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老报纸,记载了星云大师在镇江举办的“焦山古物展览会”

最近翻阅了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6月的几张《苏报》,其中有几条新闻发现是和星云大师当年在镇江焦山佛学院进修时有关,和大家分享:

这一则新闻标题是:焦山游览轮逐日增加对开

国营招商局镇江办事处,于上月十九、二十六日开驶焦山游览专轮以来,游客咸称便利,兹以节近天中,是为焦山游览佳期,加以救济苏北难民,“焦山古物展览会”也定于六月二日起,于焦山展览。届时游客自必激增,闻该处特自六月二日起至六日止,逐日上午八时至下午六时,捡选快轮两只往返对开,以谋游客便利,而免拥挤,此实为一般游客之佳讯云。

这场“焦山古物展览会”,是星云大师年轻时,在焦山举办的。

01

1946年,当时法名还叫今觉的星云大师,平时非常喜爱文化艺术,五月,临近端午节了,他突发奇想,向佛学院请求在端午节前办一次佛教古物展览。

佛学院的院长雪烦和尚觉得这个小和尚很有想法,就同意了。

星云大师在焦山佛学院

于是,今觉就和几位同学,分别到金山寺借来苏东坡的玉带、文征明的书法,以及竹林寺、超岸寺这些寺庙里收藏的文物,在焦山的华严阁展出。

他怕没有人来参观,就到镇江贴了一些海报,海报的标题很有标题党的风范,如:

“秦砖汉瓦在焦山出现了!”

“请你到焦山来欣赏龙袍、玉带吧!”

“龙蛋出现在焦山了!”

哪知道,这样的标语还是震动了当时镇江附近县市的老百姓,朋友圈开始转这条消息,众人皆知。

当时国营招商局镇江办事处发现,这个“焦山古物展览会”,是一个大大的商机啊。

于是赶紧在《苏报》上刊登新闻,安排了两艘快轮作为“焦山游览专轮船”,在四码头卖票了。

国营的都这么想,私人的船只那还得了。

展览的一个星期之内,每天有数十艘船只,在镇江和焦山间载送客人往来观赏,人潮汹涌,令人咋舌。

组织活动的今觉,看到这么大的阵仗,被吓得不敢出来,生怕被焦山的和尚责骂,所幸当时也是抗战胜利没多久,大家都觉得这也是喜庆之事,没人责怪他。

“焦山古物展览会”最后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展览结束后,佛学院将门票收入救济了苏北难胞。

而焦山在报纸上一展成名,今觉还是有功之臣,所以焦山恢复办佛学后,太虚大师从重庆到焦山筹办“中国佛教会会务人员培训班”,破例让今觉加入进来。

1953年,在宜兰的今觉。

旧时焦山定慧寺的山门。

02

焦山佛学院,位于江苏镇江的扬子江心,当时有佛学界“北大”之称。在当时,想进这座佛学院是很不容易的。

和今觉一起去考试的煮云法师也考取了,但不被录取,原因是佛学院的副院长东初老和尚觉得他已26岁了,超龄了,不能就读。

煮云法师很不情愿,说如果自己离开,就要去跳江。东初老和尚也不客气地回了一句话,“长江很长,没有盖子呀!”最后还是没让他入学。

东初和尚

正因为考上焦山佛学院真的很不易,今觉在焦山修行时,格外刻苦。

修行的基本功之一,是“坐禅”。

在当时的佛教界,有一句流传的歌谣说:“金山腿子高旻香,常州天宁好供养,焦山包子盖三江,上海某某寺哩啦腔。”

意思是说,你盘腿盘得好,要能够一做两、三个小时之久,才有资格进入金山江天寺禅堂,或者在扬州高旻寺打坐,一支香也要数小时;常州天宁寺三餐的饮食供应有水准,焦山定慧寺每一年要打七个禅七,七七四十九天,晚间的大板香,禅坐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后,会分给每个人一个素菜包子。如果这些基本功不到位,念经就像上海某某寺念出来“哩哩啦啦”腔调,内行一听就知道不正宗。

到了焦山之后,今觉一边学坐禅,一边他发现周边的同学、学长们,才华都很高啊。今觉是一个不甘落后的人,他开始更加用功了。

在焦山授课的老师,不像过去那么简单了,有太虚法师门下第一佛学泰斗芝峰法师,有北京大学教授薛剑园老师,有善于讲说《俱舍论》的专家圆湛法师,还有一些老庄哲学、四书五经,甚至代数、几何等课程。

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焦山坐落在长江的江心里,他常在傍晚时到退潮后的江滩上散步,一走就是几里路,美丽的焦山让他感悟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感,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开始写一些小诗小文章,投到镇江的报馆后,有时候被刊登出来,他增强了自己不少信心,“原来我能、我可以写作。”

写着写着,他突然想起了可能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父亲,他和父亲已多年不见,失联之后他就形同孤儿,夜色触动了他的思念,他写了一篇《一封无法投递的信》,作为纪念。

教他国文的圣璞法师无意中看到,被这篇文字感动,于是背地里把文章誊写在稿纸上,并且亲自投邮到镇江的《新江苏报》。

一开始圣璞法师怕报纸不肯发表,会让今觉受到打击,于是偷偷的投稿。但这篇五千字的文章不但发表了,而且还分为了上、下篇,刊登了两天。

满心欢喜的圣璞法师在上课的时候,花了两个钟点念给同学们听,同时讲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写作的技巧,最后还在文章后面评语:“铁石心肠,读之也要落泪”。

这种慈爱,让今觉深受感动,多年后,他提到这件事,还不由感慨说学到了“鼓励可能比责备更有力量”的道理。

1945年8月,也是抗战胜利这一年,一天,圣璞法师布置了一条作文题目:《胜利声中佛教徒应如何自觉?》

今觉看了这个题目,心头默默念了数遍,突然觉得,不一定要在胜利声中才要自觉,在失败的时候,也要有自觉。

甚至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自觉,自觉才能进步,自觉才有希望。

就这样,他顿悟了,踏上了另一层境界。

他每个月自编一本刊物,内容都是自己手写的,命名为“我的园地”。

这本刊物的读者就是他一个人,内容包括卷首语、社论、佛学讲座,也有散文、小说、诗歌,甚至编后记。

因为都是他一个人抄写、自我练习,文字的力量深深的刻印在他的心版上,这对他后来写作,对各种文体都能应付自如,应该关系很大。

因为镇江是民国江苏省会城市,抗战胜利后,市面上出版业繁荣,这又让今觉接触到很多书刊,如胡适之的《胡适文存》,梁启超的《佛学十八篇》,王季同的《佛学与科学的比较》,以及《海潮音》、《中流》月刊,每读到好道理,他都把它认真的记在笔记本上。甚至鲁迅、巴金、老舍、茅盾、沈从文等当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对他也很有影响。

就这样,虽然今觉没见过钞票,但他从报纸杂志上增广过社会见闻,他能写出《钞票旅行记》;虽然他从没离开过寺院,也不懂的现实世界里生命的争战,只知道在焦山寺院里面有一只猫子抓老鼠,见景生情的他,写了《平等下的牺牲者》,为小生命鸣不平。

这些文章后来都发表在报纸上,让今觉的文笔提高很快。

多年之后,今觉成为了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

六十多年后的他,再次来到了镇江。

三年的焦山生活,为星云大师的佛门生涯留下了重要的一笔,大师在一个座谈会上感叹:没有焦山,就没有我星云。

他为镇江佛教协会题词:佛教看镇江。

后来江苏佛学院焦山学院筹建以来,他十分关心,多次提出很好的建议,并被聘请为江苏佛学院焦山学院名誉院长,并题写了校名。

一张老报纸,见证一段传奇。

历史的烟云冉冉远去,而焦山佛学院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来镇江寻求“戒、定、慧”,与这座佛教名山结缘。

镇江的学校

老镇江

镇江名人故事

镇江味道

镇江诗歌的故事

你好,这是我的家乡,镇江!这是我的新名片

伯先公园,多少镇江人珍贵的童年!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