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周周练(二年级)
有家长向我们反馈说:“孩子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不知道怎么引导。”简单而言就是不会做文字描述题和应用题,只会做计算题目。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个别孩子存在的问题,很多小学一、二年级(甚至三、四年级)的孩子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表现如下:孩子们,看到文字描述的问题,不仔细阅读题目,或者是读题目了,但是反馈给孩子的是读不懂。于是,孩子就会把现有题目中的数加一下,减一下,或者乘,或者除;然后就把的出来的数字放在那,认为自己做出来。从来不去思考一下,对还是不对,直接交差给老师或这家长。老师或家长拿过孩子的作业发现不对,然后告诉孩子:这样不对,应该怎样做。但是很少告诉他们,为什么是这样做才对,也很少问孩子当初的思路是什么。而且当前孩子的学习在家长和老师的强压下,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害怕的不行,根本不会坚持自己当初的想法。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孩子越来越不敢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思考和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对于孩子的错误,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认清(小学阶段尤其是家长,一个班主任老师是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一些错误孩子们是怎么造成的,如果不能认清这一点,就没有办法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尤其是思维习惯问题。有两点非常重要:一种是如果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向是对的,只不过是在沿着自己思考方向上实践的时候(也就是下笔的时候)出了偏差,这样的错误不可怕,而且要鼓励孩子多去实践,不要怕犯错,适当的给予一点指导,这样能够不断的培养孩子自己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另外一种是如果孩子根本不走心,连题目都不去认真读,或者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路,那就要下一番苦功夫了,这个需要老师、孩子、家长共同努力才行,要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由一步解决问题的题目到两步,再到三步,其实学校的教育要求也是这样的。到二年级结束的时候,孩子应该至少能够独立完成两步思考的数学问题了。
只不过是很多因素造成了孩子只注重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思考的过程。其实;过程要比结果重要的多。这也是我一再强调和坚持的观点。我也是一直在问孩子们: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还能不能想出其他的做法?一直要求孩子:你们给老师列出算式就可以得到80分,甚至85分,剩下的计算只有15分。
本周练习题目如下:
1.带余数的除法的规律:掌握什么是除法?为什么会有余数?小学课本中说的,除法是把东西平均分,每份多少?或者是分多少份?
那为什么有余数呢?平均分配的时候,剩下的不够分一份,或者是不能保证每份再增加一个。做如下练习:
(89、88、87、86、85、84、83、82、81…….11、10、9)÷9=
(79、78、77、76、75、74、73、72、71…….10、9、8)÷8=
(69、68、67、66、65、64、63、62、61…….9、8、7)÷7=
(59、58、57、56、55、54、53、52、51…….8、7、6)÷6=
依次类推,做到(19、18、17、16、15…….4、3、2)÷2=
让孩子们找一找规律,能够说出来—78平均分成8份,每份分得9个,还剩6个。一共396个式子,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知道除数和余数不变时,被除数的规律,商的规律。有助于孩子们后面的计算能力提高。
2.( )÷6=( )……( )中余数最大可以填几?余数最小又可以填几?
3. ( )÷( )=( )……6中除数可以是哪些数,最小的是几?把括号填完整(用到第一题的练习了)
4.下面括号里面最小能填几?
( )÷( )=2……4;( )÷( )=5……5
5.下面括号里面最大能填几?
( )÷9=2……( );( )÷4=4……( )
6.老师把手中的卡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6个后,发现剩下的卡片不够分了,为老师手中原来最少有多少张卡片,最多能够多少张卡片呢?
7.热心的小明要帮助奶奶把20只小兔子关进笼子里面,每只笼子最多放6只小兔子,那么小明至少需要多少只笼子才能把小兔子装完?要是24只小兔子呢?要是25只小兔子呢?30只小兔子呢?
8.妈妈把48个梨分装在大盘子和小盘子中,如果每个大盘子装7个梨,剩下的每2个梨装一个小盘子,问妈妈需要几个大盘子和几个小盘子?
9.8个小朋友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一直到8号,围成一圈做传球游戏,从1号小朋友开始按照2号、3号、4号……依次循环传球,当传到23次时,球在几号队员手中?那传到65次时候呢?如果是9个小朋友呢?
把第一题的练习可以做成这样的卡片。
喜欢的我们的话,请推荐给周边的人加我们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