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姿势与关节损伤
膝关节的正常生理运动是纵向的屈伸运动,它的运动同肘关节的屈伸运动是一样的,不能是横向的,所以在太极拳运动中要避免膝关节的横向运动。在同侧脚踏地的前提下,膝盖的运动方向就是在脚尖与脚跟之间,不要特意去追求膝盖走外圈,膝盖走外圈是外在的形式,如果你恰恰追求这个外在的形式,适必造成膝关节内、外两点的疼痛,而且随着运动量的增多,膝盖的疼痛就更加显著。原因就在于膝关节不中正,违背了膝关节的正常生理运动。伸腿时脚蹬地,脚的撑地点是在脚掌与脚跟之间移动的,那么膝关节的向脚下的蹬劲要与之合正、合拍,当屈腿时脚支撑地,那么膝关节向脚下的劲力也要合正、合拍,虽然膝的运动方向很直接地向脚尖方向,但不可过脚尖,否则膝关节的前点容易造成疼痛。总之,膝关节的劲力方向应维持在脚心上,此为“定”,无论腿的屈与伸,都要尽力保持、维持膝盖的劲力方向在脚心上,此为“动中求定”。能动中求定,则膝关节的用劲方向不偏不倚,称为“不失中”,能不失中,又能运动适量,则膝关节不会造成运动伤害!
实际上,我在上面讲述的是膝关节与脚尖、脚跟的开合关系,即膝与脚合。能做到膝与脚合,光靠膝找脚还是不够的,有的时候,还要注意脚找膝,合是“两厢情愿”的,在太极拳的运动中,有以足跟为轴的扣脚法,实际上就是脚与膝合,这样的话,才能使脚之支撑点尽力维持、保持在脚心,何尝不是“动中求定”啊!
出现这情况也不用太担心。首先,练拳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姿势的要求,膝关节与足尖方向要一致,练拳先要慢慢练,放松练,即使是发力的动作如掩手弘锤也不要发力打出,只要打出发力的意念就好了,因为很多初学者还未学懂得放松,拳架不够松、柔,胡乱发劲,只会发出的是死劲,而不是弹抖劲,这样练习难于去僵求松,且发力过程容易对膝关节造成慢性损伤。拳架要练的够熟练、松柔了,才可发劲。其二,练习者如果是年轻力壮可直接从低架练起,但是如果年纪较大或身体瘦弱者或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者,建议先从高架练起,即拳架不必要求太低,只要能做到重心的虚实变化就可,还可以练习站桩作为辅助练习,初时每次站桩的时间不用太长,适可而止,慢慢增加练习时间,通过这些锻炼时间长了下肢的力量可以得到明显的加强,这样拳架可练的低些,简单说,就是拳架先从高练起,时间长了,练低架的时候就不会感到那么吃力了,而且拳架也会比较松柔。因为有的练习者在初练时练低架,虽然动作可以基本做到,但完成的比较吃力,拳架就缺发松柔,比较僵、滞、劲断而不连续,而从高架练起不会那么吃力,放松起来也比较容易一些。
很可能是错误的理解圆裆开胯,用膝盖外撑来造成圆裆的感觉,结果变成膝盖过分外掰,自己扭伤自己。
练雀地龙时把注意力放在腰胯的转换,裆开膝合,架子不要过低,全身的力尽量放到脚底,不要停留在膝盖。
膝痛分几部分
第一:膝之后部疼痛是拉筋拉伤了,要小心保护十字韧带。
第二:膝之上部及大腿部份是四头肌,练拳酸痛是正常的事,注意强度就可以了,没关系的,太酸痛时按摩下及休息一两天就无事了。
g)外侧半月板 h)内侧半月板 i)前十字韧帯 j)后十字韧帯 k)外侧侧副韧帯
l)内侧侧副韧帯 m)腓骨 n)胫骨
第四:膝之两边为侧副韧带,这两边疼痛大多是动作中扭了膝,在拳架中变换方向时脚的摆放是重要问题,撇脚和扣脚掌握不好,尤其是新动作时上身腰转了而下身不转,或膝转了而脚腕不转多会出现你的问题,休息一下,按摩一下可使其缓解。
我是一初学者,现在一直练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自己感觉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一,姿势不对;
二,工夫欠缺;
三,练太极拳前有风湿(风寒)症状,练太极拳时内气运行不通时所致(正所谓'通者不痛,痛者不痛'). ... 国家二十四式虽是抽取杨家的式子,但对身体要求没有严格要求
杨家的弓步是以坐胯圆裆为准,如果做了坐胯圆裆,弓步前脚的力会与后脚(后脚带点曲膝)相通,则倾聚前脚膝盖位的力,将会由后脚分担,减少伤膝
而李天骥编二十四太极,他自家是形意底子的,他们是用抽胯力,所以力是抽回会阴处,所以不会伤膝盖,而学的是国家教练,用的是长拳功基础,所以可说是练错又教错。
练太极拳伤膝是怎么回事?
太极拳对于膝盖练习有什么要领可掌握?
伤膝的原因可能是练习者太注重表演性而忽略了太极拳真正的要领。这种现象在初学者和专业运动员中受伤情况较为严重。还有就是腰肌劳损在太极拳爱好者中也比较普遍。
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大多都把自己的步幅跨得过大了。一旦步幅过大,势必造成上身的僵硬。上身一僵硬,反过来又造成下肢难有很好的支撑力和平衡性,这样对膝部就更加大难度。对于膝部肌腱先天比较弱的人来说,自然就容易受伤了。
“ 过犹不及”都是不符合太极拳自然原则的。这也是好多练太极拳多年不能松沉下来的缘故吧。
太极拳《关要诀》中就有一句:“定踨于膝”。就是要求膝盖必须定向于脚尖所对的方向。
无论那一派太极拳都对膝盖的锻炼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就是在弓步时,“小腿与地面垂直”为度。
但是,现代体院武术的倡导是膝不过脚尖。其实,他们都过了脚尖了。专业运动员的膝过脚尖,当然就会误导业余爱好者们的练习方向。因为专业运动员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嘛。榜样都出问题,被误导的业余爱好者们当然也就会跟着出问题了。
太极拳对于身肢的要求,在其他武术里面也应该是通的。
正视膝痛-----太极拳习练方法纠误2003年12月27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了“2003年太极拳国际论坛”会,研讨太极拳发展的问题。
在“论坛”召开的前几日,12月20日《人民日报》和12月23日的《广州日报》,先后发表了同一标题为《腿部有损伤的中老年人不宜练太极拳》的文章:“甘肃省对345名练太极拳的人调查,发现有42.3%的人患膝部关节痛,其中58.7%是练拳之后才痛。”
这个信息,对练太极拳的人特别敏感并成为这次“论坛”的重要话题。有几位与会代表闻讯就立即到“论坛”附近的办公室,查找上述报纸看。
有的代表对上述信息表示怀疑说:“甘肃是怎样调查的?太极拳是能防治疾病的,怎会引起膝关节痛”;也有说:“我练太极拳也有十多年了,可没有膝痛这种毛病!”……该文写道:“科学的太极拳运动,是可以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起到按摩治疗腿部劳损作用,但是练习不规范,却又容易造成各种运动性损伤。”但是,文章没有说明,为什么这么多人练拳都不规范?而膝关节痛又多是练拳引起的。
这位长者分析说:甘肃省被调查的对象,很可能多是练“竞赛套路”的人,练“传统套路”的人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患膝痛。他认为“竞赛套路”有不少动作是不规范的,是引起膝关节痛的主要原因。据此,他建议修改1956年和1960年先后出版的24式和8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并强调说,这些套路已推行40多年了,国家宪法沿且一再修改,这些套路有不规范之处,为什么不可以修改?
不少代表担心,太极拳会引起膝关节痛的信息,会使初学太极拳者存戒心而影响练拳的积极性;出会使想练太极拳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人会望而生畏“不敢问津”,从而大大妨碍太极拳运动的深入发展。
笔者是个太极拳迷,练拳数十年如一日,大约练了30年左右的“竞赛套路”,对增强体质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因此而经受过长期膝关节痛之苦。至1987年改学传统杨式太极拳,当时还是有严重膝关节骨质增生,曾多次到佛山中医院治疗,该院住院部主任潘国全医师曾拿着我的X光照片告诉我:“你双膝骨质增生十分严重,最好还是去练太极拳(后来才知他的父亲是广州人称“太极皇”的潘炎流先生)。”果然如他所说,我经过积极学习传统套路两三年后,膝痛逐年减轻,四五年后就很少疼痛了,现在徒手也可以登山了。
笔者练拳的经历以及所知广东佛山的区荣钜、杨氏太极的嫡传杨振铎先生等练传统太极几十年的老师练拳实践,完全证实上述专家的论断是对的,据我所认识的太极拳家都没有练出膝部关节痛。相反,练“竞赛套路”反映膝痛的人,则每有所闻。
24式和88式太极拳套路,都是借鉴杨式传统套路编著的,为什么在防治疾病的作用上却有这样的反差?经本人悉心研究,发现好些动作,在竞赛套路方面是会引起膝痛的:
第一, 弓步。“竞赛套路”要求“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但练者据此,即使“不超过脚尖”也会膝盖与脚尖取齐,因为后腿伸直,膝盖如果不到脚尖,就会虚实不分,出现“双重”的弊病,加重双腿的压力而转动不灵。这种弓步,大腿与小腿之间的骨关节不是互相吻合,而是由于倾斜而长期分离,使关节互相磨损,气血也因此而受阻造成“不通则痛”。而腿的伸直是完全不符合“劲以曲蓄而有余”和“一身五张弓”的传统要求的,由于双膝前后弓步,时而前倾,时而后仰,直接增加了双膝关节的负担,久而久之,便会引起关节痛。
竞赛套路则不同,不论前后弓步,却是膝盖对涌泉脚面的“三七步”,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不论进、退、转,步法十分轻灵,做到不偏不倚,不倾不仰,膝的关节不仅不会受到磨损或扭伤,反而起到轻轻按摩的相互作用,所以能治疗腿关节劳损。
弓步是太极拳所有步法中的主体,约占各种步法的65%-70%,因此弓步的步法是否合乎规范是对膝部关节起好坏作用的关键!
第二, 换步。“竞赛套路”在左右换步时,明确要求:“上体后坐”、前“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即所谓“后坐撇脚”),然后再踏实前脚成弓步。这种换步方法,比起传统套路,不是简化了,而是复杂了。以“左右搂膝拗步”为例,“传统套路”左右都是三个实步两个虚步,而竞赛套路左右都是四个实步三个虚步。如果单纯步法数量增加,而增强运动量还不要紧,问题在于这种不合规范动作的增加,使膝关节受到严重的损害:由于身体后坐,“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就必然是以脚跟为轴转,这就使得腿的转动与腰胯分离,而不是脚随腰转。这种不良的转动,使左转时,左膝偏向左歪,右转时右膝偏向右歪,连脚尖也不能对正,更不用说百会穴、会阴穴与涌泉穴之间成垂直线了。这样“撇脚”,当站起来时,大大增加了两膝之间,骨与骨这间的摩擦力和加重了小腿的负荷,时间长了两膝安得不痛!那么“撇脚”后是否可以“以腰带腿”呢?当然可以,可是这样转的话,因身体坐实后腿,而勉强用腰去带前腿,又必然使后腿受腰胯大力的扭曲,久而久之就会扭伤,要想膝不痛也难!
第三, 竞赛套路较注重外形动作,内在方面注意较少,特别是与意、气、力的结合较少,谈不上“气遍身躯无少滞”、“以意运气”、“气与力合”等等,形成内外不协调,呼吸与动作不调和,使气血不流畅甚至堵塞,这些都是导致膝关节痛甚至其他关节痛的重要原因。
因此,笔者认为太极拳的规范问题是当前太极拳运动中的重大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使太极拳运动更规范地走上正轨而深入发展
练太极拳时,由于全身重量都由下肢承担,所以少有人诉说上肢疼痛的,说膝关节疼痛者居多。太极拳讲求虚实变换,避免双重,所以有许多动作,都是一足支撑全身体重。如虚步[也称坐步]是最典型的步法,即全体重心落于一足,并屈膝下蹲,另一足虚着地。与单足直立相比较,膝关节负荷有根本的不同,它产生了一个横断膝关节的力P,而P随着腿弯曲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以直立为零[图1]。
练太极拳姿势越低,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越大,必然调动更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才能支持膝关节维持支撑。所以我们说,以健身养生为目的,练太极拳姿势高一些为好,不要蹲得太低,也尽量避免一足承重,虚步的两足承重可三七开,即前足三分后足七分。
第三个问题是脚的位置。各式太极拳对脚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弓步,杨式太极拳要求,前脚顺,即脚尖向前,后脚外撇约四十五度角;而吴式太极拳要求所谓“川字步”,两只脚尖都朝前,虚步也如此[图2]。如果做错了,就都会造成膝关节损伤。
我们先分析膝关节的作用。膝关节不是万向节,它主要的功能是顺着胫骨[小腿]和股骨[大腿]方向向后弯曲,侧向扭动的余地不大。扭动过大就会损伤半月板,而这种扭伤比受压迫更为严重。所以杨式太极拳的虚步要求开裆,使股骨、胫骨和脚尖三者的方向一致。这样做,若左脚在前,就限制了身向左转动的灵活性。所以吴式太极拳把后脚也顺过来,以增加向左转动的灵活性,而又保证了大腿、小腿和脚尖方向的一致性。事情有利就有一弊,吴式太极拳由于两脚都朝前,横向的稳定性就不如杨式,向右转的灵活性也不如杨式。所以吴图南先生又把后脚位置取二者之间,改后脚尖向前为外撇约二十度角。总之,无论什么式太极拳,都不能使膝关节外撇或里扣在脚尖方向之外或之内而呈扭曲姿态,否则会严重损伤膝关节。
最后,我们讨论“中正”与“斜中正”问题。
杨式太极拳宗师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一文中说:“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吴式太极拳认为,发劲犹如推车,双足脚尖朝前,身躯向前倾,才有力。于是把搂膝拗步等弓步动作的姿势由立身中正改为前倾。这样的改动,有利也有弊,且弊大于利。现在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把这一改动称之谓“斜中正”。吴图南先生从吴鉴泉先生学习太极拳八年,仔细研讨这一姿势,认为不改为好。其利弊比较如下:在技击方面,身躯前倾,虽然发前冲劲大了,然而重心不稳,易为人乘。在养生方面,吴图南先生长寿,在百岁时曾接待过美国太极拳基金会会长周宗桦先生,周先生问:何以长寿?吴老答“顶头悬也。”吴老生前,任何时候都立身中正,这是数十年练习太极拳养成的良好习惯。此外,立身中正,顶头悬,使得颈椎和脊椎伸展,不压迫脊髓和神经,而身躯前倾,则脊椎骨相错位而压迫脊髓和神经,同时,因抬头使颈椎弯曲,而压迫延髓和神经,久之成病。故吴图南先生之太极拳姿势,除斜飞势等少数特定的姿势外,皆立身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