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武式太极拳的“气贴脊背”身法训练

編者按:“氣貼脊背”,據說是佛道兩界追求的至高境界,秘而不宣,致使該絕技不甚流傳。自從武禹襄創立了武式太極拳,才將這個頂級的功夫流傳出來,造福武林。
“氣貼脊背”訓練,各派練法各異,然武派練法更加切實可行,以身法帶動內動,意識之引導外動,就可以練出這門頂尖功夫。其練法,實屬武派之精華。
武式太極拳身法主要有:涵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沉丹田、虛實分清等,共十三條。“氣貼背身法”,是武式太極拳的另外一種重要特色,外界瞭解不多,比較神秘。它是武式太極十三條身法之外的另外一種身法。
這裡搜集了郝少如先輩以前在講課的時候的一些學員的筆記,有關於“氣貼背身法”的描述,有刪節並整理,供參考。
筆者無意間得到該秘笈,苦練不已,甚以為妙!不敢私藏,特毫無保留,原文發佈,並作了簡單注釋,以饗好友。

正文:

練習太極拳不能不講究身法,武式太極拳身法即:涵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沉丹田、虛實分清等,共十三條。初學者可以先練前八法:涵胸、拔背、松肩、垂肘、提頂、吊襠、氣沉丹田、護肫等等。身法即常講的所謂“內形”,“內形”要與“外形”拳架統一,要求做到將精、氣、神寓於拳架之中,還要做到有知覺,這樣才能達到太極拳的意境。

   身法就是對各個動作的組織活動的總稱,如涵胸、拔背等,身法也是組織的一種方法。各種身法各有一定的用處,目的是節節貫穿,不頂不丟。節節貫串,為的是能通達全身,使全身通氣,也是為了勁整。

  涵胸要點是左右“兩胸”的涵胸。“兩胸”是指在鎖骨以下二、三寸處部位,亦即肋骨微含包圍“兩胸”往下沉。從鎖骨到“心”不可彎曲,均勿“含心”。“拔背”是大椎要拔高(編者按:大椎拔高與肌肉松而下沉,自身必然產生一種高大的感覺,這是自己判斷自己的動作是否合乎要求的一種判斷辦法),兩者同時進行,即一個動另一個要相應動,先空後松,用松肩垂肘來幫助涵胸。“拔背”要互不破壞,與此同時,“後肋”及“扇骨”往下插,以外動引導內氣的邉樱_到外形邉优c內氣咝械慕y一,這叫做“氣貼背”。人的背後的“機關”(編者按:或稱生理組織)很多,不可忽視。松肩垂肘要求兩處關節松脫開來,再配上含胸、拔背,然後才能將內氣布於“兩膊”,開於手指。因為放鬆才能貫氣,氣貫於手指,一定走“膊”的裡半邊(編者按:丹田內氣上提,沿雙臂內側咝械绞种福@樣是為了有勁、有敏感性。

  還有“腰”(編者按:“腰”指人身上的兩腎區域。)和“尾骨”隨時要居中,居中是居八個頭的中間(編者按:一旦站立,即意識到身前身後各有一尺的放長,當然,左右也是如此,自己置身是在十字中心,同樣再加上一個十字交叉在一起,自身則在八個頭的中心,這是八面支撐的起源)。無論手如何分合,“腰”“尾”總是居於勢法的中央,其次是居他我雙方四隻手的中央,也就是“腰”和“尾”要緊跟手法步法,不可落後靠邊緣,因為四肢的後盾是“腰”“尾”,如若“腰”“尾”沒有豎好(編者按:這裡指尾骨下插的意思),節節貫串不能到手。手用不上是因為失去了支撐(編者按:這裡指失去了八面支撐的意思)。因此不單要求手活步活,還要求“腰”“尾”更加活,從而達到上下相隨一致性的目的,達到發勁如放箭的地步。

再說“形於手指”,首先要將掌根坐好,不能手掌“倒伏”(編者按:這裡指手腕軟下來後,導致沒有立掌),必須將掌根之意超過掌前,這樣形和意在一根線貫串,推手可以得勁。不然便是好像折斷了自己的“矛頭”那樣(編者按:這裡指內氣沒有灌於手指,導致手腕軟而無力),沒有用處。

  如何理解氣貼背?任何動作,包括蓄而後發,背上都不能絲毫使勁,如使勁背部僵硬了氣便下不去,氣下不去,勁便沉不下,所以做任何動作,特別是發勁一刹那,務必背肌要放鬆,用意將“兩背”下插“兩肋”下達“腰”,背呈鼓面(有含胸相襯)而不是穹背,沒有背包袱弊病,使勁能下沉集中,這是勁整的第一條件。(編者按:武派太極拳講求氣斂脊骨,因此,背部不能絲毫用勁,要在意識的引導下進行,將內氣沿背部下沉,即勁的下沉,即此道理。做到這一步,才能將這些內氣再聚于丹田,然後布于全身,形成內氣鼓蕩。正因為如此道理,“氣貼背”訓練非常重要。)

(強調氣貼背是武式太極拳的特色,它是八法或十三身法之外的兩外一種身法,不可等閒視之。)

編後語:這是“氣貼背身法”訓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字描述,也是武術界能夠唯一見到的從郝家傳出的“氣貼脊

(0)

相关推荐

  • 先求展开,开什么?是架子姿势吗?先求展开...

    先求展开,开什么?是架子姿势吗? 先求展开求的是开关节,后求紧凑求的是节节贯穿.练太极是造九节鞭.一根钢管剁成九节,穿上钢丝就基本造成了.这就是节节松开,节节贯穿的道理. 不怕刚,不怕柔,就怕刚柔相济 ...

  • 武式太极拳的“气贴背”身法训练

    作者:武式太极拳 编者按:"气贴脊背",据说是佛道两界追求的至高境界,秘而不宣,致使该绝技不甚流传.自从武禹襄创立了武式太极拳,才将这个顶级的功夫流传出来,造福武林. " ...

  • 武式太极拳的“气贴背”身法训练----郝少如

    编者按:"气贴脊背",据说是佛道两界追求的至高境界,秘而不宣,致使该绝技不甚流传.自从武禹襄创立了武式太极拳,才将这个顶级的功夫流传出来,造福武林. "气贴脊背" ...

  • 太极拳的“气贴脊背”身法训练

    气贴脊背训练,以身法带动内动,意识之引导外动. 太极拳身法即: 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等,共十三条. 初学者可以先练前八法:涵胸.拔背 ...

  • [转载]武式太极拳中的意念

    原文地址:武式太极拳中的意念---郝少如 原文作者:武式太极拳论坛 打太极拳不能离开意识活动,拳书上说"意识在先",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心发命令就是意念',胸来执行是胸的运动受命于 ...

  • [转载]武式太极拳转换之法

    原文地址:武式太极拳转换之法----郝少如 原文作者:武式太极拳论坛 编者按:太极拳的转换的转换之法,各派都有具体要求,而武派的要求更加独特.下面文章中的描述,是练好武式太极拳的关键所在.其实,转换之 ...

  • 揭秘武禹襄之“气”(三)——武式太极拳练...

    揭秘武禹襄之"气"(三) --武式太极拳练气之法 要点有四: 一,心法 二,身法 三,行功心解 四,打手要言 正文: 一,心法: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方能敛气入骨. --武禹襄&l ...

  • 武式太极拳名人录

    编者按语:待续 一.李亦畬 郝少如先生生前论太极拳艺时,常以亦畬先生举例,尝曰:"太极拳不在先天之力大小,而在后天之巧,能备'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则能以己之小胜彼之大,亦能以耄耋之年 ...

  • 武式太极拳之蓄力与吐力

    一.蓄力之說 武式太極拳行拳走架,以一隻腳支撐,另一隻腳虛點.重心在實腿的湧泉穴.拳法的變化,皆以實腿支撐和完成.有人會問,這樣走拳,武派的內勁如何描述? 當我們走拳,身體完全放鬆,直達腳底,在放鬆情 ...

  • 心放低,慢下来——武式太极拳线下班有感

    武夷山的武式太极拳课程一出,我忙不迭的报了名,作为有老师的学生,闭关修炼实在不是好方法.太极拳的习练,是改变我们使用身体的方式.没有人在旁边指点,无法自我反省:有老师提醒并调整让我们重组身体的结构,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