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疳节”——感受正月的最后疯狂
“燎疳节”——感受正月的最后疯狂
图文/华希良
“年年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去燎疳,去除病魔和鬼怪,岁岁健康保平安。”在西北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每当这首古老的谚语被“念叨”和“唱起”的时候,就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前都会聚起一堆材,点燃一团火,纵身一跳过,平安一整年,这便是中国西北地区广大农村的传统习俗——“燎疳”。
“燎疳”也叫炼疳(陕西部分地区)、散疳(甘肃庆阳)、燎臊疳(宁夏北部地区)、跳疳儿和跳火(甘肃白银)、燎百病(陕北)。在所有的称呼中,都离不开“燎”和“疳”两个字。“燎”,其实就是“了却”、“去除”、“燎去”之意;“疳”,即疾病,是一种多发于小孩身上的顽固性病症。过去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疾病不易去除,农人们基于对火神的崇拜,认为可以通过火的威力驱除病魔,同时还可以燎去心中的不快,身上的晦气,而达到五谷丰登、家人平安的心愿。久而久之,也因农人们的自发行为,便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节庆行为。
随着岁月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当人们不再为“疳”病发愁和家家门前跳火“除病”、“去悔”的时候,这种传统习俗便被传承、演变成为了今天集体性的节日——“燎疳节”。
2月27,即正月二十三,位于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银河村的休闲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办礼和乡村第二届“醉美银河”民俗风情文化节。
从早上10点开始,来自银河村各队的几十名农民身着各色秧歌服,踏着铿锵的锣鼓点,扭动着灵动的身姿,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伴随一整天的还有歌曲、说唱、广场舞、掰手腕、呼啦圈、打沙包、拔河、兵乓接力、母鸡下蛋等多个趣味、游戏节目。活动现场最受欢迎的要数传统小吃。红柳羊肉串、烩小吃、羊杂碎、扁豆粉、糖麻丫、炸年糕、凉皮子、油香等各色美味在吸引着人们,在畅快活动的同时,也满足着味蕾和食欲。
晚上7点,随着夜的降临,短暂的烟花过后,一场盛大的“燎疳”活动随之开始。当麦草被点起,燃起一条长长的“火龙”时,人们开始争先恐后,几乎疯狂地从一侧跳起,越过“火龙”,落向另一侧。
年长的大人们由于经历多次,一般会象征性地跳几下,就站在一旁围观。而年轻的人们,尤其是半大的小孩则不然,由于新鲜,再加之无所畏惧,会铆足劲,争抢者,像跳远一样,撒开腿,借着惯性一跃而过……其间有独闯“江湖”的、有成群结伴的、有相恋拉手的、也有怀抱孩子的,一遍不过瘾,会再来一遍……嬉闹声、尖叫声、吆喝声、欢笑声,连同燃起的麦草火光,打破了村的宁静,染红了整个夜空。
随着麦草的熄灭,紧邻旁边的盛大“篝火”狂欢随之开始。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人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围着篝火欢快地跳了起来。熊熊的篝火,开心的笑脸,在留下正月里红火喜庆的同时,也预示着一年的春耕忙碌行将开始,同时也期盼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家和人安。