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凡:我眼里的好文章——读任林举的《枸杞》
我眼里的好文章
——读任林举的《枸杞》
王一凡
我之前从未听说过任林举这位作家。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阅读习惯:通常很少读近三十、五十年以内的作者的著作。
任林举,六零后作家,他不在我的阅读范围里。
但朋友推荐说,还是读一下吧,毕竟你得知道,时下的人是怎么作文章的。
于是买了一本他的《他年之想》。今晚临睡以前,读了其中的《枸杞》。
我读任何人的文章,无论名家还是普通作者,先看前三段,若是能引得兴趣上来,便读下去,否则断然略过。
但这篇文章,我忍着读到了第四段(大概不想辜负朋友的推荐吧)。
我喜欢的好文章,是开门见山式的。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打开一篇文章,先听作者在那儿跟我唠闲嗑儿。
有人说,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
但有的时候我甚至以为,好的文章是删来的。但凡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一个字也是多余的。
《枸杞》的开头稍有冗长之嫌。
尤其是他写院子里石阶的那一大段,尽管描写十分细致,意境也十分美好,但拉得略有些远,要么会冲淡主题,要么会让读者的思绪跑偏,甚至有拉不回来的危险。
所以我差点儿没有读下来。
难道说,文章的开头,就一点儿铺垫都不要吗?
必要的铺垫是要有的。但就算是铺垫,也需干净利落为好。具体在这篇文章里,用一个小段的内容,能表现他借住的这个地方寂寥空旷的环境就足够。
之后,精彩就来了。
作者在这寂寥空旷的院子里,发现了一丛鲜红的枸杞,这使他立即想到了儿时家乡的枸杞。这本是很多作者惯用的手法,然后不出意外地把它写成思乡文。
他们习惯于从眼前的一个小场景开始忆苦思甜,把儿时的光阴写得既悲又乐,既苦又甜,然后是满满的乡愁与怀念。
这不是好文章吗?
我只说它是到处都能看到的,人人都会写的文章。这就好像小时候的“六一”儿童节,人人都穿白衬衫蓝裤子。
好看吗?
好看。
那你怎么才能让人从这一群好看的白衬衫蓝裤子里找到你?
你只能和别人不一样。
这就是《枸杞》精彩的地方。
他从眼前的枸杞回忆到故乡的枸杞之后立即转了笔锋——他发现了一只和他一起争吃枸杞的小鸟。
在这空旷的小院里,每天早上只有他们两个,你一粒我一粒地吃着刚刚成熟的枸杞,直到把这院里的枸杞一粒一粒吃完了的时候,作者也要离开了。
但鸟儿却没有离开。
它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选择它想要去的地方,或者是它想要留下来的地方。
但人呢?人不行,人有很多眷念,有很多向往,有更多的无可奈何跟屈从。所以作者说:
我却只能以一种经常告别的形式,对某一事物展开另一程的思念。
这才是这篇文章里,从一丛小小的枸杞,到一只可爱的鸟儿,再到最后的别离,作者真正想要说的话。
于是,他结尾了。
这是一个不太高明的结尾,话说得太满了。把他想要通过这篇文字表达的全部意思,一字不落地全说完了。
那你还让我品什么呢?
中国古典诗词品评里有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好像我们品一杯味道醇厚的美酒,虽然酒下肚了,但余香满口,能让人细细地回味一整天。
文章也能做到这样的妙处,但却全在欲说不说间。艺术上把这叫作“留白处理”,就是作者要学会惜墨,而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他才会有兴趣去慢慢地品你那想说而未说的味儿。
这是《枸杞》又一美中不足的地方,仿佛大团圆的中国古装戏剧,男女主人公都拜堂成亲入洞房了,你还让观众念想些什么?
但即便如此,这篇文章整体还是打动了我,他有好几处写得特别好,尤其是写他小时候吃枸杞:
舍不得马上咀嚼吞咽,而是放在嘴里含着,让果汁从果蒂的破裂处一点点的渗出来。
这种贫穷的儿时又苦又甜的味道,后来一直被延续到了他写这篇文章时,他又遇到了枸杞,他又用这样的方式去吃枸杞,仿佛咀嚼着儿时的味道似的。
尽管作者自己并没有说,但在这个熟悉的动作和熟悉的味道里,其实充满着对故乡怀念。但故乡已远,大约再难回去。而或许这也正是作者最后,以为他不如一只鸟儿可以选择去留的哀伤。
当然,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哀伤。
说到这只鸟儿,作者的设计真是太巧妙了。我甚至认为,他是特意安排了这只鸟儿在这里的,来达到他烘托主题的目的。
我经常也会这样做,在非虚构的创作中,适当地加入一点点虚构,来完成一篇文章的艺术升华。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文艺作品一定不是生活原原本本的复制,它可以有艺术的加工,让它体现出一种来自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艺术的美。
这只鸟儿,就是《枸杞》里,一处非常艺术的美的刻画。
虽然我并不认识任林举,我甚至从未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我承认,他的《枸杞》的确是篇好文章。
我得谢谢我的朋友,也许我会因此改变我的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王一凡,原名王燕,年逾不惑,一无所成,唯有抱猫、读书、作文章。
↓阅读往期精彩↓
网络图片权属不详,如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