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上盘硬菜。

前几年市场的明星股,有些已经腰斩,至今还在创新低。放在1年多以前,大家可能想都不敢想,居然会跌这么多。

世界上最危险的是赛道股,更危险的是被赛道开除的“前赛道股”。那些被开除的前赛道龙头,主要有3个特征:

1、杀逻辑:基本面被证伪。

2、过去累计涨幅大,主要靠PE的拔高。

3、高位派发,越跌股东人数越成倍增长。

很多人以前没买上很后悔,基于当年的赛道信仰,受锚定效应影响,比如200跌到99就觉得捡到大便宜,迫不及待买入。

当然了,上百家公司,具体情况不同,无法一概而论。但历史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细细品味,让人变得更加睿智。

... ...

过去市场的残酷历史,反复提醒人们,行为金融学原理:大多数人还在抄底xxx的时候,经常未必是底。且老手死于抄底。

当然这也不是100%,还要回归基本面,以及看估值与业绩增速的匹配程度。

我之前说过,逆向投资不等于下跌就抄底,警惕为了逆向而逆向。要分清楚是杀逻辑还是杀估值。杀逻辑主要表现在,企业未来没有扩张空间,以及产品未来价格会持续下降,产品无法做到量价齐升。一旦发生杀逻辑,即使腰斩也未必就是便宜。

如果是杀估值,还要看业绩匹配程度,比如过去80倍市盈率不贵,但现在40倍市盈率不代表就便宜。有些企业行业景气度下来了,估值中枢也会重新匹配。2007年,金融银行如日中天,在当时妥妥的赛道股。记得最高峰,给到了50、60倍PE。

股价=EPSxPE,后来的10年,EPS(业绩)虽不断增长,但最终抵不过PE的下降幅度,很多PE下降到了个位数,多年后股价靠着业绩增长才回到当初的高位。

市场的运行,由很多个小周期构成,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时期的明星公司,一旦到了人人皆知、热火朝天的时候,往往就是旧周期的结束,新周期的开启。

人的思维千万不能有路径依赖,始终要往前看,要寻找的是未来的好公司,警惕现在人人都一致性说好的公司。

有件事还是挺奇妙的,过去我研究一些硬朗型公司时,一开始身边的人普遍都觉得不咋样,但后来被市场挖掘后,走出来了,他们就觉得很刷新三观。当然这不是为了吹牛啥的,我也有看错的时候。

就想通过这些经历,分享个人经验:一般好的投资,开始或多或少都有瑕疵,会形成大的预期差。当一家公司人人都说好,没有预期差、没有任何瑕疵的时候,基本都走出来了,那时也没你啥事了。

PS:公司本身要足够硬朗,并且这个瑕疵是可以扭转的,主要是心理层面的瑕疵,并非构成重大实质性硬伤的瑕疵。

... ...

尽量还是远离市场,尤其不要被短期股价所影响,回到本质,用商业思维去理解、解读。

今晚上盘硬菜,

最后分享一个关于商业模式的理解:

过去10年、20年,细心观察和总结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基金阶段性重仓,都是一些很时髦的新型明星企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阶段明星,都是昙花一现,最终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为啥呢?

有些生意,属于「吞金兽模式」,要依靠不断的投入,不断的输血,才能维持竞争力。而真正优秀的公司,投入都是很小的。很多年前,看到芒格有一句话,让我挺震撼。也点醒了我,以至于自此以后,对于吞金兽模式,赛道再好我也不会考虑。

他说:“世界上有两种生意,第一种可以每年赚12%的收益,然后年末你可以拿走所有利润;第二种,也可以每年赚12%,但是你不得不把赚来的钱重新投资,然后你指着所有的厂房设备对股东们说:这就是你们的利润。我恨第二种生意。”

好的企业,一定是投入很小,但却像印钞机一样不断产出。

很困了,有机会再详细拆解,886

周末愉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