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下联表示这是千古绝对

在我们国家,对联的文化随处可见,毕竟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经过长时间积淀后,出现的一种文化形式,在我国社会那是十分地深入人心。

当逢年过节或者是结婚等喜事的时候,我们国家的老百姓都会往家门口贴上一幅新的对联,寓意喜庆,也是老百姓对日后过上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

对联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文化载体,它是非常讲究的。对联可不是简简单单地、单纯地把两句话拼凑在一起。

一般对对联的时候,都十分地看中咬文嚼字。比如字的平仄和词语本身的含义等等十分对仗分明,所以长时间研究对联也可以增强自身的一些文学素养。

而对联在我国社会传承了那么多年,拥有悠久的历史,这与历代的皇帝喜爱对联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跟一些皇帝关系密切的对联,往往让人们谈起的时候,都赞不绝口。比如乾隆皇帝的一句对联,就在民间掀起了波澜。

重要的文化载体,对联的出现与发展

据历史考究,对联的出现追根溯源可以在汉末时期,当时便有了讲究对仗的文学方式。而对联在社会上普遍流行,成为一种老百姓都非常追捧的文化,是从五代十国开始。

在五代十国及以后,老百姓开始形成了春节在门口贴上以红色背景的纸张书写下的对联,象征着喜气和红红火火过大年。

当时最有名的对联还是一位皇帝亲自写下的,他就是后蜀皇帝孟昶。皇帝亲自书写对联,这也使得对联文化更加地流行。

然后随着历朝历代文化的发展,对联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闲暇无事的时候,都喜欢叫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对对联。

苏东坡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这个北宋大文豪一生当中,脱口而出了不少令人惊艳万分的对联。

在明清的时候,市井文化发展迅速,对联更是倍受人们的追捧和热爱。如解缙、苏东坡等有名的大才子。

像解缙一般,因为精通对联,对这种文化颇有研究,在数次受人刁难的时候对出一副让人拍手叫好的对联而巧妙地化解了尴尬。

而在清朝,对联文化已经发展地非常完善了,就连许多皇帝都对这种文化喜爱有加。

这里面乾隆皇帝尤其热爱对联,没事做的时候就跟随行的人对上一联。有一天,他和纪晓岚的一副对联就被人称作千古难得一见。

游山玩水,惊现千古绝对

纪晓岚这位清朝名臣相信大家都对他有所耳闻,他因为才思敏捷而倍受乾隆皇帝的喜爱,每次皇帝出行也都要带上他。

有一次,乾隆皇帝带着纪晓岚这位爱卿前去游山玩水,一路上君臣二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整体在宫中是十分无聊的,当看见了好山好水好风光的时候,乾隆皇帝不免来了雅致。对着眼前的风景没有一点停留便在纸上写道:山石岩下古木枯。

写完,就笑着看向了一旁还在欣赏风景的纪晓岚,让他对出下一联。

而纪晓岚对于这种场面肯定是司空见惯了,他不慌不忙地感受着上一联的韵味,即兴并且十分地应景,一番称赞后便开始对下一联。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乾隆皇帝的一位爱妃在河边戏水,随即就来了感觉,边摇晃着头边说道:“白水泉边女子好。”

这一对,不仅对应了上一联的景物,还连同夸赞了乾隆皇帝宠爱的妃嫔。果不其然,乾隆皇帝对纪晓岚又是一番嘉奖,心中对这个才人又多了些喜爱与敬佩。

其实,在这幅对联后,还有一幅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看似语言简单明了,但实际上要对出下一联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有这么一幅难度不低的对联存在,自然会吸引很多人都想要去试一试,但很多人怎么写下联都总是对不工整,而且意境也不能说是很到位。

后来就有一个人看到自己家的笼子里养的鹦鹉,似乎就来了灵感,灵机一动,马上便想出了下联:“鹦有雌雄都叫哥”。

虽然说与上联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总体来说,能找到比这句好的也没有了,所以人们也接受了这句下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