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篇 文明在交往中成长壮大
X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文明,一个是中国。二里头遗址的符号意义很强,尽管还没有文字证明,但是其他种种证据表明它可能就是夏文化的遗存,是一个国家形态的社会。保守的观点认为二里头是中国文明的源头,但是二里头已经有相当成熟的文明,有青铜器、有宫殿建筑、有等级分化的墓葬、有礼仪性的建筑、有各种各样的玉器,说明它是经过了一个很漫长的发展过程的,所以我们还要往前推,继续寻找中国文明的源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把公元前3500年作为研究的起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社会复杂化倾向。同时,在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西辽河流域也都开始了这个进程。中原和周围地区各个文化圈之间的接触也多了起来,出现了等级或阶级分化,也出现了文化的融合和汇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早期中国文明在这时已经初露端倪。
目前,我们做了大量聚落考古的工作,通过考察遗址的规模来分析当时社会分化的程度,让考古资料说话。我们发现,在聚落分化的同时墓葬也开始分化。比如,在河南灵宝的西坡墓地发现最大规模的仰韶中晚期墓葬,大墓墓口宽超过3米,长约5米。以当时劳动工具的水平来看,要挖这么大的墓葬,所花费的劳动将非常巨大,这也说明当时已经有人占有了更多的劳动,出现了社会等级分化现象。再如,晋南的陶寺遗址也相当发达,现在也有人叫它王国,它比以往任何一个社会都复杂,如果说之前的社会还相对平等的话,那么到了陶寺时期,就已经慢慢变成了一个鲜明的阶级社会,而我们所说的文明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体现出来的。
传统史观认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没有错,但是从现在的考古发现来看,摇篮不止一个。当然,比较而言,其他地区的文明在发展程度、规模上都比不上黄河流域的青铜文明。但是在二里头文化之前,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和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都对后世的夏商周文明作出了贡献。从这一点上来说,除了黄河流域之外,中华文明还有更多元、更遥远的源头。
我认为用张光直先生的“交互作用圈”理论去解释中国文明的形成是比较妥当的,每一个地区就是一个文化圈,文化圈之间的关系有时密切、有时疏远,但是总体来说,趋势是越来越密切,而且文化圈也在逐步扩大。特别是在庙底沟文化时期,以黄河中游为代表的庙底沟文化对周围地区形成了强有力的辐射。我认为,可以把庙底沟的这种辐射看成是早期中国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时期。它影响的范围相当大,东到山东腹地,西抵甘青地区,北至内蒙,南达江汉,基本上包括了后来中国的核心地区,文化势力范围甚至超过了二里头文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强有力的文化交融,或称作文化辐射,当然这种文化辐射不带有疆域的意思,当时也没有国家。每一个“交互作用圈”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都有自己的根,正是在这种相互交往、交互作用中,中国文明才慢慢成长壮大起来。(作者:陈星灿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杨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