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司马迁(论六家要旨)》原文注解与鉴赏

一丶人物介绍

司马谈(约前169—前110年)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为汉初五大夫,建元、元封年间任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之。司马谈早年立志撰写一部通史,他在任太史令时,接触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广泛地涉猎了各种资料。公元前110年,他随同汉武帝赴泰山封禅,途中身染重病,在弥留之际,对儿子司马迁谆谆嘱咐:一定要继承遗志,写好一部史书。司马谈虽然未能动手撰写通史,但为《史记》的撰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确立了部分论点。司马迁写成的《史记》中的《刺客列传》、《郦生陆贾列传》、《樊郦滕灌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诸篇之赞语,即为司马谈之原作。

二丶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旨) 司马谈

《易·大传》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

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君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尧、舜,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斫;饭土簋,歠土刑,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率。使天下共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时失人情,故曰使人检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兴舍。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合,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三丶〔鉴赏〕《论六家要旨》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对其父司马谈一生的学问总考察后,觉得它是他父亲最重要也最能代表他们父子思想见解的文章。在文章中,司马谈将先秦诸子分为六个主要学派,每派用非常概括的几个字作了介绍,然后又用简短的语言作了精当的评判,因此它反映了他们父子对先秦诸子的看法,又由于他们概括、批评十分扼要得当,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先秦诸子的入门文章,为治诸子哲学者们所称道不衰。

析:

《史记》草创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临终时将纪史的任务托付给自己的儿子,所以《史记》一书是司马氏父子两代人的精力和智慧的结晶。

《论六家要旨》是司马谈关于先秦诸子学派研究的重要论文。司马谈将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概括为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都是致力于如何达到太平治世的学派,只是他们所遵循依从的学说不是一个路子,有的显明,有的不显明罢了。

阴阳家:认为四时、八位、十二度和二十四节气各有一套宜、忌规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顺应它就会昌盛,违背它就会亡。所以说“四时的运行是不能舍弃的”。但禁忌避讳很多,使人受到束缚并多有所畏惧。

儒家:以《诗》、《书》、《易》、《礼》、《春秋》、《乐》等《六艺》为法式,而《六艺》的本文和释传以千万计,几代相继不能弄通其学问,有生之年不能穷究其礼仪,所以说儒家“学说广博但殊少抓住要领,花费了力气却很少功效”。至于序列君臣父子之礼,夫妇长幼之别,即使百家之说也是不能改变它的。

墨家:也崇尚尧舜之道,谈论他们的品德行为说:“堂口三尺高,堂下土阶只有三层,用茅草搭盖屋顶而不加修剪,用栎木做椽子而不经刮削。用陶簋吃饭,用陶铏喝汤,吃的是糙米粗饭和藜藿做的野菜羹。夏天穿葛布衣,冬天穿鹿皮裘”。墨家为死者送葬只做一副厚仅三寸的桐木棺材,送葬者恸哭而不能尽诉其哀痛。所以说墨家“俭啬而难以遵从。”墨家学说的要旨强本节用,则是人人丰足,家家富裕之道。这是墨子学说的长处,即使百家学说也是不能废弃它的。

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却刻薄寡恩,不区别亲疏远近,不区分贵贱尊卑,一律依据法令来决断,那么亲亲属、尊长上的恩爱关系就断绝了。这些可作为一时之计来施行,却不可长用,至于说到法家使君主尊贵,使臣下卑下,使上下名分、职分明确,不得相互逾越的主张,即使百家之说也是不能更改的。

名家:刻细烦琐,纠缠不清,使人不能反求其意,一切决取于概念名称却失弃了一般常理,所以说它“使人受约束而容易丧失真实性”。至于循名责实,要求名称与实际进行比较验证,这是不可不予以认真考察的。

道家:道家之术是依据阴阳家关于四时运行顺序之说,吸收儒墨两家之长,撮取名、法两家之精要,随着时势的发展而发展,顺应事物的变化,意旨简约扼要而容易掌握,用力少而功效多。其实际主张容易施行,其文辞则幽深微妙,难以明白通晓。有法而不任法以为法,有度而不恃度以为度,要根据万物之形各成其度而与之相合。大凡人活着是因为有精神,精神过度使用就会衰竭,形体过度劳累就会疲惫,形、神分离就会死亡。这里所讲到的道家,是指汉初的黄老道家。老子之后,道家分为三派,一派以稷下道家为代表,一派以庄子为代表,一派即黄老之学。黄老学派认为,道是万物的总规律,认为效法道,遵循道就可以实现治平天下的目标。黄老学派积极参与政治,这与庄子之学的隐士性质截然不同。

司马谈认为,诸子之学都以治平天下为根本目标,只是采取方法策略不异而已。诸子生逢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时代,都想以自己的所学为实现天下太平清静的目标提供方案,他们都怀抱着治乱救世的理想,殚精竭虑、呐喊、奔走、著述立说……

时代虽已远去,但精神却永远留存下来。造就了中国思想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时代。

四丶〔注释〕 大祥:古时父母死去两周年的祭礼。 大顺:根据德、礼、法、信封建礼教的准则而达到的安定境界。 彊:加强。 撮:合。 俗:习俗、风气。 约:简约。 健羡:贪欲而不满足。 绌:除去。 八位:八卦位。 十二度:即十二宫。指太阳与月亮沿黄道运行一周,每年会合十二次,每次会合有一定的部位。 二十四节:二十四个节气。  大经:自然规律。 茅茨:茅草屋顶。 采椽:用柞木作为椽。 土簋:盛饭的瓦器。 土刑:盛汤的瓦器。 粝粢:粗米饭。 藜藿:藜和藿分别为穷人所吃的野菜。 缴绕:纠缠、烦琐。 参伍:错综比较、以为验证。 窾:空。  混混:指阴阳二气混沌未分前的蒙昧状态。 冥冥:昏暗。

(0)

相关推荐

  • 司马谈论道家要旨---本人新译

    有人给出了太史公司马迁父亲司马谈(也是太史公)对于道家学说的解读与评论如下: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 ...

  • 中国文化漫谈:儒墨道法

    前一段有一个朋友让我说说儒墨道法,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聊一聊. 如果说每一种文化的起源都有一个原点的话, 那中国文化肯定也有一个生发的源头, 那就是周文化,这就是为什么,孔夫子他老人家会说"郁 ...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基本思想

    <史记>草创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临终时将纪史的任务托付给自己的儿子,所以<史记>一书是司马氏父子两代人的精力和智慧的结晶. <论六家要旨>是司马谈关于先秦诸子学 ...

  • 《论六家要旨》 | 《史记》如何点评诸子百家

    龙虎山道教 昨天 01 原文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 ...

  • 论先秦六家要旨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代表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起源地是周公旦的封地,是对周朝思想的继承.儒家提倡德政,礼治,人治,强调道德感化, ...

  • 四柱八字经典《玉照神应真经》原文注解

    玉照神应真经原文 1.四阳俱立.定知难有阴尊. 2.阴覆全逢.不是阳尊老寿. 3.卦逢生气.天德合.世世长年. 4.身命逢刑.反克而必须夭贱. 5.患难官灾.远近而自分得失. 6.两分交战.识取尊卑. ...

  • 经典文言文:骆宾王《滕王阁序》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原文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①.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③,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 ...

  • 立政《尚书》原文注解与鉴赏

    立政 <尚书> 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 ...

  • 小学经典诵读篇目270篇(一至六年级十二个学期)

    小学阶段的学生,六岁入学,十二岁离校,正好处在十三岁之前的记忆高峰. 经典背诵的内容,是在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选背古诗词30首"的基础上,筛选加入了古诗十九首.历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年级下经典诵读

    ​ <庄子.齐物论>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 大宗师> 知者不感,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子罕 ...

  • 经典浸润人生,雅言传承文明”——茶店民族中学隆重举办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节暨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10月27日晚,茶店子镇民族初级中学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节--"建功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暨红色经典诵读晚会隆重举行.全体师生以诵读的形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礼赞伟大时代精神,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