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年华】猪圈学校的变迁/赵付友

我上初中时,正值祖国改革开放初期。说起初中时代,我总是感慨万千。每逢初中的同学聚会,大家概括我们的初中时代四句话:上课在猪圈,睡觉猪圈里;虽说不是猪,艰苦猪一般。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正值计划生育高峰,我们村学校初中部的学生日渐减少。取消各村学校初中部,集中力量办好一所乡镇中学已是大势所趋。1982年秋季开学,我转入了西平县五沟营乡初级中学,简称五沟营乡中。

五沟营乡中的校址原先是五沟营乡办养猪场。改革开放初期,养猪场倒闭,乡政府要办乡中,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场地,于是,乡政府养猪场就成了乡中的最佳校址。

听说养猪场要改成学校,附近的一位村民说了一句打油诗:“大猪圈,小猪圈,猪毛没有见残垣,如今改把学校建,满院臭气熏上天。”

这一年,我们五沟营乡中包含校长共有8位老师,戏称“八大金刚”。校长郑新道是从五沟营乡中心小学校长的位置上调来的,其他七位老师要么是本乡的小学校长,要么是小学的教导主任,他们都是各小学抽调来的骨干力量。因为办学条件所限,班级暂时开设一个初三毕业班,学生暂时限招50人。

一个只有58位师生的乡中学校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8月25日,学校提前开学。校长郑新道领着我们先把大门口用白石灰粉刷一新,把“五沟营乡养猪场”的牌子换成了“五沟营乡初级中学”的牌子。大家10人一组,分头行动,把大小猪圈里的杂草、垃圾、猪粪等清扫干净。整理出来八间猪圈作为教师的办公室,然后,再整理出两间猪圈分别挂上男女生寝食的牌子。原来养猪场的会议室改成了教室,养猪场的职工厨房成了学校食堂。一周后,学校正式开学。郑校长自掏腰包5角钱,买来一挂小鞭炮,趁星期一师生集会的时刻,他在学校大门口点燃了鞭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后,郑校长大声宣布:“五沟营乡初级中学开学了——”

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别看我们学校一切从零起步,但是,我们依靠扎实的教风和学风,全体师生收获了第一个中招丰收季。这一年,我和另外4位同学考上了师范学校,11位同学考上了西平高中,8位同学考上了杨庄高中,还有6位同学考上了中专学校。在全县教学考评中,我校荣获全县初中第一名。9月10日,在全市教师节表彰会上,被评为优秀校长的郑新道同志作了典型发言。

建校第一年,教学成绩实现了开门红,我们五沟营乡中成了全乡领导和群众的一张名片。好名声出去了,不但本乡的学生要来上学,周边县乡的学生也都挤破头皮慕名而来。第二年暑假,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投资18万元,立即开工,建一幢标准的18班教学楼。

1986年,我师范毕业,恰巧的是,我被教育局分配到了母校——五沟营初级中学。

国家当时的办学体制是,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18班教学楼建成后,乡政府每年投资6万元,一年建一幢上下各10间的楼房供老师办公和住宿使用,连续三年建三栋小楼。第四年,乡政府又给学校建了饭厅和食堂,第五年,高标准的操场和跑道应运而生。教育投入不断建大,我校的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不久,我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还晋升了中级职称。

到了90年代,国家开始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程。我校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相继建成。2000年的时候,学校装备了电脑室,增开了计算机课程,现代化的办公和教学手段开始在年轻教师中推广。五年后,我进入了学校领导层,主要负责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运用,为早日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创造条件。如今,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我们农村中学成了常态。说起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教育的变化,我不止一次地讲给我的学生听:

老教师走了一茬又一茬,年轻教师来了一批又一批;特岗教师心灵手巧教法活,传道授业解惑技巧多;我与改革开放共奋进,教学相长真快乐。

去年以来,全县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达标活动如火如荼。在学校硬件建设上,上级政府给我们乡村学校更新了教楼门窗、桌凳,现代化的教学视频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仪器室等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学生的床铺得到了全部更新,住宿条件达到了国家一类标准,4人标准间的寝室内,冬暖夏凉,干净整洁。淋浴室舒适有度,恒温茶水常年免费供应,两免一补和贫困生生活补助无遗漏,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时刻监控者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

说完学生的保障,再谈老师的装备。如今,我们乡村老师也和大城市的老师一样,老板桌椅代替了昔日的破旧三斗桌、破藤椅,一人一部电脑,教育网络校园内全覆盖,实现了办公、备课、批改作业和阅卷工具的高效化和现代化。翻开教师的工资册,我们还有一项让城市老师羡慕的收入:每月400元的乡镇补贴。

秋风送爽,转眼又到了金秋开学时节。这天,已经退休在家的老校长郑新道同志送他的孙子来学校上学,看到学校的新变化,他情不自禁地感叹:“改革开放四十年,乡村教育快发展,猪圈学校变迁大,乡村师生笑开颜。”

(赵付友,西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现在五沟营中学工作)

(0)

相关推荐

  • 雷池诗社 || 是不是还在怀念 作者:琚宜龙

    是不是还在怀念 那年的天真 是不是还在回眸 那年的单纯 是不是心还停在 那个教室那张门 眼前总是浮现那些熟悉的人 老同学请你打开久违的心门 让我们一同一同把往事翻新 无论岁月如何 如何改变 那段青春的 ...

  • 会宁东南乡的这所乡村中学,为啥能时刻勾起他乡游子的思念?

    长期在外奔波的人一旦上了年纪,总会思念自己的过去,特别自己家乡的人和事.我就是这样的,自己到了知天命这个年龄后也很怀旧,猛然间常常喜欢怀念我的初中母校和母校生活中的许许多多事来..... 我的初中是在 ...

  • 再见,歙县南乡少年们读过的北岸高中!

    再见,歙县南乡少年们读过的北岸高中! 司马狂/文 从北岸高中一个小朋友口中,惊闻北岸高中即将撤销建制的时候,心内戚戚,一时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毕竟北岸中学是歙县南乡诸多学子们离家最近的高中,此番撤销, ...

  • 留在记忆深处的家乡那些消失了的学校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身在“福中”感知“福”

    在濮阳, 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 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 默默生长,深深扎根. 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 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 他们就是-- 蒲公英王红玉名班主任工 ...

  • 【090】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赵付友作品

    懊 悔 赵付友(河南) 我从来没有像昨天这么懊悔过. 按照教学进度,昨天的语文课是讲授课文<桃花源记>.因为年年都要讲授这篇课文,已是轻车熟路的我上课前很是自以为是,根本就没有把如何讲好课 ...

  • 【073】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赵付友作品

    病 友 赵付友(河南) 进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隔离病区,我的心才稍微平静一点儿. 这些天,我整日都处在一种焦虑中:我一个好好的大活人,怎么说得就得上了这新冠肺炎了呢?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什么时间?什 ...

  • 【115】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赵付友作品

    不想腐败也为难 赵付友(河南) 期中考试后,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评卷.业务副校长安排我负责英语组的评卷组长.根据评卷工作量大小,业务副校长按学科和级段比较平衡地给各评卷小组分配了评卷教师.不知道那个环节 ...

  • 赵付友/父亲的树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父亲的树 父亲的树 赵付友 2000年,父亲从单位退休,恰逢家乡实施林权.路权制度改革,看到不少村民承包了村里的路沟植树育林,父亲也主动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工资, ...

  • 【小小说】赵付友/工伤公费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平台 -网络版- 用文字温暖世界 工伤公费 赵付友 春节放假,村支书找到我说,在家一人,出门一个,第一书记放假回城了,从今晚开始,你去村委值班,夜里睡在第一书记办公室,白天应 ...

  • 【小小说】赵付友/对手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对       手 赵付友 今年上级给学校分来了一个中级晋升指标.消息传开后,符合晋级条件的几位老师纷纷找校长汇报工作. 我上班15年了,工作上要成绩有成绩,要证书有证书, ...

  • 【爱在柏国】我参与,我快乐——西平县作家协会参与扶贫攻坚捐书活动纪实/赵付友

    编者按:付友哥把这个纪实发给我已经很早了,一是因为感觉与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相比,我们所做的远远不够:二是没有时间细看和完善这篇文章,所以就压在了我的电脑里了,再后来就找不到了.直到前两天,付友 ...

  • 【散文】卖鸡蛋的老太婆/赵付友

    秋收后的一天,一位农村老太婆提一蓝子鸡蛋来到学校.门卫问她找谁,老太婆就提到了我的名字.走进学校家属院,老太婆大声地呼叫我的姓名.喊过几声后,不见我家有人接应,邻居说,主人出差了,他爱人一会儿下课后就 ...

  • 【小说】错哪了/赵付友

    推荐语:赵付友在乡村中学工作多年,他的作品始终离不开乡村基础教育的话题.他以一颗敏锐的眼睛观察生活,将自己身边的琐碎日常小事化作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人在哑然失笑的背后豁然发觉生活的本质.他的语言朴质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