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丨告别暑热,做好6件事,这个秋天不生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意思就是炎热的天气到此结束,天气开始转凉。
处暑时节,属于季节交替的时间点,早晚温差变大,空气干燥,一定要注意这六点。
-01-
早睡早起,防止秋乏
我们常说,春困秋乏。
处暑时节,暑热离去,自然界阴盛阳衰,人体也随着发生变化,阳气不足,阴气有余。
在刚过去的暑热天气里,人们因为出汗过多掏空了身体,肠胃功能也有所减弱,所以秋天最易疲乏。
为了避免季节转换带来的影响,处暑时节,应该早睡早起,每天早睡一个小时,适当午休,调整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精力。
同时,油腻的食物容易让人困倦,可以多吃蔬菜水果,提神醒脑,缓解秋乏。
-02-
饮食清淡,润肺防燥
秋天气候干燥,干冷的空气很容易损伤呼吸道,口燥咽干,造成咳喘。
所以,秋天以养肺润肺为主。
不要吃姜、辣椒,辛辣的食物,避免加重秋燥,可以多吃一些蜂蜜、百合、莲子,清燥润肺的食物。
每天早上起床,可以喝杯温水,或者金银花茶,滋阴润燥,清热解毒。
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润肠通便,生津止渴。
西瓜过于寒凉,可以改为梨、葡萄等滋阴的水果。
-03-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处暑之后,早晚稍微凉爽,这个时候,不要过早增加衣物。
秋天到冬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气温不断变冷,人体的耐寒能力也不断提高。
这样在冬天才能抵抗严寒。
如果过早添加衣物,在冬季人体会抵受不住,很容易伤风感冒,所以秋季要适当冻一冻,衣服慢慢加。
但是,秋冻也要因人而异。
秋季心血管疾病高发,身体孱弱多病的老人,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秋冻也要有节制,气温过低的时候,请及时添加衣物。
-04-
收敛情绪,平稳心性
处暑时节,万物始肃。
天气转凉,草木开始逐渐变黄,触景生情,人的情绪也开始逐渐从昂扬转向低沉。
中医讲究秋收冬藏。不仅是身体,这也是精神的保健之法。
情绪不要大起大落,收敛自己的脾气,保持安静的心态。
可以多看书、练习书法,听听音乐平稳自己的状态。
关照内心,修身养性,才能物来顺应,与天地同生。
-05-
适度运动,调养精神
秋高气爽,登高远望,适度运动,有益身心。
秋天主要润燥,所以要避免体内津液流失,所以切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大量出汗,对健康有害无益。
秋天天气凉爽,锻炼的时候,穿一些吸汗透气的衣服,可以有效减少伤风感冒。
秋季锻炼,以适度为主,身体微微发汗即可。
散步、慢跑都是很好的选择。
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水,避免运动消耗之后的喉咙干痒。
-06-
循序渐进,慢贴秋膘
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
漫长的三伏天,冷饮、空调、出汗、睡眠不足,一点点把人的身体掏空。
所以秋天要进补,俗称:贴秋膘。
但是,夏天刚过,人的脾胃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秋天进补,要以温补为原则。
骤然进补,只能加剧肠胃负担,造成腹痛、胃病,切忌大鱼大肉,过度油腻。
可以多吃一些鸡蛋、瘦肉、牛奶,搭配莲子、山药,可以起到很好的进补作用。
秋天是凉快的季节,秋天是神清气爽的季节,秋天也是收获美好,收获惊喜的季节。
这个秋季,愿你每天吃好喝好,时刻保持好心态,努力工作、关心家人和自己的身体,成为最好的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