通过数十年的建筑和经营,襄国建平城内人口达70余万,巍峨壮观的宫殿群显露出帝王气概,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 唐宋时期邢台城发展
晋永和五年(349)后赵皇帝石虎死,其子石世继位,后被彭城王石遵所杀。后来石闵又杀石遵并立义阳王石鉴为帝,襄国城由新兴王石祗守卫。次年石闵改姓李,改元青龙。后不久杀石虎诸孙屠杀胡人,自立为帝改元永兴,建立大魏政权,并复改本姓冉氏。此时后赵襄国留守新兴王石祗也在襄国称帝,并得到了匈奴、氐、羌、段氏、巴蛮等的响应,石祗借机进攻冉闵,大败退回襄国。不久冉闵又围襄国达百日之久,石祗向燕将悦绾、赵汝阴王石琨求兵解围,逼迫冉闵退回邺城。
350年,石祗派刘显攻打邺城又大败,刘显回到襄国后杀石祗自立为帝。
晋永和八年(352),刘显攻打常山,“太守苏玄告别难于冉闵”,冉闵感觉机会来临,出兵攻打襄国以解救常山之围,冉闵攻破襄国,焚烧了襄国的宫室,并迁襄国百姓于邺城。
自后赵灭亡之后,襄国城又陷入混乱的状态。北魏时襄国属北广平郡。北齐时期在此置襄国郡,治在邢台城。北周大象元年(579)又升襄国郡为赵国。
经过战乱后,杨氏建立大隋政权,隋代在邢台复设襄国郡,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襄国郡改名邢州,辖龙岗、青山、南和、任县、平乡、钜鹿、内丘、柏仁、沙河九县。到隋大业三年(607)又复改邢州为襄国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襄国郡为邢州,属河北道,辖龙冈、南和、任县、平乡、沙河、内丘、柏仁、青山、巨鹿九县。到天宝元年(742)邢州又改为巨鹿郡。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复改邢州,治在邢州城。五代时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置邢州(治龙冈),设节度使,辖龙冈、内丘、沙河、巨鹿、南和、任县、平乡、柏仁8县,领辖洺州、磁州二州。
北宋置邢州,辖龙岗、内丘、沙河、巨鹿、南和、任县、平乡、尧山8县,宋宣和元年(1119)改邢州为信德府,辖域不变。
唐宋时期的邢州城是州、郡、县的治所。当时邢州城内经济繁荣,店铺酒肆林立,在城东北有官办大寺邢州开元寺,西北有华池兰若(天宁寺),在中轴线上还有龙兴道观。
唐代时邢台是为贸易中心,这是因邢台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山前交通要塞,又由于东面为隋唐大运河,在清河又有“天下北库”。邢州城的北面有内丘城,以盛产白瓷为主。邢州白瓷在唐代久负盛名,有“天下无贵贱而通之”的美誉。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其釉色称赞说“邢瓷类银”“类雪”。唐李肇《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说明邢州白瓷不仅为民用的器皿,还是给朝迁的贡品。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约834-883)在评论邢州白瓷时说“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这首《茶瓯》诗说明了邢窑瓷器造型的规整、明洁、胎薄、质坚,与南方越窑所产的青瓷不分伯仲。
宋代的邢州城,仍为重要的军事要地。尤其是北宋时期,因金军的侵扰使邢州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有《梦溪笔谈》一书传世。《宋史》中评价他说:“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说沈括时说“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和“中国科技史上的的里程碑”。沈括还是一位政治家,曾参与王安石变法。
在《梦溪笔谈》中沈括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郭进有材略,累有战功。尝刺邢州,今邢州城乃进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坚完;铠仗精巧,以至封贮亦有法度。进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宾客落之,下至土木之工皆与。乃设诸工之席于东庑,群子之席于西庑。人或曰:“诸子安可与工徒齿?”进指诸工日:“此造宅者。”指诸子曰:“此卖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进死,未几果为他人所有。今资政殿学土陈彦升宅,乃进旧第东南一隅也。”
郭进,北宋名将,太平兴国年初(976)曾任邢州刺史,仍兼西山巡检。在邢州任职时对邢城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府县志书记载说,邢台城为郭进所筑,因城墙可卧牛,称卧牛城。
史书记载,在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命郭进守石岭关(山西省阳曲县大盂镇上原村北二里),派田钦祚作监军,与契丹军大战于白马岭(山西省盂县)。宋兵趁辽军渡涧时击之,辽军死伤万余人,耶律沙一人逃脱。白马岭之战大胜时,田钦祚忌之,不兵援郭进,故未能扩大战果。郭进屡次被田钦祚欺凌,最后自缢死。田钦却祚谎称郭进暴死。赵光义十分痛惜,下令追赠郭进为安国军区节度使。郭进自缢事发后,田钦祚被贬为房州团练使,又贬柳州(岭南)。
1125年,金军攻打邢州,使邢台城成为金军领土。1128年,金改信德府为邢州,在邢州置元帅府。太行山前一些城镇陷入金军的控制区内,使这里成为宋金两国的前沿,邢州城也处于一个战乱时期,阻碍了邢台各方面的发展。
李学勤先生研究邢台先秦文化
孟世凯先生考察邢台文化
曹定云先生踏察邢台遗址
沈长云先生研究邢台文化
罗哲文考察邢台古城
黄景略考察邢台文化
石永士先生考察邢台遗址
翁振军先生在讲述邢台文化
傅振伦先生关心邢台文化研究工作
原始瓷器
先商陶器
商代青铜鼎
蒋介石在观看司母戊大方鼎
西周时期的铜尊
战国时期的铜鼎
西周时期的铜鼎
春秋时期的编钟
关注邢文化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