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四逆汤,桂枝加芍药大黄汤

太阴四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1 下利清谷,脾胃湿寒,火不化食,吃啥拉啥之义。此是太阴阳虚而脏寒,火力不足,完谷不化,下利而出,此为脏病益甚,此为里证,不可攻表,此为一定之理,汗出亡阳,必生胀满。

2 上条脉沉,当温其里,不可攻表,本条下利清欲,是脏病益甚,更不可攻表。上脉言脉沉,本条言里证。

3 病在三阳,则以先解表为主,后可议下。病在三阴,则里为主,太阴,少阴,厥阴,各以在经而论治。病在太阴之脏,汗为大逆。

太阴五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1 下利胀满,典型的太阴之证,此为在里;身体疼痛者,经脉寒滞也,此为表证。先温其里,后攻其表,此为治太阴病,经病连脏,表里先后之顺序也。温里宜四逆汤,温燥脾肾,建中回阳,攻表宜桂枝汤,通经解肌,以和表里。

2 先四逆温里,助脾阳之升发,营升卫发,后桂枝汤解表,通经解肌,和其营卫也。(此在太阳七十九同)

太阴六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三阳之利,津亡里燥,多见渴证,自利而不渴者,此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是当温之,宜四逆辈也。

1 属太阴者,脏有寒也,“当”温之,一定之理。

太阴七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1  伤寒,就是外感之义。一有感冒,即胸中发热,,腹痛,欲吐者,此是太阴病,脾阳虚而木贼之,则见腹痛,脾陷胃逆,胆木克胃,则欲呕吐,火气不降,则胸中有烦热。脾阳内虚而伤外寒,则见太阴之病。

2  太阴病,是指脏病,从脏病论伤寒,此伤寒者,伤足少阴之内寒,则因手少阴君火不降而胸热,君火不降而胸热者,因中气之虚,脾家之阳,伤足少阴之寒也。脾家阳虚,则中虚胃逆,君火不降而胸热也。黄连,泻手少阴君火不降之热也。脾虚不升,则木贼腹痛,桂枝升清阳之脱陷,以疏木而止痛也。胃气不降则呕逆,半夏降逆,中虚木贼则腹痛,桂枝升陷,干姜甘草,温脾家之阳,退客气之寒。人参大枣,补中而化气,复升降之常。

3  提纲言伤寒者,伤外寒太阳病者,给注解一下,伤少阴内寒者,也注解一下。经阳根于里,其实一气。经阳伤外寒,则里阴也盛,所以此提纲开头,就省文以伤寒开头。

太阴八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1  太阳病,治当解表,医反下之,则脾伤而肝郁,脾虚不升,胃逆则满,肝贼则时痛。此属太阴,下伤脾阳也。桂枝加芍药汤,生姜温胃降逆,以消胀满,甘草大枣,补中而缓痛。桂枝,解表以升陷,芍药,行血以疏木,则木随脾升,腹痛自止。肝主血,血行则肝气疏,血不行则肝气郁陷,则贼脾而腹痛,而芍药者,即行血以疏木,血行则木疏。浊阴右降,清阳左升,而桂枝者,外能解表,通经解肌,内能升清阳之脱陷。

2  太阳八十二: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本条提纲,就是脾阳虚而胃逆,浊气冲塞,则见胸满,故去芍之酸寒。

而本条提纲,也是太阳坏病,坏入太阴。书友群马老师,有一天突然问我这个问题,脾阳虚,桂枝去芍药,本条脾阳虚,为何反加芍药三两。我还没想过这个问题,还真是这么回事,我也没回答上来,附在此处,大家共同思考一下。

现在看来太阳八十二,太阳坏病,不仅坏入太阴,因微恶寒,也坏入少阴。

附:此方用于腹肌拘挛腹痛,腹胀满者。摘自《汉方临床应用》日本医家,把临床实际应用经的辨证经验,分的很细。新手虽没有实践,看了腹诊经验,就会临危不乱。

太阴九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1  本条提纲结构,是与上条提纲相同。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而大实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可以这理解。

2   下后伤中,脾虚胃寒,不能消化,则胃肠亢满而壅实,胃肠为腑,瘀滞不行,则生瘀热腐败,加大黄三两,泻其亢实。

3   此二方,本质上还是太阳病。因误下伤中,而转属太阴。另一点就是,桂枝汤,本身就是内伤外感,并治之方。桂枝加大黄汤,也叫桂枝加芍药大黄汤。

太阴十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胃气弱,易动故也。

1 太阴之为病,是太阴脏病,脾阳之虚,脉弱,其人本续自便利,设腹满时痛,以至大实,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胃气弱,易动故也。

2 太阴即病,胃气必弱,不言药之寒凉,而言易动脏寒故也。二药寒凉,以其胃弱,宜稍减之,方能有故无殒。防治其邪而伤其正,防治其标而伤其本,过用寒凉,止痛而败中,越止越痛。过用寒凉,动其脏寒,乃人之过。本条同上两条,太阳误下,而成太阴。

附;太阳篇,伤寒误下,桂枝去芍药汤,里阳虚故去芍药。《金匮》腹满脉紧弦,下之大黄附子汤,有附子细辛保中,皆是治病不伤本也,师言中气存,无人亡之理。

3 太阴为病,此是脏寒,虚寒湿盛也。

按;中气是中医治病的法宝。中气是区别与化验中药毒副作用药理最大不同。没毒的寒凉(如大黄)中药吃了败中,人就能死,阳明腑实,必用大黄,吃了就能活人。有毒的热性(如附子)中药吃了扶阳建中,中气不败,人就不死,这就是中医的中气之理。虽然中药也有毒药,但《伤寒金匮》中诸药,皆是仲景选用,必须区别对待。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太阴病篇学习摘要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 太阴叫做始阴,少阴是阴之中,厥阴是阴之尽,阴的尽头,刚开始进到少阴,到了厥阴还没治好就危险了,中医就是想尽办法让三阴不受邪,刚开始都是太阴,开处方时,不管病进入少阴.厥阴,随时都顾 ...

  • 桂枝加大黄汤治疗儿童腹痛一例观察

    消化系统疾患,是儿童常见问题.症状复杂,容易反复,原因繁多,颇令家长头痛. 本人一个主观的感觉是,我的小时候,农村小孩,天天泥土里玩耍,活动范围大,跑的开,追鸡撵鹅,摸鱼抓虾,体质往往比较健康,生病很 ...

  • 耕铭医轩|桂枝加芍药大黄汤“属太阴”之思辨忖度(兼议古代“鬼击”与小儿肠套叠)

    <伤寒论>第279条: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 ...

  • 《伤寒悬解》——栀子类汤,五条提纲

    太阳八十七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下伤中气,枢轴不运,是以腹满:阳明上逆,浊阴不降,腐败壅塞,宫城不清,是以心烦.烦极则起卧不安.栀子厚朴汤,厚朴.枳实破壅满而降逆,栀子吐 ...

  • 《伤寒悬解》旋覆花代赭石汤医案四条与瓜蒂散提纲

    附一:黄阳生医案:梅核气 刘某,男,28岁,1981年3月12日初诊,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有时咳出少量灰色粘痰,舌苔薄白,脉缓,属梅核气,乃气滞痰郁所致.治以利气开郁,化痰散结. ...

  • 《伤寒悬解》少阴病——猪肤汤,吴茱萸汤

    少阴十五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1 少阴病,脏寒则下利,亡阳火逆则咽痛,肺气不降则胸满,火逆离根则心烦.猪肤汤, 猪肤.白蜜,清金而止痛,润燥而除烦,白粉收泄利而涩滑溏也. 2 ...

  • 《伤寒悬解》承气汤应用,三条辨证提纲

    阳明二十九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此但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必胀 ...

  • 《伤寒悬解》桂枝二越婢一汤,经典医案

         这都是注解之后的文章,好好看就能懂,看不懂也不要紧,结合昨天的桂枝麻黄各半汤一块看,还看不懂也不要紧,继续往后学,下一遍再看,反复的看,结合自已的思考,一定能看懂.必竟这不是小说,你也别想着 ...

  • 『伤寒验案』伤寒名医验案:桂枝加芍药汤、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方药]桂枝三两(去皮)(9克)芍药六两(18克)甘草二两(炙)(6克)大枣十二枚(擎)(4枚)生姜三两(切)(9克)[煎服]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现代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猪肤汤、四逆汤、吴茱萸汤

    少阴十五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1 少阴病,脏寒则下利,亡阳火逆则咽痛,肺气不降则胸满,火逆离根则心烦.猪肤汤, 猪肤.白蜜,清金而止痛,润燥而除烦,白粉收泄利而涩滑溏也. 2 ...

  • 《伤寒悬解》桂枝甘草龙牡汤,茯苓四逆汤

    太阳百零五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火劫发汗,是为火逆,火逆之证,下之亡其里阳,又复烧针发汗,亡其表阳,神气离根,因而烦躁不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疏乙木而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