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哲理】人到中年,万不可与常说他人是非者过从甚密

【处世哲理】

人到中年,万不可与常说他人是非者过从甚密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所谓“天命”,就是即将到来的必然性的命运。
    五十岁,人生过半,人生轨迹大致清晰,正是应当明白人生未来走向的时候。
    在经历过岁月磨砺之后,对于身边的人情世故,更要有一定的体会和把握。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由此可见,朋友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处在人生承上启下的关键之时,认清身边的朋友是雪中送炭之人,还是落井下石之辈显得尤为重要。
    身边若是知心好友,纵落魄无依亦心有慰藉:不然,即使身处高位亦有跌重之险。

    人过五十,远离花言巧语之人。
    孔子曾说:“巧言令色,鲜仁矣。”
    花言巧语之人,多是阿谀奉承,谄媚逢迎之辈。他们大都“工于媚悦而不谅”,甚至于“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
    他们擅长察言观色,挑拣最动听的话来迷人心智。
    殊不知,歌功颂德的香火会熏黑神像,媚悦的言语里隐藏着算计的手段。
    战国时期,七国争霸,张仪自秦国出使楚国,一边买通了公子子兰和美人郑袖,一边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的花言巧语哄骗楚怀王。
    楚怀王禁不住这些哄骗之语,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齐楚断交,最后落得一个举国覆灭的结局。
    诗歌《青蝇》有云:“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就是劝诸君莫信如苍蝇一般花言巧语的谗人,最后落个众叛亲离,国破家亡的下场。
    花言巧语之人威力的巨大由此可见一斑。他们最大的武器就是蜜糖般的言语,在甜的你晕头转向时,才露出獠牙。
    人到中年,家庭事业皆立,若不能分辨清楚花言巧语之人,被他们的甜言蜜语所侵蚀,来之不易的一切极有可能毁于一旦。
    人到中年,远离是非之人
    人到中年,万不可与常说他人是非者过从甚密。
    古时有《状元醒世歌》云:“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古人将此当做人生修身齐家的至理名言终日行之,于今而言,亦是如此。
    《增广贤文》中亦曾有记载:“说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他们今日向你抱怨别人,明日也可向别人抱怨你。
    他们大都妒心旺盛,希望别人困顿,自己着锦繁盛。
    与这样的人相交,便是处在了是非漩涡的中心。
    每日所见皆是他人的行差踏错,每日耳闻皆是别人的缺点错漏。长此以往耳濡目染,定然心浮气躁,满心抱怨。
    对于说人是非者,纪晓岚曾有过极好的讽刺。在其所写的因果故事中有这么一则:
    有一婢女平生从不口出恶言,更不曾谈论他人是非。
  问起缘由,婢女说,其幼时曾见奶奶因常常说人闲话,口出恶言,以致从舌尖烂到舌头,重病在床,不出几日便去世了。
    这则故事便是讽刺那些背后说人是非口出恶言的人,他们最终的下场就应该如故事中那般口舌生疮,不能言语。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人过中年,更要警惕那些说人是非的人。
    不要让自己的生活充斥着太多的嫉妒与不甘,“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远离那些到处说人是非的人,要知道当你凝视深渊之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那些背后说人是非,被是非环绕之人,身上的是非必然数不胜数,总有一日,他们也会被是非反噬。

    ▽
    孔子著名的“交友论”说:“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结交谄媚逢迎,花言巧语,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人是非的朋友,于自身有百害而无一利。
    人过五十,已经是知天命之年,人生上升到另一个境界,所想所思也应当清晰许多。
    在这个时候,更要把握住人生的航向,多与正直,诚信,知识广博的人相处,减少自身的内耗。
    以宽容之心面对生活,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对待人生,才能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走的更加平稳顺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