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2:如何让自己减少“冲动”?
一起成长,过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本文 2023 字,建议阅读时间 4 分钟
上一篇文,咱们简单认识了大脑的两个系统管理员,一个是跟着直觉走的系统1,像闪电侠的灵活小孩,一个是深思熟虑的系统2,像甘道夫的智慧老人。
对他们了解越多,你就越会理解以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奇怪现象,特别是自己做出的一些莫名其妙的选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所以,咱们来继续深入一点了解他们。
01
系统1这个小孩,很喜欢吃糖。
估计你也知道,大脑特别耗葡萄糖,特别是在进行脑力活动的时候。
如果你正在思考一些特别困难的问题(比如回答“女友和妈同时掉进水里应该先救谁”),然后在你面前放一份巧克力蛋糕,和一份没啥味道的沙拉给你选,哪怕你正在减肥,也很可能会下意识地选蛋糕。
你也已经知道了,“下意识”可以说是系统1的昵称,所以说这个“吃糖”的选择,主要是系统1做出的。
在平时,大脑负担没那么重的时候,系统2会帮忙管着系统1,不让他吃那么多糖,以及不让他做太多“冲动”的事情。
但是一忙起来,系统2就顾不上了,而且这时整个大脑也会消耗更多,系统1就会更积极地去找能量。
02
最容易让系统1冲动的,就是出现「自我损耗」的情况了。
自我损耗就是指,某件事挺有挑战性的,你需要强迫自己去做,过程中可能需要很多的自我控制,比如抑制自己的情绪。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内耗」——就像是你要打出一拳,结果另一只手硬掰着,不让自己打出去。
有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可以很好说明「自我损耗」会带来什么影响:
实验分成两组人,都是要看一部很容易让人有情绪的电影,A组就这么看,B组要一边控制自己不要有情绪反应。
在看完电影之后,他们都要完成一个耐力测试——握住一个测力计,尽可能久地握着。
结果,B组因为前面一直在抑制情绪,产生了自我损耗,所以耐力测试的时长明显比较短。
换句话说,系统2已经累坏了,所以系统1很快就大喊“我不干啦!”
03
知道这些有啥用呢?
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给大脑补充能量,就可以让我们的自控能力提升,或者说可以让系统2更好地工作,不至于累垮。
也就是说,吃适量的葡萄糖,让血糖不要太低,就可以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这一点,《美国科学院院报》报道过一项研究:
研究分析了保释官们,在不同时间做出的判断有没有什么不同。
要知道保释官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可以说是特别理性的角色了。他们每天要审阅很多保释申请,所以每一份申请都没有太多时间可以看,平均只有6分钟。
如果他们觉得不确定或者有问题,就会拒绝保释。
这项研究发现,临近饭点,保释批准率就会稳步下降(到35%以下)。而吃饭过后,批准率又会飙升(到65%以上)。
排除其他因素之后,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保释官的血糖,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决定。
所以说,如果想要自己做出更多明智的判断,其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及时补充大脑的能量——比如两餐之间吃点健康的零食。
04
从前面这些观点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假设:
“自我控制力”或者说“意志力”这种东西,似乎是个有限的资源,会因为内耗而变少,然后会因为补充糖份之类的方式而补充?
心理学界确实也秉持这个观点很长时间,期间也有很多似乎可以论证这个观点的实验。
比如特别著名的巧克力饼干与萝卜干实验,也就是实验者如果要控制自己不去吃巧克力饼干,完成后面的任务就没那么有意志力,会更容易放弃。
但是,心理学是个经常自己打脸……哦不,是经常自我批判、自我迭代的学科,这个著名的实验,最近被证伪了。
新的研究成果发布在国际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科学》,被证实这个实验在多次重复之后,出现的结果有时候甚至是相反的。
换句话说,“意志力是有限的资源”这个假设,很可能是不成立的。
一件事你没法坚持,或者是很难专注,可能不是你意志力不够强,更可能是这件事从一开始就并不是你真正有热情的,只是觉得“应该”去做。
最有意思的是,当前的科学理解,更倾向于把意志力理解为一种情绪。
情绪……那可是系统1管的呀!
换句话说,如果想要自己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很可能最关键的,不是给理性的系统2加把劲,而是回到系统1。
05
如果把“内耗”的情况、“意志力低下”的情况,都看成是情绪反应,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首先,只要是个情绪,最有效的应对方式,就是先「觉察」。也就是不带评判地去看见它,不去控制它、压抑它。
出现内耗的情况,不需要咬牙坚持,不需要骂自己怎么总是三分钟热度,而是去觉察,内耗的两股力量,究竟是什么?
一项工作经常拖延,是因为“老板布置不得不做” 和 “这件事没有意义感”这两股力量在对抗?
一股气堵在胸口憋得慌,是因为“对方让你很生气,不吐不快” 和 “说出来别人会觉得自己太计较”这两股力量在打架?
看见了,觉察了,事情就解决一半了。
这其实也是在安抚系统1,跟他先好好聊聊。
接下来,才是挑其中一股力量,看看能不能给它来点能量:
老板布置,就一定非做不可么?
这件事,就完完全全没有一点意义么?
表达情绪,就一定会让人觉得自己计较么?
这件事,是不是要在当下就表达呢?
这大概就是系统2出场的时候了,透过情绪看到背后的需求。看清了,往往就不需要花“力气”,就可以做出调整,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所谓的“自控”,往往不如“自我觉察”。
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很久,直到我找到一个关键答案——我们还需要两种「空间」。
一种是内在空间,需要对自己的内在有所觉察,知道怎么做可以给自己带来心理能量,支撑自己的改变。
另一种是外部空间,改变的嫩芽很容易因为外界的评判而夭折,需要有相对安全的环境,让自己可以逐步探索、蜕变。
经过1年多的打磨,我们创建了「树说」,一个教练陪伴式社群,希望为渴望内在成长的伙伴,创造安全、有能量的环境。
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心理健身房」,可以帮助你补充“心理能量”,同时锻炼“心理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