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早读没声音】
早读是一个大声朗读、认真背诵的好时机,本该有的琅琅读书声却很难听到。相比,三班声音大多了,为何会这样?
想我初中时候,每个早读都是大声读背,这样记住得快,好像听说隔壁班都能听到我的读书声。啊哈!真有这么大声吗?至少,我如期完成了早读任务,该背的早早就背完了,沉浸其中,觉得酣畅淋漓,舒服。
怎么才能让学生读书发出声音呢?为此,我想出几个应对方法。
一、视频激励
给学生观看了一个关于高三学生早读背书背得大汗淋漓的短视频。看第一遍,学生哈哈笑,第二遍,慢慢静下来看,第三遍,认真看发现细节。我乘胜追击灌点鸡汤,让学生反观自我表现,学生略有感触。
第二天早读,模仿视频做法让全班站起来读背,提醒学生回忆视频别人的读书姿态。声音有了,且大起来了,有点效果。
可是维持不了几天,学生有点懈怠了。
二、任务打卡
早读得有一定的具体任务,尤其复习阶段,读读背背默默的任务比较多,学生课后时间有限,布置的背书任务无法落实或者直接被忽视,我也很无奈,只能把握好早读的时间。布置规定的早读任务,完成了的另外增加,没有完成的加以督促,每个人都有相应的任务,今日事今日毕,不然就会被我“召唤”。
要求每人都要背书给我听,记录在册,一目了然,以便随时检测到背书情况。毕竟被我点名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这样一来有点热火朝天的样式。
三、目标驱使
小目标——期末考,大目标——中考。激发学生内心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先严厉批评表现,再真切教诲,从心理层面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且明确努力前进的方向。第二天早读不用多说,任务一布置很自觉地实行起来,声音自然不用我强调了,倒是给了我一点惊喜。
总而言之,人都是有惰性的,何况是不同学情下的学生,针对各班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思想教育,会有一时的作用,我想有效果就行,哪怕只是短暂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也没有万能的方法,关键是学生自己的内在驱动力。如何让学生以饱满的状态持续下去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