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历史与禁酒令
明朝在中国封建王朝中,是一个最奇怪的存在。新疆被伊斯兰化,就是从明朝开始的。从朱元璋、朱棣之后,后面几乎就没有出过什么管事的皇帝,后来出了个万历新政,也主要是张居正干的。
新疆当时还不叫新疆,叫西域。元朝灭亡后,管辖东疆的元朝肃王:兀纳失里投降明朝,明朝封其为忠顺王,在此地建设哈密卫。从此后兀纳失里的后裔均被封为忠顺王或者忠义王,并由明朝派来的汉人充当长史辅佐外加监视,这个半独立的附庸政权被称为哈密国。
哈密,古称“昆莫”,斯基泰人之地。公元前2世纪初,哈密为匈奴呼衍王统治下的伊吾卢。汉明帝征匈奴取得伊吾卢,置宜禾都尉屯田宿平。章帝时罢屯田,伊吾卢又归匈奴。后魏置伊吾郡,晋为伊吾都尉。东晋时,前凉取之设伊吾都尉,北魏置伊吾郡。后为西突厥占据。隋炀帝派遣薛世雄取置伊吾郡,并建筑新城。隋末复为突厥乘乱夺据。唐贞观时内附,置西伊州。五代时为小月氏占据,号胡卢碛。
元朝在西域设阿力麻里行中书省,哈密属之,封忽纳失里为肃王。当时称伊州为哈密力。从此哈密之名便沿用至今。
哈密国的兴衰,是新疆哈密地区王室统治家族由信奉佛教到改信伊斯兰教的历史。哈密地处天山东部战略要地,曾是新疆和中亚各地派往北京的贡使及往来内陆商旅必经之路。元代曾属畏兀儿亦都护管辖,后封为成吉思汗后裔纳忽里镇守之地。明朝永乐二年(1404)封纳忽里之继位者安克帖木儿为首任忠顺王,并赐金印,哈密地区自此成为明朝的一个属国。
安克帖木儿卒后,永乐四年(1406)明朝以入居内陆较久之脱脱(即安克帖木儿之侄)为忠顺王,并在其地建立哈密卫,任命马哈麻火者等为指挥、千户、百户等。
当时哈密王室及居民多信佛教,居民主要有回回(信奉伊斯兰教者)、畏兀儿、哈刺灰(蒙古鞑靼人),各有头目,不相统属。
明朝曾几次封王,多方经略,都未获稳定。至正统四年(1439)封已故忠顺王之子倒瓦塔失里为忠顺王,据《明史·英宗实录》载,倒瓦塔失里亦名哈力素丹,表明王室成员已有归信伊斯兰教者,但不久他又修建佛寺。
同时,吐鲁番兼并柳城、火州后,国势强大,屡犯哈密。至武宗正德九年(1514),吐鲁番王满速儿吞并哈密。明朝政府虽尽力支持哈密王室,但在吐鲁番不断侵扰下,三立三绝,政局始终不稳定。
嘉靖二十四年(1545)吐鲁番素丹满速儿弟马黑麻分据哈密,亦称素丹,至此哈密王室实现了伊斯兰化,哈密王从此终结。一部分畏兀儿人、蒙古人因受到伊斯兰教的排挤东迁甘肃河西地区,一部分畏兀儿人、蒙古人都接受了伊斯兰教,也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维吾尔族人。至明朝末年,伊斯兰教逐渐传遍整了新疆。
现在,与哈密相邻的吐鲁番市,伊斯兰教是当地最大的宗教,为维吾尔、回、哈萨克等7个民族所信仰,人口总数467040人,约占地区总人口的74.98%。吐鲁番市共有清真寺956座,其中维吾尔族寺900座,回族寺56座,主麻以上清真寺336座。
吐鲁番的少数民族同胞由于多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不吃猪肉、猪油和一切用猪肉、猪油做的食品。不吃未经念经宰杀的牲口,不吃病死的牲畜和家禽,不吃任何动物的血和猫、狗、驴、骡等动物的肉。不允许将吃的食品随便乱扔,在吃饭和交谈中,禁止吐痰、打呵欠等,当然,严禁饮酒,禁止从事与酒有关的营生,禁止出席有酒的宴席,也是伊斯兰教教徒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