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课堂【词无黏对 仄分三声】
诗词课堂
仄分三声
词无黏对
近体诗的平仄声律严整,不外乎两个规则。一是句內平仄相间,二是黏对。对是指一联内上下联平仄相对,黏是指两联紧邻的句子要平仄相黏。词对于第一条是大体遵守,对于第二条就不受约束了。
近体诗有联的概念,比如七律有四联,词不讲此说。充其量词可以把两句表意相关、同层次的单元,作为类似联句的单位。但两句之间有平仄不对的,也有平仄相对的。如长相思词片首两句,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不仅平仄同,而且韵脚也同;温庭筠菩萨蛮词开头两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都是平起。吴文英唐多令词中“有明月,怕登楼”“漫长是,系行舟”,上句仄平仄为仄收,下句仄平平为平收,可算作平仄相对。
黏是律诗的构章规则。有一些来源于律诗的词调,延续了这样的规矩。仅仅从声调上看浣溪沙,很有黏的意味。韦庄的浣溪沙词中,每阕的第二、三句,都是平起句,且四六字为分别为仄平,很像“黏”。《鹧鸪天》像七律的第五句被拆成两个三字句。其平仄组合仍然像诗律。晏几道的鹧鸪天词就是这样,“黏”得很平整。但大部分词不是如此,其规律也难寻。
词的声律有个历史过程。唐代时候,词与律诗一样,只讲究平仄二声,有时还不严格,同一人同一词调的几首词平仄也不同样,也没有要求仄声辨明上去入三声。如张志和的渔父词五首,平仄就不相同。倒是温庭筠写词严于平仄,五代词人多效仿之,但不要求仄分三声。宋则不同,晏殊特别在意去声的运用,对某些词调的尾句要求仄分三声。柳永也提倡词中上去、去上连用,避免两上、两去连用,还很在意用入声字,该用入声的地方不用上去声。周邦彦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某些句子严辨四声,字字拘泥。
词的尾句尤其尾字,是结声,为全词音节所注,自然是声律的紧要处,用字甚严,比较多地要求仄分三声,即从仄声中分出上去入三声。因此在词谱上,不仅标出平仄,而且要标出某字必上或必去或必入。齐天乐末尾两字标为“去上”,永遇乐末尾四字句必为“仄平去上”。当然,不是所有的词调都这样,有的词调不是尾句的地方也要求仄分三声,一般是“转折跌宕处多用去声”。转折跌宕处指词中换韵处、承上启下的领句或上下呼应的字。这些地方,常用去声。如毛泽东《》中“看万山红遍”,《 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领字“看”“望”都是去声。可以说,领字用去声,几乎成了词的一个普遍规律。
原创制作 《国艺副刊》
《国艺副刊》微信平台编辑部
顾问:徐剑星 陈明秋 谭五昌
郑允钦 张 炜
主编:欧阳滋生
编委: 金镯 念红
讲师:讴阳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