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未来、方向。人有三急,我有三问。
还是一样打头的是题外话。题外话打头,一篇下来字数不愁。按照我这个话痨的属性,其实每篇字数都不愁,只是还是想尽量的说说故人,故人的事情呢,很多不认识我的可能也不太明白,反正就当个故事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您自己判断。
今天说的还是之前的同学,骚瑞。骚瑞个子矮小,而且瘦削。但是骚瑞总是有一颗不服输的心。高中的时候我俩一桌,我180+,又高又膀,他175左右,瘦瘦小小。但是每次闹的时候,他都没怂过。虽说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我勒在腋下,但每次坐起来也都非常的刚。
高中毕业,骚瑞没出东北,但是成了国防生。国防生的日子不比我们这水裆尿裤的大学生,两年回去一次聚会,早已不是吴下阿蒙,虽说依旧瘦,但是明显能感觉有劲了许多。
这人吃了苦,反倒是会越来越精神。这放在高中,骚瑞就一文弱书生,这几年历练之后,反倒是明显不同。也脱了单,也读了研,这路啊,走的就开始顺了。
长路漫漫,很多事情没那么固定。所有发生的,都可能是意外之喜,别太执着于一件事,这念念不忘,未见得就必有回响。
昨天就讲了讲故事。之所以直讲故事,原因也很简单,我怕再说其他的字数太多了。不如就分了两篇,今天以说为主,具体东西借鉴昨天的故事。
很多东西没有一个很定论的结果,所有的故事都有他的原因,我们看到身边无数的事情,一件一件会让我们习以为常,一遍一遍让我们忘记思考。如果说我们渐渐的接受那些明明是不对的东西,那我们以后还怎么继续定义不对这个事情。
下面开始我们的正题。
每年都有那么些事情备受关注。就像前段时间高考分出,然后报考的事情。每个人都是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然后上了高中,奋战三年,然后考上大学,以后功成名就,飞黄腾达走向人生巅峰。
但是报考的时候总会犯难,我喜欢这个,但是这个以后好像不好就业。我不太喜欢那个,但是那个以后能挣大钱。自己纠结,家长更纠结。怎么办,最后还是去报挣钱的那个。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犯难。因为教育,太过功利。我们的老师的一些毕业生会告诉你们,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你就妥妥的了。当然,他从来不会讲,他吃了什么苦,费了什么劲,另外他也不会跟你说他喜欢什么,或者是为什么去学了他的那个专业。他告诉你的是,你努力也会成为这个样子。
但是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就是为了挣大钱,然后呢?我们读书应该是提高自己的学识,应该增长自己的见识,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拓展我们自己的思维,让我们有公正心和道德感。而不仅仅是为了考出这么一个成绩,而想尽各种办法。
但,这个事情,我难以改变它。因为现在唯一鉴别的方式就只有这一种,这种合理么?相较于能拿出的办法,已经尽可能的合理了。先把能学的选出来,其他的再说。
但当积累的过程,只剩下了单纯填鸭的方法,那我觉得,这就是失败的。培养出来的是成绩好的人,或者是会考试的人。
我的每个老师都告诉我,人无德不立。但是仍旧逃脱不了考试的命运。没人会把你有没有道德列为评判的标准。所以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什么东西都能够极快看到,谁在引导学生的道德准则。
接下来说说报考。大家都知道报考热门专业。因为毕业能挣大钱。但是钱是读书学习的目的么?我觉得不应该是。物质不该成为学习的动力。古时读书为出人头地,习武为保家卫国,总的来说是图的名。现在有一些,甚至说在比较的过程当中,单纯的标准就是,钱。所以总有人说工作之后的同学聚会变得不再单纯,不单纯的不是聚会,而是人心。
我觉得,大学应该去读自己喜欢的。喜欢能带来的是兴趣,虽说不一定有天赋,但是最起码能够通过求知欲来学习,会有前进的动力。而这种动力是源于内心的。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会逐渐完善,然后找到适合做的,我觉得这个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过程。
有人会问,这兴趣可以培养。那还不是学啥是啥。如果说在生命的前十八年都不知道自己感兴趣什么,那也挺失败的。所以我觉得,在前十八年培养兴趣引导方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别说什么某某行业得多少人才出一个,啥行业不都是大浪淘沙的。
大学培养的到底该是什么。这个问题抛出来,可能这些高端的领导、学者、老师们也弄不明白。大学早已不再是80年代初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教育已经快成为了普及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应该教会大家伙什么。单纯的课本知识还是什么。可是除了课本的东西,也不会去教什么其他的。也教不出来其他的。辅导员的年级大会不去的人大有人在,就算去了真正听得也没几个。平时的课上完之后也就跟老师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了,除了学术的东西。谁来做引导的事情。好像并没有。
有人会说,大学生了,要靠自己自律。那既然要什么都靠自律的话,那索性大家就都回到家里算了,天天圈到学校干什么。
当年我们学校,转专业需要足够好的成绩,这个设定就是挺逗的。你得把自己现在这个专业的成绩考到前多少,然后才有资格转专业。但是既然能考到前面,那还转什么专业啊。那可能也只有一种说法,那就真的是兴趣。
我曾问过一个领导,我问大学为了培养什么呢,是不是应该培养的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呢?她回答给我的是不是。我就只能问,那是什么。她支吾半天也回答不出来。我只能权且把她当做搞行政而不懂如何去做。
那同样的,我去问管教育的人。我说大学培养的应不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呢?他也一样告诉我不对。那我说有的人成绩不好,但是他能做事,他学东西快,但因为成绩他却没办法去做事,那这个是不是教育的失败呢。他说既然是学生,那为什么要挂科。让我想起一句老话“教不严,师之惰”,那我这锅也能扔的出去。
所以继续读下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以前问过不长,“你继续读,为了啥。”
不长说“我现在就是真的感兴趣,想研究,所以在继续在这条路走下去。”
硕士博士,在以前看来,这都是社会牛人,业界大佬。现在在这种教育越来越大的今天,硕士博士也开始一抓一大把。但是一旦变多,层次就开始降低。又有多少人,是真的为了了解和学习而继续的读下去。又有多少人就是为了个学历或者以后能够更好的找工作而去读的。
总能听说,某某学校读研的或者读博的跳楼了。而像武理工那种被人压迫的却并不多。大多数人在科研或者学术的过程中不堪重负,甚至会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而选择终结自己;亦或是有人难以承受严苛的要求,无路可走,走向生命的尽头。生命永远是那样的脆弱,在你脑海中产生轻生的念头的时候,生命就不在可贵,那时候生命成了累赘。
读不下去不是因为多难,而是因为没有方向。很多人读研因为找工作时候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说找不到觉得能证明自己的工作,所以继续读了下去。而在这不确定的选择中,走了一条岔路,或者说是自己并没有那么确定的路。
不长说,科研这条路本该是精英教育,应该抬高门槛,减少进来混的人,这样科研有效率有质量,大家心态也都能摆得正。
我说,科研之所以叫科研,就不是所有人都去做的一件事。如果说所有人都是本科生,那本科生和小学生都是一样的,如果硕士博士变得越来越多,那这硕士博士也无非就是初中高中罢了。
教育不该是功利的,教育本来是为了提高大家伙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涵养,而不是让这个成为一项工作,有一个确定的东西标准。教育是人文的工作,是人的工作,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现在教育成了业绩的考量,工资的标杆,那教育便不再是教育。如果所谓的培养只是高分好成绩,那可能只有培,而没有养了。
那天大凌子跟我说,他跳槽了,他说他觉得他不太适合之前做的事情,更适合做XX事情。我当时回了这么一句话,不管干啥,自己有目标就是好的。
人这辈子从来不怕低谷,怕的就是进了低谷都找不到方向往外走。
开门有把钥匙,但是这世界上有一种职业叫做开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