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勤华:人生的基本逻辑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何勤华教授

“只要你付出了,总会有所收获。”华政首届杰出科研贡献奖获得者何勤华教授想把这句朴实却深刻的道理送给广大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们。数十年深耕科研,何勤华的科研能力有目共睹,科研精神亦令人敬佩。作为长者、作为前辈,亦作为老师,他将数十载科研心得浓缩其中,期待广大青年教师、学者能从中汲取笔耕不辍、奋发向上的力量。

只要你付出了,总会有所收获

——与青年老师和学生谈科学研究

2019年,承蒙广大师生和学校领导的关爱,我有幸荣获华政首届杰出科研贡献奖。我考虑了一下,准备从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两个角度,谈一点体会和建议。

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这是对青年教师而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青年教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一方面,青年教师承担的各门课程需要收集资料、认真备课,尤其是新课,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要上职称、充实学术内涵、提升在全国的知名度,就必须多写论文、多出版著作。如何协调好这一关系?

我在这方面的体会和建议,有两点:一是尽量承担和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近内容的课程。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或积累的知识进入备课、授课,循序渐进,开出更多课程。

二是尽量把开设的课程与自己的科研目标、科研规划相结合。如我研究生毕业刚刚留校时,除了《外国法制史》这一门专业主干课,自己有着比较厚实的知识积累之外,其他都是与我当时的科研思考、规划和目标相关的:如我开设选修课《罗马法》,是因为我的毕业论文及当时发表的若干篇论文都是和罗马法相关的;开设选修课《当代法学新学科概论》,因为当时正在撰写《当代中国法学新学科手册》一书;开设选修课《西方法学史》,因为当时正在构思、撰写《西方法学史》一书。

将教学内容和科研内容结合起来,既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凝炼了自己的写作思路,而在收集资料方面,则是可以完全打通、互相共享的。 就华政而言,还有一部分青年教师是科研院的研究人员,其一开始的教学任务会轻一些,主要压力在科研上,更应当将力量倾注在科研上。

处理好课程学习和科研的关系

这是对硕士、博士研究生而言。 现在,国家和社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硕士在学期间,除了完成规定课程、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还要公开发表一篇论文;而博士研究生任务更重,除了完成规定课程、完成博士论文的写作,还要公开发表五篇论文,其中还必须有一篇C刊、一篇北大核心。

这个要求确实很高,因为现在的杂志是不发表研究生独立撰写的论文的。所以,即使研究生写出了论文且质量也不错,也无法单独在杂志上发表。因此,许多场合下只能把导师的名字挂在前面(好在华政研究生教育院有一个人性化规定,研究生和导师合发的论文,不管署名前后,都算研究生的独立成果)。

以前,很多研究生将文章投向一些出卖版面费的杂志,在上面发表论文,以完成读硕、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的任务。现在学校列出了这些杂志的负面清单,如《法律与社会》等都在清单里,再在上面发表文章已经不能算科研成果了。这种负面清单,对净化学术空气、规范学术市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对研究生而言,就感觉太痛苦了。

所以,现在北大、清华等高校开始不再强调读博期间必须发表多少篇论文了。但对其他大学而言,如果真的没有一点科研要求,可能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也无法保证。所以,我这里只能就在现行体制(现行规则)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谈谈硕士、博士如何处理好课程学习与科研的关系。

我的建议有三:一是在完成每一门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尽量争取参加导师的课题,通过做课题的锻炼(收集资料、凝炼主题、构思大纲、谋篇布局梳理资料、撰写初稿、修改定稿),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二是通过参与课题,来发现可以做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题材 ,如果既能够完成导师布置的课题任务,又能够将这部分课题内容提升为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甚至将其(或者和导师合作)公开发表,那就更加完美了。

三是如果自己的导师手里没有现成的课题,那么可以通过认真听取每一门专业课和学位课,多阅读专业书籍,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和任课老师交流,来发现可以做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以及对外投稿的题材。 积累若干个,再和导师好好磋商,从中选择既可以做毕业论文、又能够发表的文章主题来写作。

我的体会是,不管是上述三个方面中的哪一个,对硕士生、博士生的要求就是要大量地付出,要比我们人生中的任何一个时段都要更加勤奋、更加刻苦,因为论文写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否则我们是无法在三年内顺利毕业的)。

我们一直说,改革需要做“增量”,这个“增量”对青年教师和硕士、博士而言,就是比他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这里,人生的基本逻辑还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总会有所收获。

作者 | 何勤华 原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法律学院教授 华东政法大学首届杰出科研贡献奖获得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