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

吴茱萸汤是《伤寒论》中的重要方剂,方组严密,药味简单,疗效快捷,价格低廉,深得医患的欢心。回顾40多年来的临诊使用情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1 明确主治证候   吴茱萸汤的主治对象不外呕吐、泻利、头痛三个方面。不管何种疾病,有这三方面的症状,只要不是热证,就可考虑选用本方。《伤寒论》吴茱萸汤证类有三条。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呕者,属上焦也;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2  辨证应无热象  这一点很重要,只要有一些热象,药后的不良反应即很明显。细审吴茱萸汤证条文,它的病理应是中焦虚寒,升降失常,药理作用是温中散寒,补虚降逆。所以使用吴茱萸汤时,临床辨证应毫无热象。

3  份量不可太轻 《伤寒论》原著中吴茱萸汤是组成服法是: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煎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据中医研究院《伤寒论语译》载:后汉的一两约为现代的6.96克,后汉的一升相当于现代的198.1毫升。据此估算,有的畏姜、萸的辛热燥性而只用3~5克者,恐怕是少了,笔者习用的剂量为吴茱萸6~10克,人参(党参代)15~30克,生姜10~30克,大枣12枚,1日1~2剂,水煎分2~3次内服。药证相合,一般无不适反应。本方吴茱萸为君,其性辛热,散寒邪,开郁气;佐人参固元气,安神明;助姜枣调营卫,暖四末。四末乃诸阳之本,阳气来复,中土得安,枢机得利。

4  注意随症加减  应用吴茱萸汤时若能加减得体可大大提高疗效,用于头痛的机会最多,特别头痛甚而呕吐的,投之确有效如桴鼓之感;临诊可加川芎30克,偏后脑痛加细辛,两侧痛加柴胡,前额痛加白芷,巅顶痛加藁本,其他如羌活、天麻、粉葛、蔓荆子等,视情亦可加入。有一确诊为“结脑”患者,头痛如劈,痛甚呕吐,吐后痛势反减,发作有时,诸药不能控制。施用本方仅3日即告已。食后欲呕,或终日泛漾欲吐者,当加半夏10克,生半夏更好,法半夏或清半夏也可,厚腻苔或水滑苔更加茯苓、砂仁以化浊升清。如患者史××,女,23岁。因感冒暑热而“吊水”等寒凉过度,又伤冷饮,致吐逆不已,饮水即吐,势成水逆证,且又四末清冷,苔腻水滑,思五苓散也许病重而药轻,径投吴茱萸汤加半夏、茯苓、桂枝,一服而胃和安卧,趋向康复。利下者加猪茯苓、车前子,分利水湿,常可望一剂知,二剂已或谓“少阴病,吐利”当改为“吐剧”,笔者意为临床有“吐剧”而头痛者予本方特效,也确有不少吐利兼作、手足逆冷的病人用温中散寒的吴茱萸汤加味而可一鼓建功。

5 煎煮必须到位  清代名医徐大椿说:“煎法之法,最宜深讲……方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药必无效。”《伤寒论》吴茱萸汤方后注云“水七升煮取二升”,笔者常告诫患者或其家属,煎煮汤药要认真谨慎,应将药加入适当水后,浸泡10~15分钟,使饮片浸透完全,再上火煮,初武火,待水烧开改文火煎熬至半小时许滤出汁为头煎,二煎再加水煎至半小时,这样可望药性和利,达到治疗目的。

6  药后安卧为佳  本证患者原本中焦虚寒,更因吐利或头痛,体质更差,心里难受和烦躁不宁在所难免,进温补散寒之剂旨在安正,若能药后安卧,复被保暖,定能助药力,养阳气,促进康复。不少患者一觉醒来,诸种病痛若失,大有雨后天晴之感。

7  注意诊断要点   吴茱萸汤证的主症是“干呕,吐涎沫,头痛”,舌质淡而带青气,苔白腻或水滑,脉沉弦或紧。有的伴见“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呕而无物为干呕,只吐出清水样涎沫,是中寒停饮,胃气上逆。寒饮阻中,清阳不升,头部筋脉失于温煦而拘急不利而头痛。中土虚寒,升降失常,能引起吐利交作;阳气不达四肢造成手足逆冷。吴茱萸汤温中土,散寒邪,阴霾顿消,阳光普照则诸症悉除。至于“欲死”,不过形容心里难受的程度而已,非为病已不治之欲死言。

(0)

相关推荐

  • (三)吴茱萸汤——产后头痛,厥阴头痛,痰厥头痛

    11定时癫眩呕吐--朱木通医案 陈某夫人,年五十四岁,平素体质清瘦虚弱,屡因感冒而起痰喘咳嗽上气.二年前以上述病症来求诊,投以小青龙汤单方,或加厚朴.杏仁即愈.于是每发此症大多服小青龙汤可于二三日间收 ...

  • 【头顶痛】之【吴茱萸汤】/临床效方【6】

              有一种[头痛]:头痛时必[干呕],有的吐出一点[酸水],严重的[想撞墙],多痛在[头顶].          [总结特点]:头顶痛,伴干呕,吐酸水,想撞墙.        < ...

  • 解读吴茱萸汤及临床运用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吴茱萸汤的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吴茱萸汤. ...

  • 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

    吴茱萸汤是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很多版本.本文主要讨论<伤寒论>吴茱萸汤的配伍特点和临床应用. <伤寒论>吴茱萸汤由吴茱萸 9g,生姜18g,人参9g,大枣十二枚组成,以水1升,煮 ...

  • ▲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吴茱萸汤是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很多版本.                                                                           ...

  • 淘方之吴茱萸汤的临床运用

    淘方之吴茱萸汤的临床运用:陈博士按,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四味药组成,具有暖肝温胃,降逆止呕之功.吴茱萸汤是仲景的一张名方,在<伤寒论>中吴茱萸汤证 ...

  • 实用中医 ▏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

    吴茱萸汤是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很多版本.本文主要讨论<伤寒论>吴茱萸汤的配伍特点和临床应用.  <伤寒论>吴茱萸汤由吴茱萸 9g,生姜18g,人参9g,大枣十二枚组成,以水1升, ...

  • 漫谈十二井穴在临床上的应用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 ...

  • 【临床漫谈:治疗奇难病症的芍药甘草汤】

    作者:东方居士郑德福 按:芍药甘草汤为伤寒方,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本文为作者对芍药甘草汤的应用和发挥.记得大学时看过此文,印象深刻,后自己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常应用芍药甘草汤,如用其治疗便秘,头痛.腰腿痛 ...

  • 【临床漫谈:甘草泻心汤治疗上热下寒】

    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病,很流行,十个人当中九个人都有,这种病叫上热下寒.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因为上面动得太多.眼睛老在动,看手机:嘴巴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冰镇饮料,服用各种各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