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桥峪:现实中的世外桃源
——写在桥峪水库开工建设50周年之际
文/吉建军
秦岭山中几条主要古栈道依次为: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金牛道、子午道、连云道、米仓道和荔枝道,而且每条道之间都有关联,是古代进出秦岭的穿山要道,同时也是古代秦岭山中的军事栈道。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的桥峪,也因其秦汉时期的古栈道而成为秦岭古栈道之一,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和平年间,这里则是进出川地的最著名的商道。
桥峪风景优美,山清水秀,山峰奇绝,怪石林立,一直有“七十里桥峪,八十个潭,九十个弯弯赛江南”的美誉。桥峪历史悠久,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古迹《山海经·卷二·西山经》的记载。根据记载,桥峪所在的山脉,当时称为符禺山:“小华山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其草多条,其状如葵,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使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鬣。其鸟多鴖,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部分内容引用阎广勤先生的专著)
这段话意思是说:小华山往西八十里地,有一座山叫做符禺山,山南多产铜,山北则多有铁矿。山上有一种树木,叫做文茎,果实与枣子相类似,可以治耳聋;山上的草为条状,样子与冬葵菜相类似,开红色的花,结黄色的果实,果实与婴儿的舌头的形状相似,食用之后可以治疗心绪烦乱等症。符禺山里也有河水流出,向北落入渭河。山中的野兽大多是葱聋,形状象普通的羊却长有红色的鬣毛。鸟类以鴖鸟为主,这是一种类似于翠鸟的小型鸟类,鸟喙呈红色,据说可以抵挡山火。
《山海经》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本志怪古籍,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山海经》是一本重要的地理图志,有很重要的地理科考价值。其中对于很多山脉河流的走向和描述,都是科学而准确并获得实地验证的。而《山海经》记录的符禺山,应该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古代中国地理名著《水经注》对桥峪也有记载,其中讲到“招水”,即今桥峪河,可知桥峪在当时称招谷(或招峪)。《新唐书》载唐朝华州郑县(今华州区)有“乔谷”,北宋时的地理书《太平寰宇记》对“乔谷”之名的来历作了解释:“即王乔所隐之处”,意思是古代隐士王乔在此隐居而得名“乔谷”。
《重修华县县志稿》载:“王乔,东汉河东人,明帝时为尚书郎,出为叶县令。朔望常自县来朝,临至有双凫飞来,于是侯凫至,举罗张之,得一鸟,乃帝所赐履也。寰于记王乔隐居乔谷。”意思是说,王乔是东汉时河东人(今山西运城人),汉明帝时任尚书郎,赴外任叶县县令,每月的月初和月中经常从叶县来到京城,到京城指望有两只野鸭子飞来。(有人)等着野鸭子到了,用网捕获一只,仔细一看,原来是明帝所赐的鞋子,《太平寰宇记》记载王乔在乔谷隐居。因为王乔隐居乔谷,这才有了“乔谷”这样的名号。
值得注意的是,秦汉之后的历代帝王,都追求修道成仙和长生不老,所以,对于仙人王乔充满了崇拜。在《汉乐府》中收录的曹植的诗歌《善哉行》其中有这样的诗句:经历名山,芝草翻翻;仙人王乔,奉药一丸。记录了王乔成仙的故事,所以,乔谷从东汉以来,一直都因王乔曾经在此泛舟游历乃至隐居而成名。
明朝 “乔谷”称为“乔峪”。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华州志》卷二记:“曰乔峪,乔峪水……流为渔村川,而入于遇仙桥者也。乔峪之麓,有白龙泉、黑龙泉。”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的《续华州志》称“乔峪”为“招峪”,清朝光绪年间的《三续华州志》称“乔峪”。民国时的《重修华县县志稿》对该峪有多处记载,名仍未“乔峪”,基本确定下来。(部分内容引余忠民、闫广勤老师考证文“历史文献中的华州大明'桥峪’”)
而清末以降,华县民间将“乔峪”写成“桥峪”,解放后这种约定成俗的名称,反而成了该峪的正式名称,见诸各类政府公告和文件中。1969年,桥峪水库开始修建,该名称从此响彻华州,并最终固定下来。(部分内容引用阎广勤先生的专著)
桥峪河发源于桥峪老牛山下,出峪口后北流入渭河,其下游称为遇仙河。据《续华州志》《重修华县县志稿》记载,桥峪河出峪口后北流不远即西流,经高塘入赤水,而今大明镇金惠地区南部的金堆峪水西北流直接入渭,称遇仙河。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桥峪洪水暴涨,使出峪口后的河流改道,直下流入渭河,流为今遇仙河,而金堆峪水反而成了桥峪河(遇仙河)的支流。(部分内容引余忠民、闫广勤两位老师考证文“历史文献中的华州大明'桥峪’”)
战国时期,因为秦岭山峪往往为入川(当时汉中为川地,有东川之称)入楚的重要通道,因此备受各个诸侯国的重视,其中就包括桥峪。当时的秦国、巴国和蜀国、邓国与秦岭相关的国家,纷纷在秦岭峪口建立关隘和栈道。因为技术条件所限,这些古栈道无非是开山凿石,伐木为桥,在山壁上穿凿石孔,然后用木桩搭建。一边是高山绝壁,而另一面则是悬崖峭壁或者滚滚江河,走在上面不免令人胆战心惊。然而即使这样的栈道,也已经是当时沟通秦岭山麓南北最便捷的通道了。
如今,桥峪峪道内,留有汉至元时期大型古栈道遗址七处,皆分布于桥峪河东侧的石岩上,呈断续状,有85个栈孔,分别为楔形、方形和圆形,绵延20多公里。这是当年桥峪作为古栈道的实物证据。大明镇桥峪村桥峪栈道遗址是关中东部首次发现的大型栈道,同时发现的金堆镇东坪古道和驿站也为研究历史上关中与陕南的交通、商贸往来等提供了新的史料。
据桥峪当地的村民回忆,桥峪山道历史悠久,一直以来作为关中进入陕南和川地的要道,无论是商贾还是流民,也无论是官员还是兵丁,都曾经在此驻足、游历,甚至留在当地,繁衍生息。在明朝大地震之后,之前的庄户都不在了,从各地陆续迁徙过来的新移民,组成了现如今桥峪附近各个村庄的主要居民。
在明清之际,晋南、关中东府一带的商户,无不经过桥峪到商洛、入陕南、入川甚至到湖北做生意。老人们回忆,当年河东(山西运城)的池盐最为紧俏,每天运盐的驼队络绎不绝,甚至桥峪的古道上都有一层盐霜。有的穷苦人甚至“扫盐自食”。
据传说,当时的桥峪古道,商队繁荣,店铺林立,坐商行商遍布,是华州地区与南部山区山民们交流的重要商道。
老一辈人说,山里人与川里人互通有无,桥峪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古谚语道:“川里旱,山里赚”,这在关中一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川里渭河平原的水浇地因为天旱而歉收的时候,川里却异常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因为山里不能种植棉花,因而川里人就在灾年挑上棉布去山里换粮,桥峪山峪就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每到年馑,川里人都要以这种方式度过灾荒年。而在平时的年月,山里人则担着桐油,漆麻耳倍等山货到关中换那么一点食盐和布匹,终年沿着这条古道,来往跋涉在秦岭丛山之中。
因此,桥峪附近居民的祖籍地相当复杂。有从渭南东塬迁过来的一部分,更有从南边商洛、湖北、汉中、四川等地迁过来的,也有河南山东等地迁过来的……甚至还有当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北伐走散了的太平军的兵卒。迁居的原因也以经商、逃荒、战乱为主。
因为当地是平原地区和山谷地区两种不同生产方式和文化的交汇地,各地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也在互相交流影响,因而造成桥峪附近农村传统文化的浓郁和多样性。
桥峪内风光迤逦,景点众多,其中三岔坪据传有个“陈半仙”圆寂于此,南宁窝有其“悬棺”。石臼沟在三岔坪西。进沟1公里有“灯盏窝”,直径约1米,深0.7米,水流其间,清澈见底。传说此处曾存珍宝,被人盗走,留下这一景观。“灯盏窝”上10多米,三间房大一块巨石,横架于沟槽,水流其下,形似一座石拱桥,故名“天桥子”。
到了近代,桥峪在渭华起义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革命时期,渭华起义遭遇反动当局的疯狂镇压后归于失败,1928年夏,刘志丹、唐澍率工农武装部队,从桥峪边打边撤离,经商洛辗转到陕北创建革命根据地,无产阶级革命的星星之火,经这里燃起。
如今,桥峪最为知名的乃是进山沿途的风景,有道是:“不到桥峪转,未见秦岭面。到了桥峪转,三天不吃饭。”一步一景,五步一潭,山水田园,空气清新,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堪称现实版的“桃花源”!桥峪以其美丽的风景和优美的环境,深厚沉淀的人文以及悠久的历史,更有当地特有的民俗和饮食,吸引着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游人们来此旅游观光。
桥峪内原有桥峪村等自然村,合并之后归于水渠行政村。在水渠村南边的一片广场上,大明镇党委和政府,组织修建了村史馆,将桥峪的历史和桥峪水库修建的那段历史用图文史料和实物的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目前,村史馆已经修建完成,村史内容业已完备。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前往桥峪观赏优美的秦岭峡谷风光,也可以在村史馆驻足,穿越到当年那个时代,感受一下激情燃烧的岁月。
【撰稿:吉建军 摄影: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