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中医,外号“三十三味”【一点资讯】

导读:记得2015年参加经方论坛的时候,陈明老师讲了一件事情,说有个大夫开药,患者需要用麻袋来背。小编听来想笑又觉得无奈~何绍奇老师的这篇文章也是这个意思,那么中医开药到底该用多少味呢?何老说要“有谱”,“谱”是什么呢?
从“三十三味”谈起

某地,有位医生,用药味数多,用量又大,外号人称“某大包”。一次,家里的人病了,他开了方,取回药来,一清点,少了几味,便亲自去找药房交涉。
药师一一查对后说:“先生,你开的30味药,一味不少哇?”他说:“哦,是这样,正面写不下了,还有3味,写在背面呢!”这不是笑话,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医生也就由此而得到一个“三十三味”的外号。
那么,究竟一张方子里面用多少味药好呢?《黄帝内经·素问》最早提出了一个标准:“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也就是说,君药(主药)加臣药(辅药)共3味的,为小方;君药、臣药,再加上佐使药共13味的,为大方。这里说的3味、13味,不过是例举而言,差不多这个样子就是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历代有代表性的医家的处方。汉代的张仲景,是后世公认的“医圣”,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方子一共有二、三百首,至今常用的还有近百首。
书中诸方用药从一味到10味都有,大致以用7味药者为多,很少超过10味者(丸方薯蓣丸,用21味,鳖甲煎丸23味,可谓绝无仅有者)。
皇甫谧说:“仲景垂妙于定方”;张洁古说:“仲景一部,为群方之祖”;韩飞霞说:“仲景方何等简洁”;近贤任应秋评价:“法随证立,方依法制,药味无多,配合得宜,经历二千余年历代医家的临床验证,疗效均甚确切,只要辨证准而用之,无不如响斯应,实为方剂学中无出其右的典型。”都是允当之言。
较仲景生活的时期稍晚,被后世誉为“外科鼻祖”的华佗,据陈寿《三国志·华佗传》载,其用药“不过数种”,可见其处方也很简洁,他用针“亦不过一两处”,疗效很好,不象今天有的医生像插秧苗一样在病人身上胡乱扎。
金元时期以《脾胃论》《内外伤辨》著名的李东垣,用药就多一些。其补气升阳和中汤用16味,清神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各用15味,后世医家如韩飞霞、徐灵胎等于此皆有微词,甚至有东垣用药“如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说法。
清代名医,温热学的开山叶天士用药很精炼,《临证指南医案》3000余案,其中以一方只用6味药的居多。近贤程门雪因而有“六味之中,咏涵不尽”的赞叹。近代名医丁甘仁的用药每方大致在12味左右。
我的看法是:用药要看病情的需要,当多则多,当少则少,没必要也不可能追求一律,但是,大致上也应该有一个“谱”,这个“谱”,还是以《内经》讲的少则二三味,多则十二、三味为宜,为什么很多医生提起笔来就收不住,要开很多味药呢?我的体会,毛病就出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急于见功。
医生想三下两下把病给治好,不过万事万物都有个规律,通过多开些药去追求疗效,是不可取的。
二是对药物的功用与弊端认识不够。
对药物要“拿得准,唤得应”,“如臂之使手”。据金元四大家之一,毕生以善用汗、下、吐法攻邪著称的张子和称,他最拿得准唤得应的药也不过10来味而已,可见知药之难,为此有的医生甚至亲口尝药,以了解药效药力。
三是囿于现成的套方套路。
前人方用多少味,我悉数照搬,老师治病用什么方子,我也什么病什么方子。实际上,前人所拟之方,有的是从多方面设计的,如五积散,而病只有一积、二积,如六郁丸,而病人只有一郁、二郁,是不是就非照五积、六郁那样用药不可呢?
至于师徒相承,赶巧老师正好是“三十三味”,那我也“三十三味”,我的徒弟将来也“三十三味”,则相沿成习,不可收拾矣!

(0)

相关推荐

  • 第四节太阳经本能之气

    第四节太阳经本能之气 大自然有太阳普照大地,万物才能生长,乌云遮盖太阳,太阳不能发挥热量,万物不能生长,一旦风云突变,阴雨连绵,大自然中见不到阳光,这就叫大自然中的太阳病. 人身之上也有一个太阳,太阳 ...

  • 中医的“方”,遣方用药犹如排兵布阵

    樊经洋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 把"方"和"药"放在一起讲,更能够彰显它们各自的特色. 方 使药各全其性,各失其性 清代的医家徐灵胎写过一篇文章,叫<方药离 ...

  • 行医,请不要追求无意义的事

    经常,会听到一些医生有着这样的"愿景":我特别喜欢小方子,只开几味药.开几克,就治好病. 有时,会听到部分医生半是自吹.半是鄙夷:我开的方子,都严格按照配伍规则,不像有的大夫,选几 ...

  • 中药该开多少味?从一个外号“三十三味”的中医谈起

    某地,有位医生,用药味数多,用量又大,外号人称"某大包".一次,家里的人病了,他开了方,取回药来,一清点,少了几味,便亲自去找药房交涉.药师一一查对后说:"先生,你开的3 ...

  • 有个中医,外号“三十三味”

    某地,有位医生,用药味数多,用量又大,外号人称"某大包".一次,家里的人病了,他开了方,取回药来,一清点,少了几味,便亲自去找药房交涉. 药师一一查对后说:"先生,你开的 ...

  • 老中医的三十五个秘方【一点资讯】

    一.手脱皮 治疗手蜕皮的中药秘方用公丁香.红花.黄精.黄柏.花椒.藿香叶.大黄.白矾.狗脊.苍耳子.金钱草.白芷.五倍子.苦参.当归.白矾.冰片各200克,甘草500克,维生素C100片装的100瓶, ...

  • 中医至理名言三十句:养肾,养心,养生!

    中医文化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中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互补""人命至贵"等优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 ...

  • 大白话说中医第三十三期|血管弹性不够 红色曲米来救

    追先贤之遗志,继古医之传承 一说到身体里最有弹性的组织,我们基本上最先想到的就是我们的血管,能屈能伸,具有木曰曲直的特征. 血管的弹性好坏决定着我们血压以及其他血管方面的健康,血压的高低有一个上下浮动 ...

  • 老中医的三十五个秘方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一.手脱皮 治疗手蜕皮的中药秘方用公丁香. ...

  • 李可老中医验方三十首

    李可 原山西灵石县中医院院长 1930-2013年,著名老中医.曾任山西灵石县中医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医药研究>特邀编委,香港<中华医药报>医事顾问,世界 ...

  • 大白话说中医第三十一期|身体像战场,正邪来相争

    追先贤之遗志,继古医之传承 上期我们讲了元气,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让人生病的罪魁祸首--邪气.一正一邪的斗争,就是身体健康的关键. 元气在人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等到人一出生在这个世界,就开始受 ...

  • 大白话说中医第三十期|元气就像电,没了就停转

    追先贤之遗志,继古医之传承 中医认为人体中存在两种气,一种呢就是我们的元气,对于它的叫法有很多,比如说正气,黄元御就常把它称之为中气, 因为在五行上来说,元气是位于中土位置的脾所产生的,所以叫中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