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锭子收藏何去何从
历朝历代中,银锭的种类都是不统一的,一种是宝银,呈马蹄形,重50两;第 二种是中锭,多为锤形,重约10两,又称小元宝;第三种是小锞或锞子,形为馒头状,重一二两,也叫小锭;第四种是不足一两的散碎银子,有滴珠、福珠等称谓。银锭到民国时期都还可继续使用,直至新中国成立,银锭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再作为货币交易。因此导致其存世量非常之稀 缺,在拍卖会上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可遇不可求的存在。而下图是小编有幸见到的一枚银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古代的银锭已经被广大收藏者所喜爱,成为有价值的收藏对象,对于每一位喜爱钱币的收藏者来说,为了收藏到一个质量很好的银锭花费大量的钱也是非常值得的。想要收藏银锭就需要大量了解一下其发展历史,这也对收藏是很有价值的。
银锭简介:至清,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重量不等,因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前后,民间交易多用金银。洪武八年(1375)发行宝钞(即钞)后,朝廷多次下令禁止民间以金银为货币进行交易,违者冶罪。但政 府发钞铸钱(见制钱)仍以银价为标准。银钞之间、银钱之间都有一定比价,同年定价,银一两当钱一千文,当钞一贯。明英宗即位后,放松用银的禁令,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并减少各种纳钞项目,以米银钱当钞。正德十年(1515)铸银锭《明史》记载,此时“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成化以后,田赋、商税、盐钞、匠役以及言俸等项收支中,折银的范围日趋广泛。银两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
由于历代银锭都是用开放式模具制作,银水在缓慢倒入模具中之后,锭面就会形成这样的涟漪状的锭面波纹。有的波纹不明显,这跟银水倒入时的温度和工匠的制作习惯是分不开的。基本上每个朝代和地区追求的效果不一样,就会都一些细微的差别。当然,如果银锭成色低于八成,很难形成波纹。
白银作为称量货币的性质所决定的,收藏时一定要注意。但清代和民国银锭在重量上就有了基本统一的规定,通常的是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三种银锭,五两以下为碎银,主要限于市场流通,补零等使用。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清代银锭有叁拾两、肆拾两、壹佰两,甚至两佰两以上的大锭,都应该是假锭。
宋代银锭的器形以铤为主,与唐银相比形态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形,两头两个圆弧成束腰形,以后改称"银锭"。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中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2元左右,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约合人民币755.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