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拳秘诀Z

原文作者:大器彪龙

学拳秘诀
taijiquan介于道和艺之间,处于有无之间,在内不在外,要以有处揣其无,以虚处度其有。
taijiquan的意境如画家随手画画,构图笔墨并不是刻意安排,然而一笔便意趣盈然。但达到这种高境界非一日之功,如齐白石画虾。
白石老人63岁时画的虾,外形很像,但虾的透明感还表现不出来,虾的头胸还不浓淡适宜,腹部少姿态。到了66岁,画的虾身已有透明感,头胸部前端非常坚硬,表现了虾的硬壳,腹部关节中间拱起,好象能蠕动了,长臂钳也分出了节,最前端一节较粗,更显得有利。大约70岁,齐白石画虾才进入化境,虾才成为透明的、游动的、活生生的,虾的向背、阴阳、轻重、厚薄、软硬等,都在简略的笔墨中充分传达出来,而且看上去总象在水中,是湿润润的。白石老人自己说:“我画的虾和平常看见的虾不一样,我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所以是活的。”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对张大千说过:“中国画真神奇,齐(白石)先生的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一点色,一根线去画,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齐白石的画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气韵生动。
关于taijiquan的练习,郝为真先生说:“初练时,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则如身在水中,两足浮起,浮游水中,能自如运动。第三层,则身体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走,临渊履冰,神气内敛,不敢有丝毫散乱。此则拳成矣。”杨澄甫宗师言练拳之境界:“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又说:“世间练太极者,亦不在少数。宜知分别纯杂,以其味不同也。纯粹太极,其臂如棉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弹丸,迅速干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觉一动,并不觉痛,已跌出丈余矣。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粘住,即如胶而不能脱,使人双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极也。若用力按人推人,虽亦可以制人,将人打出。然自己终未免吃力,受者亦觉 得甚痛,虽打出亦不能干脆。反之,吾欲以力擒制太极能手,则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杨澄甫宗师所言指明了taijiquan的练习方向和境界。练拳之时,要全身松开,不尚拙力,中正和顺,稳静安舒,轻灵圆转,纯以神行。要如庄周之梦蝶,人蝶不分,做到思虑全无,心中空空洞洞,人拳两忘。
taijiquan是无言的诗、立体的画、流动的雕塑。今人学习taijiquan,一者未遇明师,不入门径,徘徊歧路,劳而无功;二者虽遇明师,浅学即止。故学习的人多,学成的人少。如何达到taijiquan的境界呢?郑曼青先生自言从杨澄甫宗师学拳七年,一个单鞭就学了一年半。据《史记》记载:孔子跟乐官师襄子学古琴,一首乐曲练习了十天,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可以弹新曲子了。孔子回答说:我弹此曲虽已顺畅,但还不熟练。数天后,师襄子再次对孔子说:你弹此曲已很熟练,可以换新曲子了。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掌握这首乐曲的精神。又过了些日子,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掌握这首乐曲的精神了,可以换新曲子啦。孔子回答说:我还未体会出这首乐曲所描述人物的形象和气质。之后,孔子经静心细思,对这乐曲有了深刻理解,于是对师襄子说:我体会到这首乐曲所描述的这个人物,皮肤深黑,身材高大,双眼炯炯有神,凝视远方,如同一国君王,除了文王外,有谁能如此?师襄子听完孔子的话,即刻离开座位,恭敬地说:我的老师曾指出,这首乐曲是“文王操”。孔子学弹古琴,从“得其曲”到“得其意”,到“得其人”,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学习taijiquan如果能象孔子一样好学深思,一定会学有所成。
二、学拳秘诀
李公雅轩为“杨门三轩”之一,得杨健侯祖师传授拳艺,并遵其意于1914年拜杨澄甫宗师为师,追随杨澄甫宗师十八年,深得杨家拳神髓,以散手见长。在他的床边墙壁上,总是贴着他亲手用毛笔写的字:“要经常想杨老师打拳、推手的样子,功夫才会长进。”许多学生都想把taijiquan一下子学到手,特别是有些文化较高的人,东看书,西看书,总想在其中找到捷径。有一次,他们问李雅轩先生:“李老师,学taijiquan有没有什么诀窍,你能不能传我们一些秘诀?”李先生说:“我现在告诉你们两句话,照这两句话去做,拳就练得好,功夫就会进步。第一句话:打拳要放松放软的打。第二句话:打拳要想着我的样子。”李雅轩先生将taijiquan功夫从劲的角度分五级:硬劲、僵柔劲、松沉劲、轻灵劲、虚无劲。又说:“硬劲不如僵柔劲、僵柔劲不如松沉劲、松沉劲不如轻灵劲、轻灵劲不如虚无劲。”
taijiquan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taijiquan的最高境界是虚空无物的感觉,让对手看得见却摸不着,抓不住,打不上,捕风捉影,处处落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要达到taijiquan的最高境界,尊师重道追根溯源是根本。能把握住根本,才能善始善终,走向taijiquan的最高境界。
三、taijiquan之秘
taijiquan的最大秘密是“松”。郑曼青先生学taijiquan近五十年才悟到“松”的道理。究竟什么叫做“松”?怎么能松得很乾净,这句话很难讲明白。郑曼青先生回忆杨澄甫先生当年教拳,一天到晚坐在哪儿,可以不发一言,不问他他绝不讲话;但这个“松”字,每天总要讲个几百回。杨澄甫先生还讲了一句话,就是“不跟你讲这句话,你三辈子学不到的”,郑曼青先生就怀疑:难道讲一个“松”字,我就三辈子学不到吗?五十年后想起来,郑曼青先生说:不但三辈子,也许六辈子还学不到。taijiquan说难,就是难在自己挡住自己,不肯松,如果真正把这个松字能了解,那便是好极了。无论如何,要放松。要松到什么程度呢?人家打我,再有力量,也到不了我身上,所以力量再大也没有用,都空掉了,甚至你自己跌成重伤,那我打人家呢?把一个整个的人打出去好几丈外,这又是什么道理呢?这是taijiquan的一种高深理论,它有一种哲理在里头,而且是一种合乎科学的杆杠力量。不但是哲理与科学合而为一,它能将各种自然原理合并来应用。这你会觉得很难,可是只要真能松透的话,什么都拦不住你。所以练taijiquan“松”为第一,这一点是我(郑曼青)自己深深感受到的。
罗邦桢是郑曼青的大弟子,他在去美国之前特地向郑曼青先生请教在美国教拳应注意什么?郑曼青先生回答他:“要注意松。”后来罗邦桢说:“练拳45年,不敢说有45年的东西,一个‘松’字,就让你琢磨终身。”常言道:“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松是通行证,松是敲门砖。松到什么程度,taijiquan就达到什么程度,松不到那个程度,便不晓得那个程度的奥妙。李雅轩在《taijiquan随笔》中提出“松软是taijiquan的宝贝”。特别强调练taijiqua

(0)

相关推荐

  • 【原创】杨德厚先生长寿秘诀:心态好,习惯好,太极拳好!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 ...

  • 学拳秘诀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一.太极拳习练.太极拳介于道和艺之间,处于有无之间,在内不在外,要以有处揣其无,以虚处度其有.     太极拳的意境如画家随手画画,构图笔墨并不是刻意安排 ...

  • 练拳秘诀(气沉涌泉)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从气沉丹田到气沉命门(可以看其他日志),从气沉命门到气沉涌泉. 气沉涌泉的时候,气沉的是支撑腿的涌泉,在沉的过程中,从膻中穴,后脊柱中线,沿着下走,汇合于 ...

  • 了解三大内家拳劲路特点,让你学拳更有方向

    探密内家拳:了解三大内家拳劲路特点,让你学拳更有方向 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被称为内家拳三大拳种,虽然其核心都符合内家拳的核心理论,但三种拳的劲路却各不相同.本来我是想先分别详细介绍下内家拳的三大拳种 ...

  • 学拳先站三年桩,为了练什么?

    站桩在传统武术中占着很重要的位置,也很神奇.神秘,那么站它起什么作用呢?它到底是练什么东西?为什么同样的桩法,就有的人能练出功夫,有的人站了好多年也没什么效果呢? 有的人说,站桩是静态中煅练肌肉,这话 ...

  • 杨露禅学拳于赵堡陈清平”考析 ……转载郑永强先生一篇文章

    太极拳界一直有一个困扰了百年的疑问那就是"杨式太极拳出于陈式太极拳,为啥两者风格迥异,陈式太极拳顿足奋力.轩眉怒目,一若外家拳威猛不可一世,而杨式太极拳柔顺.缠绵.连续不断.外不露形?&qu ...

  • 古代为什么学拳先站三年桩

    站桩在传统武术中占着很重要的位置,也很神奇.神秘,那么站它起什么作用呢?它到底是练什么东西?为什么同样的桩法,就有的人能练出功夫,有的人站了好多年也没什么效果呢? 有的人说,站桩是静态中煅练肌肉,这话 ...

  • 松胯时总夹裆?练太极胯部难题“有救了”,从此学拳很轻松

    任收老师:松不了胯.夹裆的原因是什么?需要如何改正呢? 任收:陈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陈斌首批弟子.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在太极拳练习当中松不了胯,容易夹裆 ...

  • 内家拳秘诀:九要论 一气,整劲的根源

    从来散之必有其统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而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事有必然者. 且拳事之论亦甚繁矣,而要之千变万化,无往非势,即无往 ...

  • 太极拳理论家陈鑫之学拳须知的要义、探悟、质疑

    <陈氏太极拳图说>研读文集之一.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太极拳. 研读陈氏太极拳宗师陈鑫先生所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与先人对话,探求太极拳古风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