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我做了毕生努力,只为做个平凡的人
写在前面:
不读历史,则不能理解身处历史中的人。若想解读“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陶渊明,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他生活的那个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晋宋交替时代。
我最喜欢的三位诗人中,有两位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分别是曹操和陶渊明。我认为此二人之所以名垂千古,都与时代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曹操是被时代逼出来的英雄,陶渊明则是被时代逼出来的隐士。
陶渊明可谓中国诗坛的一股清流,顾随先生的一句话是对陶渊明最好的概括:“古今中外之诗人所以能震烁古今、流传不朽,多以其伟大,而陶之诗流传不朽,不以其伟大而以其平凡。”
公元405年盛夏8月,窗外百草丰茂,而陶渊明的内心却一片荒芜。
5个月前,他刚刚从刘敬轩幕下辞去建威参军,在家呆了半年,天天看老婆脸色。奈何家里娃多钱少,已经快揭不开锅了。他不得已又出来找了份工作,任彭泽县令。结果才干了80多天,就干不下去了。
这已是他第五次做官,也是最后一次,虽然其职场生涯加起来还不到3年。
他说这次辞职是要给死去的妹妹奔丧,但实际情况可没这么简单。原来,上级领导要到彭泽县检查,陶渊明不愿陪吃陪喝行礼受贿,他气愤地发了一顿牢骚:“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然后收拾行礼就走人了。
这一年,陶渊明40岁。从此以后,他踏踏实实地做起了农夫,耕田种地,赏菊饮酒,任凭他人三顾茅庐他仍未出仕,终生与世隔绝。
回顾之前过往,他不禁感叹:那颗追求自由之心,已被肉体奴役已久;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希望只能寄托于未来。无奈之中,他还有一丝庆幸,庆幸自己误入迷途不远,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于是,陶渊明挥毫泼墨,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放下笔后,他心定神宁,起誓永不为官。
一、被时代逼出来的隐士
和曹操一样,陶渊明也要感谢那个时代。
曹操是被时代逼出来的英雄,陶渊明则是被时代逼出来的隐士。
魏晋南北朝上下三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多、世道最乱的时代,其实从汉末开始,皇帝就像走马灯一样说换就换。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紧接着,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历史上演,西晋灭亡,中国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与此同时,司马睿在南方称帝,建立东晋王朝。
东晋的政治混乱一点不逊色于前朝。从皇室到王公大臣,个个都想称帝。争夺与杀戮编织成了浑噩的东晋历史。从孙恩起义、桓玄篡逆,到刘裕平定各方叛乱后完美逆袭,东晋被打得七零八落,最终被刘裕终结,篡晋创建了刘宋王朝。
东晋时期政局混乱、百官放纵、百业废弛,尤其是两次篡位夺权的历史剧变,陶渊明都见证甚至参与过。
从29岁首次出仕任江州祭酒开始,陶渊明的仕宦生涯与东晋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公元399年,掌握朝政实权的会稽王太子司马元显下令征发江东八郡“免奴为客者”,以充兵役。结果引起了骚动,激起了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孙恩、卢循起义。
此时,才华横溢的陶渊明,被桓玄招入幕下担任参军,渴望国泰民安的陶渊明曾呕心沥血帮助桓玄撰写表文讨伐孙恩。但他没想到,这场正义之举,使桓玄势力迅速强大,成为桓玄叛逆的资本。
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桓玄派陶渊明出使京都建康,完成使命后,陶渊明途经江西,在顺路回家探望时被风阻在途中,写下了《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他的归途岂是风能阻挡的,摆在他面前的是腐败的王室、奋力抵抗的义军和野心勃勃的军阀桓玄,他的仕宦前途何在?
在仕与隐的痛苦抉择中,陶渊明辗转反侧。但桓玄的篡逆之心最终让陶渊明下了决心:“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于是,正值壮年的陶渊明,放弃了事业重归田园。
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因平定孙恩起义而势力强大的桓玄带兵攻陷建康,俘虏晋安帝。一年后,晋安帝在桓玄的威逼下禅位,后者建立了桓楚,改元“永始”。
桓玄称帝后,“骄奢荒侈,游猎无度”,以致“百姓疲苦,朝野劳瘁”。于是,刘裕与同僚共谋兴复。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二月,刘裕聚集北府兵残余兵将一千七百余人,在京口举兵起义。陶渊明再次出仕,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
虽然定乱扶衰的远大理想,但他并未放下归隐之心。他在赴京口上任途中创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将出仕与复归的矛盾心理表露无遗。机遇来临时,他渴望抓住机遇建功立业——“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但他又不愿做违心之事,他知道自己最终的归宿依然是田园——“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这场打着正义招牌的战争,最后变成了东晋王朝的第二场篡位剧变。刘裕攻下建康后,觊觎帝位。陶渊明失望之极,再次辞职归乡。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刘裕扫清桓氏势力,迎回晋安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创建刘宋王朝。
从东晋到刘宋,陶渊明的命运随着历史的演进跌宕起伏。刘裕称帝后,陶渊明又因家贫有过两次短暂的做官经历,先后担任过建威参军和彭泽宪令。但他最终挣脱了名利的枷锁,归隐田园,在精神上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六百多年后,陶渊明的超级粉丝苏东坡读懂了偶像的一片纯真之心。
二、躬耕畅饮后的醒悟
一千六百年如风一般在历史长卷中吹过。直至今日,无数人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皆因陶渊明醉人的诗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然而,陶渊明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农夫。经过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一番努力后,不但没有连年丰收,反而“草盛豆苗稀”。
但这点儿挫折不足以使陶渊明沮丧。他最喜欢的是阴雨连绵的天气,不仅可以理直气壮地休息,还能倚在窗下“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享受“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之乐。
秋收之后漫长的冬季,是陶渊明悠然自得畅游精神世界的美好时节。虽然他穷困潦倒,但“偶有名酒,无夕不欢,顾影独尽。忽焉复醉”。于是,二十首百世流芳的酒后“箴言”《饮酒》问世。
酒能使人醉,而醉能使人醒。陶渊明在独酌中看透了名利得失,亦看透了生命之无常。
于是,他写下了哲理至深的诗句: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饮酒·其一》(当你衰败的时候,可能会埋下荣华的种子;当你荣华的时候,也可能埋下了衰败的因由);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饮酒·其三》人生很快就会过去,就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在这匆匆百年之中,还想做成什么丰功伟业呢?)“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饮酒·其八》(人生如梦,我们为何要被世俗所羁绊?)“宇宙何一悠,人生少至百。”《饮酒·其十五》(宇宙延绵无尽,而人生却短暂无常。)
在醉与醒的无数思考中,陶渊明这只“栖栖失群鸟”终于摆脱了彷徨与困惑,决定“托身已所得,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
三、肉体与灵魂的对话
当真实世界无法满足一个人的精神追求,那么,他就会创造一个世界。
陶渊明就创造了一个世界。
他不仅创造了一个世界,他还在这个世界中化身为不同的形象,自己与自己对话,灵魂与肉体交流。
在即将“知天命”的年纪,陶渊明的“皮囊”尽显岁月的划痕,但现实的饥寒交迫仍没有使其丧失生命的信仰,他反而在愈发清贫困苦的生活中,得到了精神的超脱。遂写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形影神三首》: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神释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宗教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很难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陶渊明经历了时代的篡与乱、自身的仕与隐之后,却无意中找到了答案。
他借“形”之口说:天地、山河之形能够永存,草木枯萎也能再生,但人的肉体却必然会死亡、消失,所以应当及时饮酒行乐。
又借“影”之口说:既然生命不能永存,神仙世界也没有通路,不如立下善德,这岂不比饮酒行乐要高尚得多?
最后,借“神”之口,排解了“形”与“影”的困惑,说:长生的幻想是靠不住的,人终将一死;饮酒使人短寿,立善也无人称誉,过分担忧生死之事反而会损伤自己的生命;莫不如顺其自然,更豁达地看待生命和名利,“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摆脱了官场的虚伪,逃离了混乱的政局之后,陶渊明终于得以在他的一方天地中如哲人一般思考,过神仙一般的精神生活。
他的诗里,既有“抚剑独行游”这样的豪壮,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自得;既有“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这样的哲思,亦有“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样的慨叹。
公元420年,刘裕废除晋恭帝自己称帝之后,晋朝彻底消亡,刘宋王朝取而代之。
此时的陶渊明尽显沧桑,这段不堪历史的见证者,渴望着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一个理想的时代来临。
然而,他没有等到。
犹如他笔下的桃花源,虽然如此美好,却“后遂无问津者”。这短短六个字,写出了世界最大的悲哀。
“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在生命的最后,历史的阴霾在陶渊明的眼前散去,陶渊明已然超越了生死之界。
相关阅读:
越读时间:
读书,只为不让生命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