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颖甫论“桂枝汤方独于夏令为宜”
曹颖甫论“桂枝汤方独于夏令为宜”
近日偶借阅近代著名中医经方家曹颖甫《经方实验录》,载有几则桂枝汤证案例,深受启发,文中说夏天天气炎热,反而易中风,用桂枝汤一剂而愈,而本人正好也有所觉察,碰到几例暑热天气受风寒感冒使用桂枝汤的案例,心有戚戚然,特别认同曹颖甫论“桂枝汤方独于夏令为宜”,为此特详述如下:
近代名医曹颖甫先生治病专宗仲景,深研仲景著作。先生师古不泥古,不囿前贤近哲之所以自锢。运用经方,灵活变通,善用桂枝汤治夏令病。
经大量的临床验证,在“用之而取效者屡”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桂枝汤方独于夏令为宜也”之说。把桂枝汤誉为“夏日好冷饮而得表证者之第一效方”。
世俗有:“夏无伤寒”之说。王叔和更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诫。然曹先生对《伤寒论》第一方的桂枝汤却如此推崇,乃至认为“独于夏令为宜”,何也?
对此,其有精辟论述:“大约夏令汗液大泄,毛孔大开,开窗而卧,外风中其毛孔,即病中风,于是有发热自汗之证。故桂枝汤方独于夏令为宜也。”
先生正是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将桂枝汤运用于临床的。
桂枝汤证其一:
“于某年夏,治一同乡杨兆彭病。先,其人畏热,启窗而卧,周身热汗淋漓,风来适体,乃即睡去,夜半,觉冷,复被再睡,其冷不减,反加甚。
次日,诊之,病者头有汗,手足心有汗,背汗不多,周身汗亦不多,当予桂枝汤原方: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服药后,汗出不少,病遂告瘥。”
桂枝汤证其二:
曹颖甫曰:桂枝汤一方,予用之而取效者屡矣。尝于高长顺先生家,治其子女,一方治二人,皆愈。大约夏令汗液大泄,毛孔大开,开窗而卧,外风中其毛孔,即病中风,于是有发热自汗之证。故近日桂枝汤方独于夏令为宜也。
桂枝汤证其三:
我治一湖北人叶君,住霞飞路霞飞坊。大暑之夜,游大世界屋顶花园,披襟当风,兼进冷饮。当时甚为愉快,顷之,觉恶寒,头痛,急急回家,伏枕而睡。适有友人来访,乃强起坐中庭,相与周旋。夜阑客去,背益寒,头痛更甚,自作紫苏生姜服之,得微汗,但不解。次早乞诊,病者被扶至楼下,即急呼闭户,且吐绿色痰浊甚多,盖系冰饮酿成也,两手臂出汗,抚之潮,随疏方,用:
桂枝(四钱) 白芍(三钱) 甘草(钱半) 生姜(五片) 大枣(七枚) 浮萍(三钱)
加浮萍者,因其身无汗,头汗不多故也。次日,未请复诊。某夕,值于途,叶君拱手谢曰,前病承一诊而愈,先生之术,可谓神矣!
桂枝汤证其四:
谢先生三伏之天,盛暑迫人,平人汗流浃背,频频呼热,今先生重棉叠衾,尚觉凛然形寒,不吐而下利,日十数度行,腹痛而后重,小便短赤,独其脉不沉而浮。大论曰: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本证似之。
川桂枝(钱半) 大白芍(钱半) 炙甘草(钱半) 生姜(二片) 红枣(四枚) 六神曲(三钱) 谷麦芽(炒各三钱) 赤茯苓(三钱)
桂枝汤证其五:
本年(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四日起,天时突转炎热,友人沈君瘦鹤于其夜进冰淇淋一客,兼受微风。次日,即病。头胀,恶风,汗出,抚其额,微冷,大便溏泄,复发心悸宿恙,脉遂有结代意。与桂枝,白芍,炙草各钱半,生姜一片,红枣六枚切。夜服此.又次早醒来,诸恙悉平。
由此可见,太阳中风证,并非寒冷节所独有,夏令天气炎热,腠理天泄,汗出当风,更易得此。“夏无伤寒”之说实不可信。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此类病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皆因空调的逐步普及,夏令天气炎热,腠理开泄,频繁进出凉风袭袭的空调环境,或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则易为风寒之邪所中而得病。
引用桂枝汤化裁辩治此类“空调综合征”的患者,每每收佳效。本人在实践中每每遇到夏日伤风感冒的桂枝汤证也是半剂见效,一剂而愈,可为神奇,哪有感冒需七日而愈之说。
同样我在实践中也发现这里的发热未必需要37.5度以上,只要是比基础体温高就可以作为发热看待,按照本能医学要求,同时有脉浮、恶风等向表的病势时,就可使用桂枝汤。
曹先生对桂枝汤证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过去的营卫之说有失偏颇,不足为信,于是提出了病汗之说,认为桂枝汤证中的桂枝通动脉之血,芍药通静脉之血,两者相合可提高温度,帮助病汗的排出,这与本能论的自主排异法竟然是如此的吻合,与郭老对桂枝和芍药的认识基本没有冲突,可谓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特别摘录下来作为本能医学教材的辅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