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17岁迷上《金瓶梅》,花多年翻译,临终表示:死了也值

400多年前,明代一署名为“兰陵笑笑生”的文人,写了本名叫《金瓶梅》的奇书。书写得似乎很难登上大雅之堂,但却硬是在明代文人圈里“炸了锅”。

作为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章回体长篇小说,《金瓶梅》在明代曾经一篇难求。它到底有多火?从以下三点上,可以证明其风靡程度:

第一点,话题度高。当时文坛涌现出一批专门研究此书的文人,按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金学专家”。这些人在一起没事讨论,书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他到底想表达些什么?这么离奇的情节,他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第二点,盗版及手抄书在民间广为流传。据说当时有人为了看到一章节,愿意花数两纹银。就连不少深闺女子,都爱默默地看上一点。

第三点,部分文人对它的评价很高。直到清代,文艺理论家张竹坡仍称其为“第一奇书”。文人刘廷玑也称其:针线缜密,一字不漏,又岂寻常笔墨可到!

至于为什么会火成这样?有人认为是因为早前没有过这类作品,所以大家图个新鲜。对于这种说法,很多文史学者并不同意,他们认为此书会火主要还是因为文学水平高。

虽然褒贬不一,但毫无疑问,它的存在确实影响了《红楼梦》等作品。而且,颇有意思的是它传到外国后也很火,比如美国就有一位作家毕生痴迷《金瓶梅》,甚至花了大半辈子把它全本翻译成了英文。

此人名叫:芮效卫,美国知名作家,芝加哥大学教授。

芮效卫虽是美国人,但因父亲早年在金陵大学当外教,所以他从小在中国长大,对中国文化颇为通晓。1950年,不满17岁的芮效卫在南京第一次读到了《金瓶梅》。这是一本旧书,是他在一家二手书店里好不容易找到的。于是,他开始认真品读。

这一读,他马上就被书中的文化内涵给吸引了。他并不是冲着那些很直接的描写去的,而是非常欣赏书中各种俚语式的表达,以及浓浓的民俗文化。他认为这本小说是很有魅力的,远超从前他看过的任何一部:

首先,他认为这本书第一次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当成了描写对象。早前的各种小说里,要么就是王侯将相,要么就是富家千金和状元郎。唯有《金瓶梅》一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普通人。从街头小生意人,到客栈老板、普通算命的、搞杂耍的、裁缝、接生婆,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其次,它对普通人的生活细节,有很生动的描写。比如老百姓玩跳绳、玩蹴鞠、投壶,大到马车是什么样,小到老百姓喝什么茶都有描写。因此,芮效卫认为要了解接地气的民俗文化,可以从这本书开始。

因为太过喜欢它,芮效卫认为一定要让更多人看到这本书。于是,回到美国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后,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研究此书上了。为此,他甚至还在学校开设了一个班,专门讲这本书。结果他发现,能听懂的学生太少了。这太可怜了,于是芮效卫决定:翻译它。

但不久,芮效卫便发现要翻译好它,实在是太难了。此书近100万字,里面涉及到非常多的地方俚语,还有大量的比喻、文言名词等,对一个老外来说是很难理解透的。但芮效卫始终没放弃,到2013年他终于译完了最后一卷。大半辈子去研究一本书,也当真是执着得很。

这件事,在文化圈引起了很大反响,被称为美国汉学界的一大盛事,甚至有媒体以大量篇幅报导。遗憾的是,译完此书后芮效卫便得了重病。2016年,在临死前他仍对《金瓶梅》念念不忘,称能读到并翻译这本书:死了也值了。后来,人们在他的书房里,发现那本他17岁时读的《金瓶梅》,原来他一直珍藏着。

一个老外,能如此喜欢它,由此可见《金瓶梅》本身是非常有魅力的。不过,芮效卫痴迷到这种程度,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有人认为,他并不一定真的懂书中的文化内涵;也有人认为,像这种奇书翻译成英文后,显然就失去了原汁原味的美感。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