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鄙视”了吗?

鲁迅有句名言:“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鲁迅的话总是说得很好,难怪他一直那么吃香,现在不少人还叫他“迅哥”。
眼珠也不转过去,换句话就是不拿正眼瞧你。“竹林七贤”中的嵇康说阮籍看人“青白眼”,青眼就是正眼,正眼看人,是对人的尊重。青眼还有高看一眼的意思,如果特别喜欢一个人叫“青眼有加”,喜欢一件物则叫“青睐”。
用“正眼”看人,印象殊深是有一年到台湾,陪同领导拜访某工业园大名鼎鼎的创办人,团里十几个人,作为主人的那位七旬长者,与每个人寒暄说话都目光炯炯,像一盏探照灯罩着你,一副全神贯注、洗耳恭听的样子。不像常见的一些官员,待人接物握着甲的手,眼睛瞟着乙,漫不经心,虚应故事,虽然没到阮籍示人以白眼的程度,但也迹近于“视若无睹”了。
视若无睹也就是鲁迅所说的“眼珠也不转过去”,是最大的轻蔑。让失恋的人感觉最失败的,不是前任的怨恨,而是云淡风轻,忘得一干二净,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古典小说中两将对阵,一方先吼一声:“俺刀不斩无名小卒!”为的是要从精神上压倒对方。北海人瞧不起人,习惯说“我当你废的”,“废”就是“神经病”,言外之意理睬你纯属多余,也是视若无睹的一种。
人际关系归根归底是“等级”关系。决定等级的因素很多,职位、财富、名气、地域……等等等等,同一个班,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同一个球队,技术水平不一,都会形成等级,有等级才有所谓的“鄙视链”。就连长相也有“等级”,长得漂亮或自以为长得漂亮,往往看不起长得丑或觉得长得丑的,左拉笔下的杜朗多善于“逆向思维”,开了档生意:以小时出租丑女陪贵夫人逛街,成功地利用“鄙视链”找到了商业的“蓝海”。
蔑视是一种典型的“心战”,让感觉被瞧不起的对方造成精神上的创伤。除了“视若无睹”,“听而不闻”也是常用的伎俩。我认得的一个房地产老板习惯使用这招,每次下面的人报告事情,他都要对方“再说一遍”或“大声一点”,借此维护以上凌下的权威。
但这种“精神战法”有没有效果,得看对象。赵太爷说阿Q不配姓赵伤害不了阿Q,因为蔑视伤的是自尊心,阿Q屁自尊心也没有,他只有虚荣心,被判砍脑袋画押只在乎圈画得圆不圆。一般来说,自视过高的人才容易受伤。许多年前我在某单位值夜班,有个当领导的熟人晚上来找人,门卫不让进,他冲门卫嚷道:“我是XXX!”门卫却不为所动:“我不认得什么XXX。”
我跟熟人开玩笑:你要老实报出自己的单位、身份,就不会被拒之门外了,这门卫平时既不看电视也不看报纸,他无意“蔑视”你,你这叫“自取其辱”。这件事带来的一个教训是:世界实在太大,隔行如隔山,信息不对称总是难免的,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否则容易弄得下不来台。
人与人,气死人,无处不在的鄙视链,从某种角度成了人们追求成功的动力,努力要爬到鄙视链的顶端。托尔斯泰说,成功的人生都是一样的,失败的人生各有各的失败——他可能不是这样说的,是我记错了。“成功学”现在成了一种比国学更为风靡的“显学”,而成功都以金钱为尺子,具体的目标因身处不同等级各有不同,但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想过上更好的生活。用木棍刮屁股,把用纸当作目标;吃番薯芋头的,把“四菜一汤”当作目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农村穿麻布的人,则对有一件“的确良”衬衫充满羡慕嫉妒恨。
相比之下,“失败”千差万别,没有这种“等级”之分。阿Q要和吴妈困觉被拒绝是失败,追星族没要到偶像签名也是失败;张三周末去钓鱼一无所获是失败,“国民老公”没赚到一个“小目标”也是失败。
“成功”有大有小,“失败”因人而异,一些大家眼里的多金人士,喜欢矫情地以“失败者”示人,那种“凡尔赛式”的谦虚,其实是一种另类的“傲娇”,非常不地道,不仅不能给人生道路上吃力吭哧的人励志,相反伤害他们。就像你在朝天的通衢马路上狂奔,还喋喋不休抱怨,只会让羊肠小道的跋涉者更加感觉无路可走。
与城里人普遍把赚大钱当作成功相比,感觉农村人“成功”的内涵更为丰富。某年回家,一位旧日同窗说起一件如假包换的轶事:某乡政府招聘一个粗通文字的农民在办公室打杂,他声称自己什么活都可以干,唯一的要求是任命他为“乡长助理”,因为政府没有这个职位,乡长于是只作了口头宣布,但他硬缠着乡长发了张“委任状”。有一次同事到他家里,赫然发现这张盖有公章的假“委任状”,被他装裱加框挂在厅堂正中。
在这位老兄眼里,当上“乡官”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别人把“委任状”当做笑话,认为他是个官迷,但他一点也不这样想,相反,他心里想的是如果我是笑话,那些个连“助理”也没混上的,岂不更加可笑?
这位“准乡官”之所以可笑,是他把“乡长助理”当成了一根葱。但假如他不是“乡长助理”,而是当了县长、市长,真的把任命书裱起来,你还觉得可笑吗?历史上那些高门宅第,不是都悬挂着“三品道台”“五品诰命夫人”的牌匾吗?说到底人们笑话的,只不过是“乡长助理”太过鼻屎罢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