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中医辨证
当人在出于精神焦虑、过度劳累的状态下容易导致心悸的发生,心悸是心脏的一种常见病证,为临床多见,除了可以由心本身的病变引起外,也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而致。
《内经》虽然没有心悸这个病名,但有类似症状记载,如《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并且认为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同时也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参伍不调者病。”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疾病的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等为病证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出现心悸时,应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1.体虚久病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者是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导致心失所养,表现为心悸。
2.饮食上过度的吃一些高脂肪高热量和生冷的食物,在体内蕴热化火生痰,伤到了脾,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
另外劳倦太过伤脾,或或者是长时间久坐卧,伤到了气的运行,引起生化之源不足,从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而发为心悸。
3,七情所伤,这类人平素平时喜欢静,胆子小,悲哀过度,忧思不解 也容易不能自主的心悸。
4,药物中毒药物过量,损害心气,严重的会损伤心质,引起心悸,如附子、乌头,西药当中的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当用药过量或不当时,均能引发心动悸。
心悸的发病,主要就是由惊恐恼怒,动摇心神,致心神不宁而为惊悸;另外就是因久病体虚,劳累过度,耗伤气血,心神失养。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由于心神失养,心神动摇,悸动不安。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相关。如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动悸。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发病。
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都可以导致心悸。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主节治,心脉运行不畅则心悸不安。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致使心脉不畅,心神受扰,都可引发心悸。
心悸的病性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痰火扰心及瘀血阻脉而引起。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
如实证日久,耗伤正气,可分别兼见气、血、阴、阳之亏损,而虚证也可因虚致实,而兼有实证表现,如临床上阴虚生内热者常兼火亢或夹痰热,阳虚不能蒸腾水湿而易夹水饮、痰湿,气血不足、气血运行滞涩而易出现气血瘀滞,瘀血与痰浊又常常互结为患。
总之,本病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是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之证。
心悸仅为偶发、短暂、阵发者,一般易治;反复发作或长时间持续发作者,比较难治。如果患者气血阴阳虚损程度较轻,未见瘀血、痰饮的症状,病损伤脏腑单一,治疗及时得当,病证多能痊愈。反之,脉象过数、过迟、频繁结代或乍疏乍数者,治疗颇为棘手。若出现喘促、水肿、胸痹心痛、厥证、脱证等变证、坏病,若不及时抢救治疗,后果就很严重。
【预防】
情志舒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
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