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补泻手法趣探(下)
引子
上文(见<左右捻转补泻初探>)说道,若以天人相应之法应天气运转而考针刺左右补泻之道,方可拟下法:医者右手持针,辨经而后切之,合于时宜取其腧穴。令左手爪甲切穴,令散其气,并嘱患者咳嗽一声。若补则先入天才,由浅至深,法反气旋左转而渐深,出针后按揉针孔。若泄则直入地才,法气旋右转而渐拔其针,出针时摇大针孔。然今诸君闻此法实乃沈某一家之言,且只乃猜测尔。本文当例举历代主要补泻方法,以供与本法对比。
左右分明第一
前文初探气旋补泻之时,有用心者提问:“如何才算左,如何才算右。左右哪只手持针为标准?”《内经》未曾明确提出左右补泻法,实乃后世医家之作。至金元,窦默云:“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转,大指往下退,谓之右转。”后世汪机、杨继洲等也提出类似观点。即施术时以医者为准,大指从食指横纹向食指指端前进谓左转;反之,大指从食指指端向食指横纹运动者,谓之右转。
经脉循行论第二
此法以汪机为代表,当先分经络走向,再行补泻。诸阴经脉,由下而上。顺经而刺,右转为补。逆经而刺,左转为泻;诸阳经脉,由上而下。顺经而刺,左转为补。逆经而刺,右转为泻。针脉相顺而随济其不足,针脉相逆而迎夺其有余。
阴阳顺逆论第三
先说陈会法,《神应经》:“泻法,如针左边(注:患者左边经脉),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以针头轻提往左转...如针右边,以左手大指及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轻提针尖向右转。”反之,则为陈氏之补法。此外陈会亦另谈及任督二脉之补泻,此处不外展写开。可见陈氏补泻是以医者正对患者而取左右的。
杨继洲《玄机秘要》,后斳贤将其整理成册,提名《针灸大成》,其之补泻法分为常发及变法。此法以医者为准,右手持针,分男女而不分左右阴阳经脉者,谓之常法。分阴阳经脉而不分左右男女者,谓之变法。常法如下:男子左转为补,右转为泻;女子右转为补,左转为泻。变法如下:热证刺阳经,左转为补,右转为泻;寒证刺阴经,右转为补,左转为泻。
后《医学入门》再添他法,若需捻转补泻,要分清左右、手足、阴阳经脉,相对复杂,此处不写开。但亦是以左转为阳,以右转为阴,结合左右阴阳经络取其“顺阳”、“逆阳”进行补泻。
气旋法第四
前文详细描述吾气旋补泻法之由来与机理,与先贤诸法相比,未分男女,未分左右,未分阴阳经络,可谓后生也。只与汪氏之迎随法、杨氏之常发有所类似耳。本法取意天气运转,气机往复,只是梦寐中灵感而得之。难等大雅之堂,只愿于茫茫,若欲善本说法,还当重于临床,而非在此胡诌乱言。
写于壬辰年正月初二
丁酉年腊月廿一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