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治验赏析
患者1,女,46 岁,2008 年 7 月 18 日初诊。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数十年, 近日复发, 口腔内多发溃疡,疮面大,疼痛剧烈,影响进食和睡眠,伴咽痛,大便干燥,2 日 1 行,舌红苔薄黄,脉沉细,触诊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 方药如下:生甘草 10 g,黄连 6 g,黄芩 10 g,干姜 6 g,党参 10 g,连翘 10 g,藿香 10 g,佩兰 10 g,知母 10 g,川牛膝 10 g,细辛 3g,生地 15 g,酒军 5 g,竹叶 10 g,蒲公英 15 g。 7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2008 年 7 月 25 日二诊 :口腔溃疡已基本愈合 ,无明显疼痛,大便仍偏干,舌红苔薄黄,脉细,触诊颈部淋巴结仍肿大,压痛(+)。效不更方,予上方加白芥子 6 g、玄参 15 g, 增加生地量至 30 g。 7 剂。2008 年 8 月 1 日三诊 : 口腔溃疡完全愈合 ,大便已调,舌红苔薄黄,脉沉细,颈部淋巴结仍可触及肿大,无压痛。 方药如下:生甘草10 g,黄连 6 g,黄芩 10 g,干姜 6 g,党参 10 g,连翘 10 g,藿香 10 g,佩兰 10 g,白芷 10 g,知母 10 g,生石膏 30 g,生地30 g,川牛膝 10 g,白芥子 10 g,玄参 15 g,酒军 5 g。7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2008 年 8 月 7 日四诊 ,诸症均减 ,时有腹胀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三诊方去藿香、佩兰、白芷、知母,加大腹皮 15 g,续服 7 剂以巩固疗效。
按:甘草泻心汤出自张仲景 《伤寒论》 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 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中说到:“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将原方主药炙甘草改为生甘草,以其“生用大泻火热”,且清热解毒,与黄芩、黄连合用,苦寒以清泄上中焦心脾之实火,药强力专,以求速效,兼能顾护中焦脾胃,防寒凉太过。干姜、半夏辛温以通中焦之郁结,宣畅气机,使得上下得通,标火得清。另外,因口疮发作期以标实为主,又恐滋腻脾胃,故去原方中人参、大枣,而不用。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结果,以甘草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并减少疮面渗出,缓解疼痛;以黄芩、黄连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以干姜镇静、抗炎、抗凝和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减少疮面渗出, 缓解疼痛。 同时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认为,细辛为黏膜麻醉药,对口腔黏膜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可以迅速缓解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
患者2,男,77岁,2012年3月3日初诊。诉经常口舌破溃,胃易泛酸,手足心热,多汗,长期失眠,舌淡紫,苔薄黄,脉濡。中医诊断为口疮,辨证为湿热偏盛,营卫不和。治法:清化湿热, 和营敛汗。处方:川黄连5g,桔皮6 g,姜半夏10 g,茯苓、茯神各15 g,炒枳壳10 g,炒竹茹10 g,生薏苡仁20 g,知母10 g,浮小麦20 g,牡蛎20 g,糯稻根15 g,海螵蛸15 g,桂枝6 g,桃奴15 g。服用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服药后口舌破溃、胃部症状好转,但仍有手足心热,睡眠稍差,舌偏红,苔薄黄,脉濡。方用前法加减,原方加炙远志10 g,合欢皮10 g,珍珠母20 g,刀豆壳15g,去桂枝、桃奴,继进14剂。诸症好转。
按语: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口糜”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患者年老体弱,劳倦内伤,损伤脾胃,致中焦枢纽失司,上下气机不通,上焦之阳不能下降,下焦之阴不能上行,心火独盛,循经上炎,发为口疮。故以黄连温胆汤为主清心降火,祛除湿热;加生薏苡仁健脾去湿;湿热蕴久可化燥伤津耗液,故予知母、牡蛎、糯稻根、桃奴等敛阴止汗之品;海螵蛸可制酸敛疮;少加桂枝以调和营气。如此则无助湿念邪之弊,使湿热得清,阴液得养。
本文节选自2010 年4月第 29 卷第4期《北京中医药》之《周平安应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口腔溃疡经验》;2015 年11 月第21卷第21期《中医药导报》之《张钟爱主任中医师运用黄连温胆汤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