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特辑】你陪我长大 我陪你变老/李雪娇散文/父爱如酒
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
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
父爱如酒
父亲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知道父亲爱酒,是那种爱到骨子里面的,酒见证着父亲的欢乐和忧愁,见证着父亲辛劳勤俭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父亲1932年农历6月25日出生于萍乡湘东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在安源煤矿挑过脚炭,给地主做过长工。1948年参军,编在第四野战军,参加过著名的辽沈战役。复员后在萍矿救护大队工作。
为了他挚爱的矿山,为了他挚爱的娘亲和妻儿,父亲像一头老黄牛任劳任怨。在矿难抢救中,父亲不顾自身安危冲在最前面,一次,井下冒顶时落下的煤块将父亲的一颗门牙砸落。杨桥煤矿开矿时遇到地下水,难以降伏水魔,父亲带领队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凭着高超的技术,一举攻克水患,为杨桥煤矿顺利投产立下汗马功劳。因为父亲的突出贡献,安源煤矿给予了父亲最高的工资标准,在全矿工人中工资级别排在第一。
在家里,作为顶梁柱的父亲是绝对的权威。五个儿女个个他都捧在手心,尽全力保障家中老小的吃饭穿衣问题。父亲自己在工余时间种菜、接零活,得来的收入给儿女们添件新衣、买双新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计划经济下的商品短缺的安源小镇,我们姐妹兄弟们能吃得饱,穿得整齐干净,都缘于父母之爱。
只要家里的经济条件许可,父亲每天晚上都要喝两杯白酒。下酒菜难得有肉,没有好菜,一碗南瓜、一碟花生米,甚至是一点黑乎乎酸兮兮的咸菜,父亲也能喝得微醺。父亲端起酒杯那享受而满足的神情,由酒香而酿造的家中幸福的氛围,成为一种美好的记忆,在我生命小溪里溅起朵朵愉悦的浪花。
有母亲在一旁时时提醒,父亲在家里喝酒很少喝醉。父亲好客,家中来客,他拿出珍藏的好酒,吩咐母亲多炒两个菜,和朋友推杯换盏,喝到兴奋处,两眼放光,平时寡言少语的他,喉咙里似乎有很多很多的话语要诉说。他不懂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古训,但他却用自己的汗水和读书才有出息这样朴素的理念,供儿女们读书成才。
在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的1975年,父亲自信地认为做木匠和裁缝是体面的事情,“裁缝进门客一样,木匠进门牛一样”是他挂在嘴边的话。基于这一认知,他让自己的大女儿和大儿子分别学了裁缝和木匠。他没有料到,八十年代以后,商品极度丰富,裁缝和木匠在小镇上几乎是集体失业了,哥哥和姐姐后来都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父亲性格豪爽,性子又直,经不起人家两句劝,在外面喝酒很容易喝醉。父亲所在的萍矿救护大队的队长是抗日英雄邱维范,邱老被日本鬼子的子弹打瞎了一只眼睛。抢险立功,和部下们喝庆功酒,喝到动情时,会指着自己的假眼睛摆谱,激动处直接掏出假眼睛,让队员们个个惊愕无比。接下来就是队员们一个一个喝得烂醉。父亲平生一次最危险的醉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救护大队的队员们斗完酒各自回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父母踉踉跄跄走到离自家还有几百米远的小河边,终于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地,烂醉如泥。在地上一觉睡到第二天清晨,被早起的邻居发现才愧然起身。
有一段时间,父母喝酒时一言不发,喝上一口酒,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眉头紧锁,眼睛定定地看着一个方向,像是思考着什么重大决定。父亲的沉重和沉默,影响了全家人的心情,他凝重的神情让儿女们个个小心翼翼,不敢靠近父亲身旁,生怕打扰了父亲的思绪,又害怕惹得他发怒。
有一天夜里,我起床小解,看见父亲正在拿着一个酒瓶干喝白酒,当我将目光投向他时,发现父亲正在悄悄流泪,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像一座雕像一般,任泪水一滴一滴流进苦涩的酒杯。此情此景,让我的心中有种刺痛的感觉。父亲顶天立地,坚强如山,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是数次从危险中救出矿工兄弟的救护英雄。他的事迹和救护经验,被萍矿救护大队编成教材,供新队员学习。我长到十几岁,何曾见过自尊自强的父亲流过泪?
后来,在母亲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我知道了大致的情形,原来,父亲举报了一个滥用职权贪污公款的上级,受到了打击报复。一时间,有冤无处诉,有恨无人解。一开始怂恿父亲举报的三五同事见被举报的上司安然无恙,事到临头,都做了缩头乌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父亲在借酒浇愁后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自己吞下了不自量力拿鸡蛋碰石头以下犯上的苦酒,只有选择提前退休,含怨离开了深深热爱的矿井和救护岗位,让他有着美术天赋、年仅十五岁的小儿子高中肄业,子承父业成了一名煤矿工人。
视工作如生命的父亲,一旦离开了岗位,一个人更加沉默了。他每天落落寡欢,一大清早就换好工作服,到安源煤矿总平巷前看工人们上班下班,实在忍不住,他就沿着井口一路步行,从安源煤矿一直走到高坑的紫家冲煤矿。整个高安煤田地图,哪里是煤柱,哪里有安全隐患,通风口、进出路线,父亲都烂熟于心。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被父亲喝干的白酒瓶可以拖一个板车,母亲担心父亲整日喝闷酒会闷坏身体。好在不久,姐姐和哥哥的儿子相继出生,一天天长大。白白胖胖的两个小孙子,呀呀学语,隔代的爱,爱不够,父亲的脸上重又绽放出笑容。那个时候,父亲才五十出头,身板笔直,浑身有使不完的。任凭母亲吩咐他做这做那,为孙儿喂饭、洗澡,乃至挑水、买菜。立冬过后,将十几条大鱼一一剖开、洗净、晒成半干,为母亲做扎鱼打下手,这些琐琐碎碎的事情,父亲都乐此不疲。
对于好酒的父亲来说,吃饭时呷几杯白酒,一边喝酒,一边含饴弄孙,用筷子头沾酒让围绕在饭桌边玩耍的两个小孙子舔,小孙子辣得出眼泪,哇哇直哭,父亲乐得哈哈直笑。有时候,父亲会将一粒粒的花生米夹起送进小孙子花朵般的小嘴里。在五个孙子、外孙、外孙女成长的岁月里,父亲的坚实的肩膀是孩子们最稳妥、最舒适的坐骑和摇篮。那十几年间,父亲像是又焕发了青春和活力,整个人神彩奕奕的。
儿女们对他最好的报答便是送各种品牌的白酒。有酒万事足,父亲喝着小酒,高兴的时候,会敲着筷子,嘴里哼着萍乡采茶戏《吴艳花与郭子书》的唱段,陶然自乐。邻居老哥到家里坐坐,正在饭口上,父亲必定留下同饮几杯,席间你推我让,互相夸耀起自家的儿女、孙子辈,父亲酒意正浓,脸泛红光,讲起他的五个孙子、外孙和个孙女,全部都是研究生和本科学历。对读书人的看重,让父亲年年月月节衣缩食,为每个考上大学的第三代每人发给3000元的奖励。记得2005年我的女儿考上大学的那个夏天,父亲将用蓝色布手绢包了一层又一层的3000元钱交到他疼爱的外孙女牧骊手中,温言叮嘱外孙女好好读书,那慈爱的目光,能把雪山融化。
遇酒且开喝,人生能几何?父亲的一生喝过多少酒,已经数不清了。父亲与酒为伴,只有酒,才懂得他的爱恨情仇,在人生的岁月里,酒,赐予了父亲面对生活困境的勇气,酒,赐予了父亲忘我工作的勇气,酒,给父亲平淡孤独的晚年注入了滴滴醇香。
十几年尽享天伦之乐的光阴转瞬即逝,孙子、外孙女们个个考上大学,飞出巢穴,独自去闯荡世界。父亲彻底闲下来了。成了闲人的父亲一天一天在变老,头发从半花到全白,牙齿一个一个渐次掉落,嘴巴瘪了,偏爱软烂的食物。父亲嗜酒更加严重了。儿女们们送去的茅台、五粮液、汾酒,他也不管名贵不名贵,一日三餐都要喝上几杯,没有酒了,父亲就像失魂落魄一般食不甘味,嘴里不停地念叨要去买好酒。可节省了一辈子的老人,哪里舍得花一千多元买两瓶好酒,到商店里买来的散装廉价白酒,父亲喝得不舒心。于是就更加盼望儿女们携酒回家。
2008年7月母亲去世,父亲失去了相依半个多世纪的老伴,跌落到孤苦伶仃的深渊。喝酒,成了父亲排解寂寞孤独的方式。一个人进出的家是多少的荒凉。父亲不是文化人,也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白天,他吃罢早餐就一个人在安源街上走,从新街走到黄花冲,中午饭休息一下,下午又和邻居聊聊天,最多的时候,还是一个人在街上健步如飞地走,走累了,吃罢晚饭,再看看电视,晚上八点多就早早睡下,半夜里醒来,一个人拿起白酒瓶,一小口一小口地呡,他的心中泛起了怎样的波澜?在微醺中,一定能感受到心灵翅膀无比自由的飞翔,可以冲破那些压抑在心头的晦暗和苦涩,再现年轻的妻子明亮如星星的温柔目光,再现在安源煤矿八百米地层深处,冒着生命危险,舍生忘死救护矿工兄弟的惊险场景。
对于父亲来说,酒,是一位能推心置腹的老友,酒,陪伴父亲度过了那些或欢乐或痛苦孤独的时光。记得作家贾平凹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看到父亲的半瓶酒,从此再没有了什烦恼,也没有再沉沦下去”。作家表达的意思是父爱如酒,纯净而浓烈,无明艳之色泽,却醇厚而隽永,回味无穷。回想起在安源中学读书冲刺高考时,上午九点半课间操的时候,父亲提着竹篮,给我送油条和猪肝汤的情景,想起父亲在我读大学时邮寄给我的那件深灰色毛领大衣,还有附上的一封简直而质朴的信:“娇娇我儿,家中一切均好,勿念。”
点点滴滴爱的记忆溢满我的脑海,我的心中再也不能平静,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只有爱不能割舍,父亲的爱,永远留在我的灵魂深处。
2015年的6月中旬,陪父亲在萍矿湘雅合作医院治疗白内障,却意外在拍胸片的时候查出了肺癌晚期。我如五雷轰顶,一时心灰意冷,不知道如何面对父亲。兄弟姐妹商量好,一定要瞒着父亲,尽量让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保守治疗。拿什么奉献给身患绝症而又性格倔强的老父亲呢?我买好了莲子、银耳、绿豆、还有林林总总的润肺清痰的食品、药品。因为父亲常年喝酒,我珍藏了几瓶茅台、五粮液,要不要送给病中的父亲喝呢?美酒对于父亲来说是莫大的享受,但也会加重他的咳嗽。我想来又想去,心中越发忐忑不安,将几瓶酒提起,又放下。在犹豫不决之中徘徊,胸中填满了忧伤,父亲啊,嗜酒如命的父亲,您是真正的男子汉,您是女儿心中的一座高山,您可不能倒下。 打开电视,屏幕上,歌手正在唱《父亲的眼睛》:“想回到他的身旁,我多想能够体会他的忧伤。来不及拥抱的背影,片刻之间的苍老,溶化在沉默里,我开始读懂你的温暖,你的心……”歌手如泣如诉的演唱,触发了我的伤怀情绪,突然,我失声痛哭起来。
父亲,您用双手撑起一个家,女儿喜欢看您像个任性的大男孩,在袅袅酒香中,无比满足的模样,女儿想陪你喝一杯,听你细细地讲述陈年往事,陪您慢慢地品味杯中的滋味,如同品味您无言的父爱。
——end——
作者简介
李雪娇,主任记者。江西作家协会会员,江西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集《花间一壶酒》《藕花深处》《圣洁之莲》,报告文学《家住安源》《万里山海踏歌行》。长期从事文科教学和报社采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江西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文学作品。
原创制作 《国艺副刊》
《国艺副刊》微信平台编辑部
顾问:徐剑星 陈明秋 谭五昌
郑允钦 张 炜 陈晓明
本刊专栏作家:李雪娇
主编:欧阳滋生
编委: 金镯 范儿
QQ:330635001 微信:13699557708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