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十七连丰,谈节约粮食有必要吗?“砸”饭碗6环节了解下

近期针对农业农村,发生了许多大事,先是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接着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指导意见》,对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给出了整改时间表,要求5年后(2025年)降到5%以下,15年后(2035年)降到3%以下。

这说明,从全民光盘行动开始的节约粮食行动,将寻根溯源全面铺开,向农产品源头开刀,在播种、收获、储藏、运输、加工、餐饮、消费者等各个环节,向节约要粮食,并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监督执行,若是再有人把节约粮食当儿戏,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

据说中国农业科学院有过估算,我国的粮食全产业链总损耗率约为12%。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数字怎么看?单就我这些年访村看到的情况,个人觉得总损耗率12%,任重道远,可能会是15年内许多地区的奋斗目标了。

这么说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粮食全产业链总耗损包括播种、收获、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单加工环节一项的损失率是多少?无需说,单看5%的损失率成为5年整改目标,大家也该清楚了。

上图是阿兮访村随拍的北方农村图片,麦苗挺旺是吧?可如果我告诉你,这不是种植的冬小麦,而是种植在小麦收获后土地里的夏玉米,你作何感想?

农业机械化确实解放了劳动力,农机一体化播种收获,已经成为农村耕种的主要方式,但农机收获损耗率之大,也是不争的事实。农民心痛,可对小麦收割后的浪费,真没啥好办法。因为麦粒小,跟土地颜色差不多,满地麦茬,无法捡拾复收,只能眼睁睁看着发芽,成为影响下茬粮食作物的“杂草”。

这是小麦田里的玉米苗,收割机收获后,玉米地里会落下好些小玉米棒子,上次我河南一个网友给我说,她住在农村的老娘闲不住,每天拎着袋子去收割后的玉米地里捡拾小玉米棒,一天也能捡二三百斤。玉米棒能捡,落地里的玉米粒,也就这样又成为冬小麦田里的“杂草”。

上图也不是农民种植的什么作物,是东北网友发给我的大豆收割后,掉落的豆粒萌发的大豆苗。看了心疼不?问他们咋不捡?说地太多,捡不过来。尤其是土地流转大户们,也只能当看不见。

农民们跪在地里在干啥?这也是收割机收获后的豆地,满地的豆粒农家人不舍得,只能这样跪着、蹲着、弯腰一粒粒捡拾。

南方水稻产区,同样存在农机收割浪费问题,这是农人在机械收割后的稻田里人工捡拾稻穗。

有人可能觉得,自己捡捡也行啊!我就问你,你考虑过土地流转大户的感受吗?别怪他们弃之不管,实在是人工捡拾不够成本。雇一个人工一天要200元左右,捡回的粮食能卖多少钱?够雇人的费用吗?

目前联合收割机收获粮食的损耗率占多大?问过很多农民朋友,都说用机械收割机,一亩地糟蹋百八十斤粮食,已经是常态,保守估算5%怕是不止吧?你看,只收获+加工2个环节,已经直逼中国农科院估算的耗损率12%了,播种、储藏、运输等环节损耗呢?

新冠疫情,让世界一盘棋的思路有了改观,也让大家清醒认识到,谁有也不如自家有,想要过好日子,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自家囤里有余粮才不发慌,否则守着金山也得饿死。这也是zf反复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引导有限的农业资源优先保障粮食生产的原因。

那么,这些政策将如何落到实处呢?换句话说,如何杜绝这些“砸”我们手中饭碗的行为?今天阿兮先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探讨下与我们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节约粮食措施,会从哪些方面切入(欢迎关注三农的朋友补充):

其一,从农机制造业下手,从农业机械化播种收割上要效益。这块效益有多大,看前面收割后满地秧苗就知道。藏粮于技,一个是种子研发技术,一个是种植技术,还有一个就是农机技术。按照老农民说法:“不怕耙耙没有齿,就怕匣匣没有底”,没有农机技术托底,增产效果再好,也不够农机收割浪费的。

现在的大型机械作业,还是更适用于平原地区,连片大田,针对丘陵山地的机械化小型农机,需求量也很大。由此延伸可以设想到,农机惠农补贴会继续加大力度,甚至会有以旧换新等方式,让农民淘汰得起旧农机,尽快用上损耗率、更省力的农机机械。

其二,对农机手进行整顿,并纳入统一管理。据农民反馈,其实联合收割机浪费粮食问题,也不只是赖农业机械(当然这方面因素不可推卸),助推扩大了收割时粮食浪费的还有农机手。因现在收割庄稼时收费,还是以一亩多少钱来结算,有些农机手为了多赚钱,偷偷提速度,甚至私调工艺参数,机械带病作业等操作,农民又不懂这里面的道道,浪费粮食多了只能认着。

其三,对土地流转大户的土地经营管理情况,进行自上而下的梳理。有多少粮田被土地流转后闲置撂荒?有多少粮田已经耕地非粮化?别说什么粮食生产十七连丰,连续6年保持1.3万亿斤以上,只看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152万亩,就离18亿亩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有4848万亩的差距。

拿了国家补贴,却没让流转土地发挥应有作用,或者耕地改为其它经济种植林木的那些人,要小心了。盲目上农业项目,把耕地挪作他用的当地部门,也该自查整改了。

其四,种业研究的力度会加大。种子是农业“芯片”,我国现在在种子方面被人“卡脖子”,已无须讳言。菜农们知道,一些好的蔬菜品种,比如西红柿的某些品种,都是论粒卖,贵得吓人,但就是比国内的品种好。怎样把种子安全牢牢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减少进口种子的费用,实现真正的种业藏粮于技,迫在眉睫。

其五,加工环节会很快出台减损增效具体实施纲要。指导意见有了,5年达到5%损耗的指标也定了,如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就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过度加工本身就是浪费,加工企业早开始想办法整改,才是硬道理。

其六,光盘行动将不再是倡议,而会成为必须遵守的守则。单位食堂、学校食堂、城市餐饮等粮食浪费集中场所,浪费粮食行为会有不同程度的约束处罚。以后别再觉得浪费是浪费自己的,我花了钱就有权浪费,别人管不着,反食品浪费法一旦审核通过,你这样做就是违法。

有统计数字,每年城市餐饮浪费的粮食多达340~360亿斤,这还不包括居民家庭饮食。听听是不是很惊人?说实话,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开源,是从源头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只有开源是不够的,还要节流。下大力气降低粮食全产业链总损耗率,让“光盘行动”节约粮食的行为成为每个人的常态,才是节流的措施落地,而成效也更显著。您觉得呢?

你了解的农业机械收获环节,粮食浪费损耗率是多少? 单选
0人
0%
3%以内
0人
0%
5%以内
0人
0%
5%以上~10%以内
0人
0%
超过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