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博物馆 馆藏玉器
玉海贝形佩饰
长3.2厘米、宽2.7厘米。
玉质白中泛青,温润细腻,无杂质,器背部粘附少量铜锈。为海贝形圆雕作品。器身正面呈弧形,背面平直,两侧边圆滑,并各在中段有四个较浅的齿状突起,器中部有一纵向沟槽,沟槽两侧又精琢出对称排列的十四道浅凹槽,沟槽顶端有一穿系挂绳用的小孔。整器光润,通体磨光。
四节玉琮
高16.5厘米、宽11厘米、孔径6.94~7.0厘米。
灰白色玉,不透明。器表呈现黄、黑、褐等多色沁斑和一些灰白色筋条状斑。器呈方柱体,外方内圆,中空,通体打磨光洁。柱体四面外壁中间开出竖槽。竖槽将每面一分为二,使四角形成方形凸面。凸面间开出横槽,以分出节。全器共分四节,每节凸面上刻划出九道平行直线纹,三道为一组。线纹平直而规整。中孔两面对钻而成,孔壁光洁、平整、圆滑。
此件玉琮通过重达3981克,系由一块质地细密的上佳整玉琢磨完成,器表色彩缤纷,气势不凡。其形制与以往所出的商周时期的玉琮不同,它保留了较多良渚文化晚期玉琮体形高大,分节分槽的风格,制作上又带有明显的商式玉琮简朴平实的作风。此件无论从体形大小还是制作的精细程度上看,都是目前所见商周玉琮的精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是四川盆地青铜文化中自有玉琮的代表和典范。
十节玉琮
高22.2厘米,上宽6.9厘米,下宽6.3厘米。
青玉,质地温润,半透明。该玉琮为长方柱体,外方内圆,器上大下小,中间贯穿一孔,上下均出射。全器分为十节,每节雕刻有简化人面纹,由阴刻细密平行线纹的长方形横棱表示羽冠,用管钻琢出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圈,分别表示眼睛和眼珠。长方形的短横档上有形似卷云纹的几何形图案,表示嘴。在其上射部阴刻一人形符号。内壁两头大中间小,为双面钻孔而成。器内外打磨抛光,玉质平滑光润,制作十分规整。
从造型、纹饰及琢刻工艺上看,这件玉琮与金沙遗址出土的其它玉器有显著差别,而与良渚文化晚期玉琮完全一致。良渚文化在距今5000多年时兴起于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延续了1000多年的历史,而金沙遗址繁盛于3000年前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这两个考古学文化不仅在距离上相隔了一千多公里,而且还跨越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那么,这件良渚文化的玉琮为何会出现在如此遥远的古蜀金沙遗址呢?这还有待考古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
凹刃玉凿
长25.7厘米、宽6.4厘米、厚1.6厘米。
这种器物的主要特征是整个器物呈长条状,一面较平,刃部像贝壳形状;另一面呈弧形凸起,顶部多不平整。许多参观者,把它形象的称为“鞋耙子”。金沙出土的这类器物,大小、厚薄有一定差异,刃部内凹的深浅、长短也不一样,器物表面颜色变化更是多种多样。
形态相近的小型石凿最早发现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中,后来在三星堆一号坑内出土有3件玉凹刃凿形器。金沙遗址中现已出土70余件,玉器表面多数色泽丰富,大多选料讲究,制作精美,没有使用痕迹,不具有实用性,可能这类器物在金沙时期已成为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礼器。除此之外,此类玉石器目前还在云南东南部、广西西部、越南等地的青铜文化遗址中有少量发现,这是古蜀王国与东南亚地区存在文化交流与联系的最好物证。其实古籍中对成都平原在汉以前与东南亚一带的交往已有记载。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可见,当时巴蜀的商品已远销到孟加拉地区。又《水经注》卷37叶榆河条引《交州外域记》记载了公元三世纪中期蜀王子征服交趾,称安阳王。虽然这二则文献记载的时间较晚,但从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实物来分析,商周时期古蜀国和现东南亚地区可能已有较为密切的往来。
阳刻昆虫类动物纹玉片
长5.5厘米、宽5.23厘米、厚0.46厘米。
灰白玉质,受埋藏环境影响,器内外有大量黑色、白色沁斑。器呈圆角方形,器一面以阳线技法雕刻出一变形昆虫类动物纹样,刻纹线条极其流畅,加工工艺十分精湛。
玉璋
通长42.2厘米,宽4.3~9.1厘米,厚0.36厘米。
墨色玉质,质地纯净、细腻。整器呈长条形,器体扁薄。刃部呈斜内弧形,器身中部微束腰,柄部近主阑处有一双面钻圆孔。阑部装饰较为复杂,整体造型横视为一立体阔嘴伏卧兽形,较抽象化。该器制作精细,器表打磨极为光滑,复杂的阑部装饰显示出古蜀时期极高的玉器制作工艺。
《周礼》中曾载璋为六瑞之一,是中国古代祭祀活动中重要的礼器,同时也是社会等级与权力的代表。但什么样的器物是璋,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说明,因此一直以来学术界都存在很大分歧,称呼也很混乱。有牙璋、刀形端刃器、耜形端刃器、骨铲形玉器等多种说法,目前,学者们多称这类器物为璋。关于璋的用途,也有祭天、拜日、祈年、兵符等多种观点。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一件玉璋上刻划一个图案,是在两个山峰的外侧各插有一件璋,璋的刃口向上,柄部向下,说明玉璋在当时祭祀活动中可能是作为祭祀山川的礼器。二号坑还出土了一件双手执握玉璋作祭拜状的小铜人像,则为我们生动地显示出了古蜀祭祀活动中玉璋的使用方法。
玉璋
长39.2厘米,残宽4.9~7.3厘米。
玉质为灰白色,夹杂有大量的酱黄色、灰黑色、浅灰黑色沁斑。器体扁薄。刃部呈斜内弧形,装饰较为复杂。刃口中部镂刻有一动物,已残。在器身两面分别阴刻有对称的两组人面纹,阑部装饰较为复杂。阑间两侧各有两组四枚齿突,主阑、附阑、齿饰、柄部均有阴刻的平行直弦纹。
玉钺
通长15.6厘米,宽7.6厘米。
青玉,半透明。器上有铜锈沁斑。整器平面近梯形,体扁平,平顶,器身平面近梯形,刃部外弧,两端微上翘,呈“风”字形,器身两侧各有对称突起的齿形装饰,扉棱对称,大小相同,由中部向外分为三组,中间一组的三个棱齿组成一个山字形。
兽面纹玉钺
长22.4厘米,宽9.6~11.4厘米。
灰白色玉,器表夹杂有酱黄色、灰黑色、深褐色、暗褐色等多色沁斑。该器造型如一件梯形石斧,顶部略呈三角形,器物的两面均有对称的纹样。在顶部用减地和阴刻线纹技法构成一浅浮雕连体兽面纹,连体兽面纹之下有两条平行直弦纹,使顶部的纹样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器身的上部和两侧边分别饰有两组由两根阴刻的平行线纹构成一“冂”形,在“冂”形的两边内侧还分别阴刻有五组对称的卷云纹。该器制作精细,通体打磨光洁。其上的纹样,不论是浮雕法的兽面纹、夔纹,还是阴刻的卷云纹均留下相当多的划痕,这表明其上的纹样是用刃部尖锐的工具雕刻而成。该件器物的玉材来自四川盆地西部山区,应为本地制作。但其上的兽面纹确是商周时期中原地区青铜容器上的典型纹饰,很明显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钺是由石斧或斧演变而来的,因此其形状就像大石斧,玉钺是先秦社会中象征君王政治军事权力、体现威严的礼仪性用器,《尚书·牧誓》曾经记载武王讨伐商纣王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周天子舞乐中有执朱干玉戚(钺)以舞《大武》,表明了钺的重要地位。钺身多有穿孔,使用时将钺横向放置,刃口朝左,右侧一端垂直捆绑木柄,方便持握。
玉钺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江浙良渚文化的大墓中多有发现,良渚玉钺多呈风字形,器身扁平,顶窄刃宽,近顶端有一圆形小穿孔,有的雕刻有纹饰。商代玉钺仍然流行,但形制有了较大变化,大部分玉钺的中央孔洞变大,使整个器物看起来如璧环状,有的刃部也由弧形变成折刃,刃部两侧多装饰有扉牙,商代的玉钺多琢有兽面纹。周代玉钺的形制更为简化、草率。周代以后,玉钺不再使用。
玉梯形刻槽形器
长30厘米、宽19厘米、厚0.6厘米。
灰白色玉,器表有大量黄褐色沁斑。整器成上大下小的梯形,正面刻划出五道上宽下窄的凹槽,槽间有脊;背面平整,以阴线刻划出边栏,两侧刻划装饰性短线。两侧边向内卷曲形成卡槽,卡槽上有8个小孔,器身上有6个大孔。此器形制独特,通体打磨抛光,制作工艺极其精湛。
目前金沙遗址中已出土了两件此类形制的器物,另一件仅刻槽形态不同,均为国内首次发现。经测试这一件器物每一刻槽的宽度和形态正好与一件玉剑的宽度与形态相吻合,初步推测可能是在器外封上皮囊一类的物质,作为剑鞘使用。玉质剑鞘应是高等贵族身份的象征,也是特殊祭祀仪式上的特殊礼器。
玉戈
长36.2厘米、宽0.7~4.3厘米、内长8.9厘米、厚0.67~0.71厘米。
灰白玉,半透明。器表有黄、黑、褐色沁斑。无胡直内戈,三角形尖锋残断,长援,援身中部起脊,上下刃前端出齿突,刃缘斜磨,起弧形脊,单阑,出上下齿,下齿残,器两面的援本部有长方形方框,框内刻划交叉菱形纹。近长方形内,内上下缘、端部斜磨,端部有残损。
戈是商周时期流行的一种格斗兵器,商代已经有了青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采用戈。以玉为戈始见于二里头文化,之后流行于商周两代。由于玉石本身质地坚脆,无法用于实战搏击,因此玉戈从实际功用中脱离出来,演变为礼制活动中的仪仗用器,成为了使用者权力与身份的象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