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沈复夫妇不被长辈疼爱,全凭自己够“作”

说起来沈复陈芸夫妇的悲剧人生,读过《浮生六记》的人都清楚,这是一对无视世俗和社会规矩的人。
当然,所有跟社会死磕的人,最终的结局都不会好,沈复陈芸过于自我导致一生颠沛流离,最终落得凄凉下场。
不少人认为他们人生的苦涩是由于命不好,不够幸运所以才事事不顺,事实上他们的命已经很好了,既没出生在小门小户人家,也没经历缺吃少穿的艰苦童年,不过是长大成人之后的日子过得有些不顺心,可成年人的生活又有谁能够顺心呢。
沈复在十三岁那年陪母亲回娘家,恰好当时姥姥家有一个姐姐出嫁,这才让他和陈芸在远房姐姐的婚礼上相见,二人可以说一见钟情,沈复喜欢陈芸的才情很是疼惜她,至于陈芸更是对沈复这个同龄弟弟偏爱有加,悄悄在房间里藏了粥给沈复吃。

沈复母亲以金约指相赠,定情

藏粥的事情很快就被一个年长一些的堂哥发现,并且在众人面前大肆宣扬,年幼的沈复直接跟母亲说自己若娶妻则必娶淑姐,当时沈母对自己的这个侄女也相当满意,于是脱下手上的金戒指给陈芸,意为定下这门婚事。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双向奔赴的喜欢,一见钟情的爱慕,同时也获得了长辈的认可,没有坎坷的情感误会,更没有痛心的棒打鸳鸯。
按道理来说,接下来的故事就是顺遂美好的爱情和幸福快乐的生活。
然而,沈复陈芸这一对“牛人”从来不按套路出牌,刚结婚就开始背着长辈搞小动作,试想哪个家长会喜欢既不听话又不坦诚的孩子,可偏偏沈复不懂事,陈芸也跟着老公瞎起哄。
终于还是将当初那个以金戒指相赠的婆婆惹恼,当初的认可也逐渐变成否定。

先后得罪公婆,小叔背后捅刀

说起来陈芸被公婆否定,在婆家逐渐失去地位是有过程的,除了自身爱多管闲事之外,还有更严重的一点就是自作聪明。
什么事情总想自己做主私下解决,给人一种急于表现的糟糕感觉,最要命的一点并不是她急于表现,想要讨好家长的心情,而是几乎每次都把事情搞砸,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产生误会也就罢了,还不喜欢解释,总想着自己能用下一件事来弥补,于是误会越积越多,最终造成了百口莫辩的尴尬局面。
就拿陈芸代婆婆写信这件事来说,长辈之间的通信原本是不该让她掺和的,虽然婆婆不识字,但公公有官职家里也不缺钱,完全可以请先生代笔,可她却偏偏急于表现自己,揽下了这个一不小心就会犯错的活。
不懂得避嫌的陈芸终究还是在闲言碎语中被让婆婆起了疑心,只好不再代笔写信,可公公并不清楚家里的情况,误会儿媳懒惰,连家里的这点小忙都不愿意帮。
第一个误会发生的时候,陈芸完全可以同公公解释清楚,但她却选择了:“宁愿让公公误会,也不想得罪婆婆。”
若是她从今往后始终坚持这个思想也成,要命的是刚站队婆婆这边,就又急着在公公那边表现,沈复听自己亲爹的同事说爹想找个小妾伺候起居,于是传话给妻子,陈芸也是个没脑子的,有婆婆在,为公公纳妾的事怎么也轮不到她张罗。
可她却偷偷张罗了起来,选了姚家的女子,人都送过去了还瞒着婆婆。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婆婆得知儿媳妇瞒着自己给公公纳妾的事情得是何等愤怒。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她彻底得罪了婆婆。
与此同时小叔子也给她下了个套,朝邻家妇人借债的时候喊嫂子作保,这操作但凡是个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得懂,启堂是沈家的亲儿子,有常年在家的母亲也有管家等家仆,只因为父亲不在家就借贷,还找并不当家的嫂子担保,实在不符合常理。
后期果然证明,陈芸为小叔子作保就是自己硬往坑里跳。

沈复替人背贷,陈芸结交憨园

经过陈芸一波无脑操作后,小两口在家长的误会下被逐出家门。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正常人怕是会想方设法地去解释,去反思,去改变。
而这两个人却丝毫没有危机感,被逐出家门就换个地方继续过随心所欲的日子,两人皆抱着“清者自清”的心态,在外面住了两年,之前的矛盾才被时间慢慢化开。
在这个时候沈家还是对这个儿子和儿媳抱有希望的,这才做出既然孩子不认错,那么家长就装糊涂。
让人没想到的是,沈复陈芸夫妇在经历过一次有家不能归之后,依旧毫不收敛,我行我素。
沈复刚回到沈家就义气用事,替一个朋友做担保,结果人家借了钱后就躲债去了,追债人直接跑到沈府堵门,让一惯好面子的沈老爷子颜面扫地。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陈芸非要给沈复纳妾,选就选呗,还千挑万选找了憨园这青楼里的女子,亏是婚事未成,若是成了怕是要给公婆气吐血。
小两口一而再再而三地无视长辈的尊严,终于作到被要求离婚,大门大户丢不起的脸,全部被他们两口丢尽。
夫妻二人从十几岁到三十几岁,始终没有任何长进,自以为是我行我素,让长辈对他们的感情也从刚开始的疼爱,发展到了后来的厌弃。
甚至,到最后父亲去世,沈复都未能及时赶到送上一程。
做人,不能太作。

-唯晨陪你细数时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