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做背景调查存在哪些误区?
在国内,背景调查越来越普遍,有很多的HR开始研究如何把背景调查做得更好,帮助企业招聘到更为出色的人才。相信大家已经看过很多教你如何做背景调查的问题了,但是对于背景调查存在哪些误区你是否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不知道offer和背调的先后顺序
不管是先发offer还是先开展背调,这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但是各有利弊。
大多数公司是先发offer然后在启动背调。这种做法充分考虑了候选人的体验,会让候选人更有信心加入公司。如果候选人已经离职还好,因为启动背景调查势必会让候选人的前雇主单位知道候选人在求职,如果候选人没有收到offer并且最终没有顺利入职,会使候选人陷入两难的境地。另外,如果候选人没有收到offer,一般也不会贸然在上家公司提出离职,导致HR能够背调的内容有限。目前招聘流程规范的公司,基本都是先发送offer然后再开展背调。
当然,先发offer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HR可以在offer中设置一些条件,比如“我理解并同意我提供的信息如被发现虚假或者有任何不实陈述,即可构成取消本offer的进一步考虑,或者日后一经发现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以防止出现候选人提供虚假信息或者存在诚信瑕疵时,公司需要承担额外的招聘成本。
当然,也有少数公司是先启动背调再发offer,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企业风险低,但是容易让候选人没有安全感。这是需要HR积极与候选人进行沟通,争取获得候选人的理解,并且及时回应候选人的疑问。比如可以先对候选人的基础信息以及已经离职的履历进行背调,在职履历暂不做调查。有些公司的高管候选人需要董事长进行终面,HR需要确定候选人的信息没有任何问题,不然就耽误董事长的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与候选人进行沟通,安抚候选人的情绪,争取获得候选人的同意和理解。
2、只对高管进行背景调查,初级员工背调只是浪费精力
在美国80%以上的企业都会对全员进行背景调查,在国内体量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金融公司、房地产公司等都还会采用背景调查,但是也有很多的中小型企业认为背景调查没什么用,并且公司没有足够的背调预算,所以只对个别高管进行背景调查,对于其他中层或者初级员工直接安排入职,没有背调流程。
我的建议是,对于以下这些岗位一定要进行背调:
涉及到资金相关的岗位,比如会计、出纳、财务、投资类岗位;
涉及到公司机密的核心岗位,如COO、CTO、CFO、CMO、副总裁、董秘、人事总监、高级工程师、架构师、产品经理、薪酬经理、法务经理等;
职级不高但是职位重要的,老板司机、秘书、助理等。
目前已经有很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背景调查的重要性了,包括国内顶级的金融公司早就开始对应届生进行背景调查了。
3、背调对于了解候选人工作能力作用不大
HR每天都需要打出大量的招聘电话,都已经打到怀疑人生,所以自己做背调的话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证明人进行深度的沟通,逐渐的“背调流于形式”被传开来。另外,有很多时候会遇到联系候选人提供的证明人,都是已经打好招呼的,如果没有在开展背调前列好访谈的提纲,那么获取的都是正面评价,得不到想要的信息,或者遇到上级同事不愿意多说的情况,也会让HR觉得背调没什么用。
HR做背调时可以重点了解这三方面的信息:
基础数据调查:如身份信息、重点人群信息比对、教育背景、法院失信记录核验、商业利益冲突核验等;
工作履历核实:了解工作时间、职位、离职原因、薪资等信息;
工作表现访谈:对简历和职位要求充分分析和比对,列出访谈提纲并且预设证明人可能会给的答案,以便及时追问。
通过对候选人过去行为、技能、性格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可以预测他未来的行为的,因为人的经历都是连续的,不会突然发生很大的转变。
4、背景调查信息缺乏真实性
经常有HR提出,证明人都是由候选人提供的,怎么样才能避免他们串通呢?也有网友曾经提到:面试一家新公司,经过几轮面试后,最后在背调环节出现了问题,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离职时也没有和公司发生矛盾,是否有方法可以挽回呢?不甘心就放弃这个机会,因为这年头找工作实属不易。
其实有很多的途径可以确保背调结果的真实性,比如不要全部按照候选人提供的证明人的信息去做背调,不要仅仅联系候选人指定的证明人,我们还要独立找该公司的其他人员,做信息的交叉比对。部分HR由于没有太多的时间完成一个严谨的背调过程,常常会直接联系所提供的证明人,当然会使得背调结果不真实。能找到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候选人呢已经很难了,在找到其部门的同事,得花费更多的时间,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验证证明人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客观了。
对于背调的客观性,背景调查涉及到的是教育背景、工作履历、工作表现等等,不会涉及到个人隐私,而且对于工作表现的访谈, 出了候选人自主提供的证明人外,企业还会通过自主寻找证明人的方式来了解候选人的工作情况。另外,对于访问中有出入的问题,也可以找其他证明人进行验证,看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