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诗词中的我,是什么形象?
既然开始写司马懿,也搜罗了一些关于他的诗词,个别篇幅过长的只截取了一句话,可以按图索骥,供诸君赏阅。
《歌》 魏晋 司马懿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逢际会,奉辞遐方。将扫逋秽,还过故乡。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案《晋书》,这是司马懿征讨公孙渊时有感而发,也有人称此为《讌yàn饮诗》,看看这个时间点,司马懿特地派司马孚、司马师去参加乡里的饮酒礼,可见他对乡人有多么重视,在司马氏崛起的过程中,对乡里的力量也多有倚重。另外,看到有人提《吴鼓吹曲十二曲·其十二·玄化》,这分明是韦曜所作...】
《司马懿》 宋代 陈杰
本祖贼为媒,聊同汉报仇。机深螳后雀,祸隐马中牛。
夷甫毋专罪,江生足远猷。谁开千古恨,落日淡神州。
【看这诗题,真是简明扼要,想了想司马氏和曹氏是没有直接联姻的,倒是司马师所娶的夏侯徽与曹氏沾亲带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梦里彷徨有三马同槽,封公爵、进王位,曹氏走过的路,司马氏亦步亦趋。】
《司马懿故居》 清代 沈绍姬
王业偏安蜀道难,奸雄宁独数曹瞒。中原回首移神鼎,竖子成名建禅坛。
城上风幡新塔宇,墓中巾帼旧衣冠。掀髯西指蚕丛路,丞相祠堂尚锦官。
【后出师表嘛,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位同学对曹操也颇有意见,曹丕在泰山受禅时秀了出三辞三让,很有礼貌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是位喜欢引用的作者呐,题目是司马懿故居,内容倒是没怎么涉及,真是思绪万千。】
《历代诗·三国》 宋代 杨简
蜀从刘备传后主,四十余年为魏虏。吴传孙亮至孙休,晋封孙皓归命侯。
魏有文明俱称帝,齐王高贵还相继。陈留王立共五君,大业卒传司马懿。
【刘备创立的季汉确实只支撑了43年,刘禅为安乐县公,孙皓为归命侯,两位吉祥物你们吃好喝好,曹髦怎么凉的心里要有数。司马炎想得也很简单,自己天命所归嘛,大业传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他司马炎哟。】
《纪辽东二首·其二》 隋代 王胄
天威电迈举朝鲜。信次即信旋。还笑魏家司马懿。迢迢用一年。
鸣銮诏跸bì发淆潼。合爵有畴庸。何必丰沛多相识。比屋降尧封。
【纸上谈兵空口无凭,一远征辽东就想起司马懿当年的事迹,当年要不是公孙渊备受围攻,又天降正义落了颗陨石,司马懿这次征程可不是一年能结束的。】
《偶题》宋代 刘攽bān
人间变化亦何常,不在他生与彼方。病后公羊哀作虎,顾时司马懿为狼。
龙眠顿长参天木,龟老犹支病叟床。又有此曹惟奈久,非干天地日偏长。
【世事无常,一直觉得这个鹰视狼顾之相像是猫头鹰...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不知建安十三年那个初入仕途的青年,有想过自己家族的名姓有朝一日变为国姓吗?】
《咏史》 明代 刘献廷
朝横而夕纵,志本在温饱。敝裘先自愧,何论妻与嫂。
匕首西入秦,生死在眉睫。秦政非齐桓,如何欲生劫?
治国与治军,卧龙岂两事。陈寿亦何知,还问司马懿。
【治国与治军本就是两条路,有法正、庞统二位谋主在的时候,诸葛亮还能安心坐镇成都理政,等他们先后故去,诸葛亮就开始军政一把抓了。陈寿如何知晓?因为人家是季汉东观秘书郎,装傻充愣才奇怪,何须找仲达。】
《渡句骊河》清代 永瑆xīng
句骊之河河水古,贞观万马饮马渡。淤泥塞道军负土,行人欲寻失故处。
何况司马懿与公孙渊,一胜一败千余年。萧萧野岸水无言,西流绕出邓子村。
辽西河之右,辽东河之左,太平疆界无彼我。河左辽之东,河右辽之西,年年入贡高句骊。
【严格来说,这一点都不像诗词嘛,只是提及了司马懿就摘录进来了。还是辽东事宜,司马懿胜、公孙渊败,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再看看当下...】
《咏史下·曹爽》宋代 陈普
四聪八达免官时,仲达含香拜玉墀。二鬼不来同壑谷,未愁寡妇与孤儿。
【陈普同学这个《咏史》系列写了不少三国人物,这篇主角是曹爽,一手拉起了被曹叡抑制的浮华一党,飞扬跋扈的试用时间到期了,司马懿主导的高平陵之变也推了曹爽一把,从巅峰跌落深渊,一去无回。】
《咏史下·曹操七首》宋代 陈普
迁都避宇岂男儿,子翼私行更可悲。四顾次且天狱裹,蚤如仲达卤城时。
【迁都还不是因为洛阳太惨,三辅地区更惨,碰上饥荒、碰上疫疾、碰上兵乱,百姓尚且避犹不及。特意提及了卤城,司马懿在这里败给了诸葛亮,至于《晋书》记载的斩俘万计,属于贴金行为,并不现实。】
其实没写完,先写到这。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