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援朝|圣地延安——西北红色之旅纪行(四)
聂援朝|圣地延安——西北红色之旅纪行(四)
延安,很古老,也很神秘。
这里有石器时代的“黄龙人”,这里是被誉为炎黄子孙的“人文初祖”黄帝的故里,轩辕氏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这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陕北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总是沟壑纵横,风沙漫天。光秃秃的黄土高坡。今天我们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满眼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满山满坡苍郁葱茏,与满眼苍翠的欣喜相比,从我们心底涌起的是一种红色朝圣者的虔诚和景仰。
延安,有一座宝塔山,山上有一座宝塔(岭山寺塔),是始建于唐朝,重修于宋朝的一座砖土结构的古塔。全高44米,八角九级阁楼式砖塔。从内部可以登上塔顶俯瞰延安城。南北门颌书“高超碧落”和“俯视红尘”字样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延安宝塔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存在。
这里最引起世人瞩目是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延安这片贫瘠的土地成为了中国革命的红色中心,成为了全国各地的许多热血青年不畏艰辛、心之向往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这里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杨家岭,许多中国革命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中央大礼堂,是由一座天主教堂改建的,从样式上看明显带有西式教堂和陕北窑洞双璧合一的建筑风格。布置简单的主席台和会场条椅,著名的中共七大在这里召开,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做了著名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和《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就是在这个会场上,党中央第一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的概念。
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旧址,一间不大的房间里,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提出了“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著名论断。采风团在这里召开了一个简短的文艺工作讨论会,在作家们踊跃发言的同时,我仿佛看见了八十年前延安韵味淳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看见了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高亢激越的信天游,古朴精美的民间剪纸,热烈欢快的陕北大秧歌……,更看到了继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一大批诸如《黄河大合唱》、《白毛女》、《李有才板话》、《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红色经典作品问世,对中国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至今仍在历史的长河中恒久地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枣园,被称为是延安时期的“中南海”,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同志都居住在这里。导游介绍说:毛主席原在杨家岭居住,遇日军轰炸,被迫搬到枣园。毛主席旧居的窑洞里,我看到的是窄小的土炕,看到的是土布的被褥,简陋的家具,狭小的两孔窑洞中间有一条逼仄的通道连接,两孔窑洞和通道加起来面积不会超过30平方米。就是在这样普通的窑洞里,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毛主席写出了许多诸如《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一大批闪耀着智慧之光的理论著作。所以这里又被称为“毛泽东思想的摇篮”。
在杨家岭毛主席故居前面的一块空地上,有一个简陋的石桌,旁边有几个石凳。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接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谈话中提出了那个震惊世界的著名论断:“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首八十年前的苦难和辉煌,我看见了当年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政治孤立、军事打压、经济封锁,反动派三位一体地围剿党中央和边区革命根据地,看似铁甲合围天衣无缝,实则自欺欺人不堪一击。伟人一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如火如荼。我看见了毛主席亲手种过的菜地、朱总司令用过的铁锄、周副主席纺过的纺车……。继政治孤立和军事打压都难以奏效之后,经济封锁的阴谋亦随着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开展而告破产。
有一首歌里是这样唱道: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可是眼下映入眼帘的却是宝塔依然巍巍,只是延河里的水不再滚滚,而是汨汨了。大部分河床是裸露着的,只有中间有一道小水洼,水是静止的。西北缺水,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生态环境日益荒漠化,解放已经几十年了,延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在延安,我听到了上个世纪末,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延安市领导的一番对话:
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延安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严重滞后的。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出台一个政策,退耕还林。鼓励老百姓种树,国家实行飞播造林,谁种谁得。国家给予粮油补贴和适当生活补助。
不种粮食那我们延安的老百姓吃什么?
全国那么多的产粮区未必还养不活延安的老百姓?延安有着光荣的红色革命传统,现在是要开始进行一场生态环境的绿色革命了。植树造林,谁种谁得,留得秀美山川,造福后代子孙。
于是,承包山林,飞播造林,开发经济林木种植。这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的的经济转型发展活动,在当下还没有看到显著的效益,但是,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就在延安宝塔公园,我们看见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及国家各部委认领种植的苍松翠柏都已经是华冠浓荫、郁郁葱葱的了。
在旅途中,我们看见了万亩苹果园那宏大的场景,秋阳夕照之下,枝叶在微风中泛着金色的光,满树的苹果挂满了枝头,压弯了苹果树的腰身,地上也堆满了自然坠落的苹果。陕北的苹果,以其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而酸甜适中、口味纯正享誉国内外,已经成为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品牌。
有人说:延安的信天游,是随着白云飘来的天籁之音;延安的腰鼓舞,是携风挟电的精灵之舞;延安的手工剪纸,是塬上儿女心灵织就的美丽图画……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的民族民间艺术就像那飞舞的红绸带,在黄土高坡上迎风高扬。比这更为珍贵的是:千千万万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经过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来到这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给我们子孙万代留下的宝贵的延安精神,它将鼓舞着我们,为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的“中国梦”奋力前行!
作者:聂援朝 湖北黄梅人 省作协会员
执行主 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