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我看卡耐基的批评观

我看卡耐基的批评观

孟芹玲||安徽

好久没有为一本书所感动,并引发来自内心深处的思考,反省自己已经过去的言行并立志努力修改和完善。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就像是我们漫漫人生的道路上一盏明亮而温暖的路灯。善良的作者以自己或借鉴他人人生的丰富经历,加上智慧的提炼与编辑,一篇篇启迪智慧人生及励志的小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

一本好书的标准首先应该是好看、精彩,让人想一气读完,不忍放下,并得到启迪与共鸣。《人性的弱点》就是这样一本书。合上书本,闭上双眼,感觉在我心灵上留下深刻印迹的就是卡耐基关于批评的观点与论述。

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不论做错了什么事,100次中有99次都不会自责,而且不论他的错误有多严重。他举了杀人犯科洛雷的例子,科洛雷最后被判处坐电椅执行死刑,当他被押到死刑室的时候,他并没有认为这是他杀人而得到的下场,而是说“这就是我为了保卫自己而得到的结果。”因此卡耐基认为,既然人性如此,要慎用批评。

卡耐基认为:批评是毫无作用的,它只能使人采取守势,并常常为自己的错误竭尽全力辩护;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它常常会伤害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他的自重感,并激起他的反抗;批评所引起的嫉恨,会降低员工、家人以及朋友的士气和感情,同时所指责的事情也不会有任何改善。因为与我们交往的不是纯粹按道理或逻辑生活的人,而是充满感情的,带有偏见、傲慢和虚荣的人。读到这一点,我不禁为卡耐基的论点所折服。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批评别人时,总觉得自己是有道理的,是为了别人好,而对方却听不进去,反而为自己找理由,不感激自己的一片苦心,却对自己产生不满。卡耐基的这一观点让我茅塞顿开,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症结所在。既然批评对于事情没有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有好的效果呢?卡耐基认为,要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批评、责怪更有益,这样做还能产生同情、容忍以及仁慈。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在试着做,而且自认为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关于批评指责,在这里我想说一说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我原来的老领导是一位对待工作、对待下属严格认真且不吝惜批评的人,也曾因为批评引发过与下属间矛盾的激化。记得有一年我与另一位同事年前忙着计算权数汇总报表,当时我因感冒发烧除去每天中午去吊水的时间,其余白天晚上都在加班,总算在年二十九傍晚下班前完成工作,向领导汇报。当时他没有给我们一句安慰,却因其中发现的一个问题向我们大发雷霆。我当时回到办公室后感到非常委屈,眼泪下来了。当时就感觉他太过份了,我在带病坚持工作,家里的卫生没顾上搞,年货没顾得上准备,马上就要过年了。就是批评也应该肯定我们的付出和辛苦吧,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心里都被委屈和忿懑的情绪充斥着。而另外一件事也让我记到了现在,在自己深深内疚后却对这位领导充满感激。那是一次权数计算,忙中出错,竟把菜籽油的销售额的首位数“1”在电脑上敲成了“7”,于是菜籽油的权数被扩大了数倍。错误还不仅止于此,新权数被应用于程序中计算指数,一直错误地用了几个月没有被发现。后来在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被提出质疑,从而发现了错误。虽然菜籽油只是一个产品,权数的影响面不大,但毕竟对价格总指数有所影响。我内心里充满了内疚,同时随时等待领导的严厉批评。可是以严格著称的领导这次却沉默了,没有一句的批评和责怪,就像根本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我后来想,可能他认为我平时就是一个很认真有责任心的人,这次出错纯属意外,给予了原谅。我为此一边心里对错误的发生怀着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同时对领导的谅解怀着感激。

而我自己这么多年来对待身边人的批评真的不能算少,从我内心来说,这些批评多是抱有善意的,多有恨铁不成钢的成分,希望对方能像我希望的那样尽快改掉我所认为的缺点和不足。从我的感受来看,至少当时收效好像不明显,甚至我与被批评者之间产生了有些敌对的不满的情绪,并直接影响了心情。我一直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我的批评观来源于“良药苦口”、“以直报怨”的思想根基。

我很认同并赞赏卡耐基关于批评的观点,并从中得到了警示和启发,而且准备在以后的生活中改进我的一些行为。问题的关键是,卡耐基的批评观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之间的矛盾究竟出在哪里?孰对孰错?还是都有一定的道理,或者两者可以合而为一、相互补充?

我在思考,当一个人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时,我们对他猛击一掌的作用一定是大过谅解和规劝的。可能这两种批评观在批评的环境、批评对象的个性特点、与批评对象关系的远近不同时,如果运用适当,应该都有其合理和成分和作用吧。按照卡耐基的做法,与被批评者之间会有一个良好的情感和关系的氛围,不伤和气又解决了问题。同时在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我们是否感受到这样一种情形呢?对来自某人的批评,我们当时不能接受,甚至感觉很愤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们自身的领悟,觉得批评是对的,而且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变革性的帮助,但是时间上是滞后的。这就像是成长中的一棵小树,它的成长需要阳光、浇水、施肥,但要成材,就必须要经历必要的剪枝,疏删、短截、摘心、剪梢等。而后者的哪一个环节上又没有痛的感受呢?

卡耐基的批评观教给我们怎样去尊重别人的感受,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去找出错误的出处和根源,把对被批评者的伤害降到最小。这对我们生活中处理一些问题,处理好人际关系上非常值得借鉴。而“良药苦口”和“以直报怨”以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同样是大爱,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

2017年8月3日

图片/作者

作家简介

孟芹玲,网名苍耳,安徽濉溪县人。蚌埠市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有作品发表在《散文诗世界》《淮河晨刊》《仙游今报》等纸媒,收录于散文集《踏歌而行》,刊发在海外报刊。在文学平台《冬歌文苑》发表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三十多篇。现任《冬歌文苑》编审。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