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系由肝郁肾虚,气血失调导致血海蓄溢失常,出现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的月经病。初潮1年内月经周期未建立者和更年期妇女月经发生上述改变,无其他症状,不作本病诊断。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月经失调中的月经不规则。
诊断依据
1、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逾7天以上,并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
2、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出器质性病变。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可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鉴别要点
崩漏:崩漏除月经周期紊乱外,经期和经量同时异常。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经期经量基本正常。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根据月经的期、量、色、质及兼证、舌脉象综合分析,首当辨明在肝、在肾、在脾的不同。一般月经量少,色淡,小腹空坠,腰部酸痛者属肾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块,小腹胀连胸胁者,属肝郁;经量或多或少,色淡质稀薄,伴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者,属脾虚。
2、治疗原则
补肾调冲是本病治疗的关健,同时要视其在肝、在肾、在脾的不同,分别采取疏肝理气、补肾固肾、健脾益气的治法。
3、分证论治
(1)肝郁证
【证候】经行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黯红有块,或见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少腹胀痛,情志抑郁,时欲叹息,嗳气食少,舌质正常,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调经。
【方药】逍遥散加减。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各10g,炙甘草6g,煨姜、薄荷各3g。
(2)肾虚证
【证候】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薄白或少苔,脉沉细。
【治法】补肾调经。
【方药】固阴煎加减。党参20g,熟地黄、山茱萸、五味子、菟丝子各10g,远志、炙甘草各6g。
(3)脾虚证
【证候】经行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淡,质清稀,面色不华,少气懒言,四肢倦怠,纳少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加减八物汤。党参20g,白术、茯苓、白芍、当归、陈皮、香附、丹皮各10g,炙甘草6g。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针法
a.取气海、三阴交、肾俞、交信、脾俞、足三里。可加悬灸。适用于肾虚证、脾虚证。
b.取肝俞、期门、中极、太冲、三阴交。用温针泻法。适用于肝郁证。
(2)灸法
a.取关元、肾俞、太溪、三阴交、水泉,艾条雀啄灸,每穴10分钟,适用于肾虚证。
b.取关元、肾俞、太溪、三阴交、水泉,艾条悬灸,每穴15到20分钟。
2、单方验方
(1)香附300g,酒炒,为细末,面糊为丸,如弹子大,每次服10g,日服2次。适用于肝郁证。
(2)柴胡、当归、白芍、山萸肉、紫河车、香附、益母草各10g。可用于仅见月经周期紊乱而无其他明显症状者。
(3)山药60g,粳米30到60g煮粥服,1日1次,7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脾肾不足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