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市场裘皮区华商被封逾百家 俄将对十类商品实行电子标签制度

10月初,在莫斯科华人聚集的留步林诺大市场来了俄罗斯的强力部门。行动人员封锁了市场裘皮区几乎所有的摊位,华人被要求离开摊位不许带走货物。强力部门把该区的摊位关闭后,劝离了所有的商人,紧接着就把整条区封锁。昼夜有几名警员看守,任何人不得进入。据当事华商反映,总共被封的摊位大约100多家,因为大家都做裘皮生意,所以被查封的货物价值很高,粗估一下大约有6千万到1个亿人民币的货物被封存。时至今日,被封摊位的华商仍然没有拿回自己的货物。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缘何华商的经营场所说封就给封了?更奇怪的是,华人的所有摊位都在莫斯科大市场的内部。在留步林诺的所有摊主都受到市场管理方的保护,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任何国家部门进场检查。怎么这回市场罩不住了么?大市场的老板出事了?

大市场的老板是在俄罗斯大名鼎鼎的房地产大亨:高德.尼萨诺夫和扎拉哈.伊里耶夫。他们在俄罗斯拥有的房地产项目不计其数,主要地产项目有:欧洲商城(109000平米),Radisson Royal大酒店(535个房间),萨达沃商贸中心(145000平米),食品城(610000平米)。今年,这两位犹太商贾也没闲着,正在积极的运作圣彼得堡水上世界的大型房地产项目。也就是说,大市场老板好的很,有自己的事业。至于他们产业的末端--留步林诺大市场,高德和扎哈拉似乎已经没心思顾忌了。对于这两位超级富豪来说,留步林诺是一个亟待甩掉的包袱,他们不再需要依靠留步林诺获利。相比利益来看,似乎留步林诺只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麻烦。

很显然,留步林诺裘皮区被封的事件可能市场老板根本就不知道,因为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件极其不重要的小事儿。对于犹太老板来说,似乎大市场除了让利益集团刮分点好处,或者在逢年过节国家部门收取一些罚款作为“家用”,已经没什么其他更重要的用途了。但这“各种保护费”可不是从老板的腰包里掏出来,一切都由华商埋单。

裘皮区被封之前,市场上发生了一件蹊跷的事情。中国籍管理人员要求裘皮区的商户一次性缴纳三个月的摊位费。市场上一个不到17平米的摊位费用约为15万-25万卢布每月,平时一个月一交商户抱怨费用太高,可是这次一下子收三个月的,大家更是怨声载道。很多商户开始抵制,不愿意交钱。但在管理公司的“劝导”下最后都交了钱。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钱刚一交齐,市场就来了强力部门。笔者很难判断这是一个巧合,还是一个早有预谋的“坑”?

据市场的商户反映,这次来封箱的应该是海关部门,因为行动人员发难裘皮没有电子标签,要求商家提供标签,但市场上的裘皮大部份是灰色清关进来的货,没有申请过电子标签。其实,因电子标签而封箱的事件在市场上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16年,《俄罗斯经济评论》就报道过类似事件。当年12月6日,俄罗斯海关部门在莫斯科“萨达沃”市场开展执法行动,对部分摊位货物进行清点检查并拉走疑似未办理电子标签的皮毛制品。当时俄罗斯海关的行动是有法律依据的,根据俄罗斯联邦税务署公布的相关规定,皮毛制品的生产、进口、批发、零售商在《关于2015年至2016年实行皮毛制品识别标签试点项目的协定》生效前(即2016年8月12日)凭自愿原则为所属货物申办标签,在协定生效后须强制执行电子标签。11月7日前为补办期限。12月6日起,无标签或贴有无效标签的皮毛制品一律不得进行进出口、仓储、运输、销售等活动。

关于电子标签的强制规定已经快两年了。为什么时至今日,在莫斯科市场上的裘皮商人还没有申请标签呢?难道他们试图挑战法律?还是对法律不了解不知情?其实,都不是,大多数华商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在俄罗斯只要有市场庇护,什么问题都不会有。在市场上的灰关货物随意流通,现金交易没有任何票据,逃避税务部门监管,炒钱汇款都是通过地下银行。长期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经营的华商们早就把俄罗斯的法律忘在脑后了,似乎市场是另外一个国家,大家遵守的是另外一种法律。

大市场没落的经营模式早就该推出历史舞台了,但如今它任然存在,有人说存在即合理。并非如此,大市场正式以一个不合理的状态存在,因此它的存在缺乏稳定性,有随时崩塌的可能。

为了避免华商受到更大的损失,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发出提醒通知。通知如下:

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贸易管理法》,俄政府2018年4月28日颁布第792-р号政府令,对鞋、大衣等十类商品实行强制标签管理。该政府令将于2019年1月1日生效,十类商品强制实施强制标签管理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提醒在俄华商和有关企业密切关注该法令实施情况,并严格遵守俄法律法规,合法经营,履行相关手续,避免不必要损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