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针刺感六年,一贯煎拿下!谨以此文,献给中老年读者,请收下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和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半身针刺感”。
一听这话,可能有人就觉得纳闷了:世上怎么会有这种病,一半身体如针扎呢?
你别着急,听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年纪是61岁。医案记载,姓郝。
这个人啊,早在20年前,就曾经患过神经官能症。不过在当时,她的主要问题,是睡眠不佳、情绪焦虑等等。还不算严重。
可是,最近这五六年,此人忽然出现了一个毛病,就是左侧身体有针刺感。说不定什么地方,就如针扎一样,疼上那么一会儿。
一开始,这个感觉此起彼伏,时有时无。
后来,这个事儿开始持续不断,患者就有些难以忍受了。你想啊,这一天到晚,总有人用针刺你的左半身任意一个位置,你能好受吗?
与此同时,她的睡眠质量进一步降低,胁痛时作。
就这样,她开始求中医治疗。求的谁呢?是我昨天刚刚提到的,中医临床大家王占玺前辈。
王师这么一看,发现患者脉象弦数,形体消瘦,舌红少苔。
当时,他开了一张方子。我们来看看——
生地30克,沙参30克,枸杞子10克,麦冬12克,当归10克,川楝子10克,沙苑子12克,合欢皮30克,夜交藤30克,佛手3克,柏子仁10克,每日煎服一剂。
结果怎样?患者服用3剂,一点改善都没有。
患者有些泄气了。但是王师嘱咐,你的病史这么长,三剂药怎么可能就完全化解?于是,他在原方中加入钩藤、蒺藜各30克。
这一次,患者服用8剂,左侧身体针刺感和胁痛感大大减轻。但是,整个人依然失眠。
这时候,原方加入丹参3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酸枣仁25克,竹茹10克。
到最后,患者诸证悉平,睡觉安稳。
这就是医案的大致经过。
我来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其实,从舌脉来看,这个患者还是十分典型的。
脉象弦数,舌红少苔,形体消瘦。这说明啥呀?是不是说明肝阴不足?阴不足,所以舌红少苔。脉象弦,那是肝阴不足,肝气不和。脉数,说明阴虚内热。肝阴不足,一身缺少滋养,故而身体消瘦。
肝藏魂。肝阴不足,肝魂失常,这个患者就会失眠。
肝胆经走我们的胁肋,所以这个患者,还会胁肋疼痛。
这些,都好理解。现在的问题是,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左侧身体的刺痛感。
我跟你讲啊,在中医理论中,有一个说法,就是肝气生于左。
有人可能会说了,文老师,你搞错了吧?肝脏在右边,怎么会生于左呢?
其实,这个生于左,不代表生长在左边,而是代表肝气升发于左。肝属木。草木之气旺于春。《素问》说,春气始于左。左侧,就有了春木之象。类通于人,中医就认为肝气从人体的左侧升起。
肝气生于左,这个道理能否指导临床呢?你别说,还真就有这样的先例。很多肝郁气滞、肝火偏亢的人,身体左侧容易有反应。
比如说上文医案里这个病患者吧,她就是左侧身体如针刺。这就是肝阴不足,肝气在左侧无以很好地升发,筋脉濡养失当,所带来的反应。
这个时候,怎么办好呢?
我们来看看当时医家王占玺前辈的方子:
生地30克,沙参30克,枸杞子10克,麦冬12克,当归10克,川楝子10克,沙苑子12克,合欢皮30克,夜交藤30克,佛手3克,柏子仁10克,每日煎服一剂。
这个方子,很显然,是一贯煎的加减。
一贯煎,我以前早就说过吧?它是治疗肝肾阴虚的常用方,可以滋阴疏肝。基本组成,是当归、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川楝子。王师在这个基础上,一诊加入沙苑子、合欢皮、夜交藤、佛手和柏子仁。
这里头,沙参、麦冬、生地和枸杞,滋补肝阴。当归,滋养肝血。川楝子,疏肝凉肝。佛手和合欢皮,疏肝解郁。夜交藤和柏子仁,养血安神。你看看,这多清晰。
但是,患者服用这方子,效果不好。这就说明,在肝阴不足的影响下,肝气很难恢复平和,必须加大力道来清肝热、平肝阳。所以,二诊加入钩藤和蒺藜。
最后,患者刺痛感消失,唯有失眠未曾改善。于是,加枣仁、丹参、龙骨、牡蛎、竹茹来清热安神助眠。
这就是医案的全部经过。
通过这个小医案,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这既是,人到中年以后,受肝肾之阴不足的影响,十分容易出现身体的疼痛现象。因为什么?肝主筋。肝阴不足,筋肉失养,你当然容易出毛病。其中的代表,就是肋间神经痛,以及身体莫名地麻木刺痛等等。还有的人,会出现偏头痛。
这个时候,我们要想到补肝阴这个事儿。我们可以看自己的舌头。如果舌红,少苔,脉象坚挺有力,遇事还容易急躁,性格急切,你就要高度怀疑自己肝阴不足。中医在这方面,是很有一套办法的。一贯煎,就是代表。我希望这样的朋友,能早日去看看中医,找到问题所在,早日对症调理,不要走弯路。
就日常保养来说,我觉得,像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这样的药材,各用6到9克,放在一起泡水代茶饮,是很好的选择,能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当然,我们自己也要控制好情绪和心态。有时候,你会发现,你越是心里不快,身上的不适就越明显。你心情好了,身上反倒不疼不痒了。这就是肝气条达、柔和与否,对身体的影响。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